契迪龍寺的門票價格;契迪龍寺里面是真人
契迪龍寺又稱大佛塔寺或查里魯安寺。創建于1411年,在清邁市內六大寺廟中最為著名,與帕辛寺同為清邁地位最崇高的寺廟。
契迪龍寺可以說是清邁的地標,來清邁不去看看泰國寺廟注明的契迪龍寺一定會后悔的。
契迪龍寺位于清邁舊市街南端,創建于公元1411年。寺內有一座宏大的四方形佛塔,始建于1411年,以后數次增建,高達85.4米,寬45米。據說可遠望千里。公元1545年,清邁發生一次大地震和大風災,佛塔的尖頂一夜之間塌毀,露出塔內的金身佛像。清邁的領袖ChaoKawila于十九世紀時將城之柱置放于寺中以保佑清邁,而今天這已成了旅游重點。契迪龍寺差不多是清邁古城中最大的寺廟,至少要半個小時以上都能逛完,除了四方佛塔外,其他建筑也各有特色,可以細致觀賞……
游覽清邁的寺廟,也許不少人都會被其雷同的金碧輝煌外表搞得分不清彼此。而契迪龍寺在這些寺廟中卻是如此的別具一格,令人記憶猶新。在寺內的遺跡中,與寺廟一樣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大佛塔是契迪龍寺最獨特的景觀。大佛塔呈四方形,外形酷似“埃及金字塔”,為傳統蘭納泰皇朝設計風格。塔身用紅磚層層堆砌而成,四面各有一座高聳的樓梯可爬上塔身,在二層的一側巍然屹立有5只大象,造型惟妙惟肖,格外引人注目。佛塔穩穩地屹立在寺廟之中,在藍天白云下顯得特別雄偉恢宏、古樸壯觀,好比一座佛祖化身的“清邁金字塔”守護在清邁古城的正中,庇佑著這里世世代代子民。
大佛塔名為契迪(chedi),契迪龍廟也因此得名。塔身原高80多米,是泰國北部現存最高最大的佛塔。據說在16世紀中葉的地震和泰緬戰爭中,大佛塔被破壞留下如今的樣貌。直至今日,佛塔的遺跡僅剩50余米,歷經無數風雨的洗禮,殘存的佛塔依然宏偉壯觀,現今仍是清邁古城內的最高建筑。為了讓佛塔能夠永傳后世,近年來日本政府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資修繕,在保留其原貌的前提下進行整建。
契迪龍寺之所以能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于它深厚的歷史底蘊。在金碧輝煌的寺院和古老壯觀的佛塔的相互映襯下,在濃郁熱鬧的佛教氛圍烘托中,契迪龍寺在清邁眾多寺院中顯得特別與眾不同,獨具魅力,令人回味。
朝圣小貼士:
契迪龍寺沒有門票,開放時間為6:00——18:00。具體位置位于清邁古城舊市街(Phra Pokklao Road)的南端。從古城旅館餐飲集中的東護城河可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