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孟加拉打工怎么樣,中國飛孟加拉多少小時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813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王林強,1989年12月出生在河南省安陽市。
沒出國前,總以為國外的月亮圓,向往國外的生活。可真正在國外生活了7年后,我才發現,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遠遠落后于祖國。
我身邊很多人都是越出國,越愛國。在國外這些年,我經歷了,也體驗到了很多,并一度刷新了我的認知。我現在每時每刻都在思念親人和朋友,正準備再買一套房子,然后苦干幾年回國。
(孟加拉當地人婚禮,我與新娘合影)
我生活在一個6口之家,爸爸媽媽,還有三個姐姐,我是老四。父親年輕的時候一直在打工,50歲之后做了幾年會計,母親是地道的農民,現在都定居鄭州了。
小時候家里太窮了,在一年里,只有過年才能吃上肉。那時候,我的愿望很簡單,就是每月可以吃一次肉。爸媽對我們都非常寬容,讀書也并沒有太多壓力。
我們全家自始至終都很和睦,凡事都能想到家人。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和姐姐三個人只買了一根冰棍,都舍不得吃,最后放到碗里,耐心等它化成冰水,每人輪流喝一口。
我從小對物質條件沒有太多欲望。爸媽一直教育我們要吃苦耐勞,省吃儉用,只有在生病或者考試去考場的時候,才能吃上媽媽做的荷包蛋或者煮雞蛋,平日里就是吃青菜。
在爸媽呵護下,我從小就是樂觀派,總是能從一些簡單的事情里,找到快樂的蹤跡。那時候,有一起玩的伙伴,有疼愛自己的家人,我覺得非常滿足。
(大學期間,我參加英語廣播電臺做播音員)
上高中的時候,基本上我對世界一無所知,沒有什么大的夢想,就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后來,三姐先后考上了新鄉的本科、上海研究生。我每次去三姐讀的大學,大學校園都給我巨大的震撼。對于一個連鎮子都幾乎沒出過的農村娃來說,大學生活原來這么精彩!
從那時候起,我就特別向往讀大學。后來,我從專科到自考本科,學習了土木工程專業。盡管選擇的不是我最喜歡的英語專業,但是總歸實現了我讀大學的夢想。
因為林州市是紅旗渠的故鄉,這邊被稱為建筑之鄉,工程專業在我們這里非常熱門。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都在外做工程項目。與此同時,我也在堅持自己熱愛的英語學習。
2008年,我上大學了,那年是北京奧運會,我看到祖國迎接世界來賓,就更加堅定了我學英語的信念。
雖然世界很大,但是卻并不遙遠,我也應該出去看一看。
大學的時候,我就做了一件,至今自己都覺得非常厲害的事,就是從大一到大二整整兩年,我每天早起背英語,風雨無阻,節假日也不休息。
之后,我一直努力學習英語,直至今日,大學畢業都11年了,還一直在堅持學習英語。掌握另外一門語言,幫我打開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畢業之后,我做實驗員)
因為喜歡英語并堅持學習,我的英語水平特別好。在實習及剛畢業的幾個月,我去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做老師。后來因為工資太低了,和我的專業也不對口,家里人也不支持,就不做了。
2011年,我在家人的意愿下,獲得了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的下派勞務崗位,開始了我的水利工程的生涯。自此,已是10年有余。
最開始加入水利工程的行業后,我從新手做起,從最基層做起,經歷了幾個大的工程建設。但是過了3年,我的生活還是一成不變,工資也是少得可憐。
任何專業都有自己的利弊,土木工程就是物質條件艱苦一些,需要常駐建筑工地,居住條件也相對不是太好。但好的方面,就是因為地處偏遠,不太接觸消費的地方,所以可以多攢點錢。
(南水北調工程施工)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4年,我們局在也門接了一個水利大壩的項目。
讀過新聞或者看過《戰狼》的都知道也門撤僑的事。撤僑之前,也門胡賽組織武裝叛亂,時局動蕩不堪,被征調前往也門工作的管理及技術人員,縱然薪資水平挺優渥,大多也還是不情愿過去。
但對我來說,似乎我等待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我懷揣已久的夢想,即將以海外工程為楔子打開一個契機。
(也門項目部大院,裝甲車護航)
我向往更大的世界,即使是艱苦的工地,也希望能有更大的空間和前途的。
沒想到的是,我的請求卻被項目經理一口拒絕了。他不相信,我這個剛畢業幾年的毛頭小伙,有突出能力。
但我不泄氣,請求再三,并把我英語好的優勢擺出來。最后,項目經理對我說:“林強,你有護照嗎?有的話,就跟著出去一趟吧。”
我從來沒有想過領導會松口,于是我當天就請假,抓緊時間跑到了出入境管理處,獨自一人前去辦理了護照。拿到護照的那一刻,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時隔幾月,我終于踏上了也門之行。
(也門,亞丁灣,當時轟轟烈烈的也門大撤僑就在這個港口)
到了也門之后,各種條件異常艱苦。那里是熱帶沙漠氣候,也門南部屬熱帶干旱氣候,一年分涼熱兩季,4-10月為熱季,平均氣溫37度,11-3月為涼季,平均氣溫為27度。戈壁灘干旱且幾乎無雨。
但是,幸福是自己奮斗出來的,未來也是自己開拓出來的。在當時,我是懷著迎接新生的想法,不改變,毋寧死,這是我的真實想法。
那段時間,我拿出所有的精力投入工作。都說工作是最好的修行,這話一點都不錯。投入的工作對軀體、對靈魂都會有全新的打造。
我的刻苦能干贏得了所有人的贊許,加上自己本身的專業技能和英語最強這個標簽,我很快就成了技術人員里面英語最好的,翻譯人員中最專業的技術人員。
(代表單位參加水利廳舉辦的中國夢我的夢演講比賽)
我這個懂專業技能和英語的雙料人才,很快就獲得了領導的賞識。自此,但凡海外外派項目,我便順理成章地成了打頭陣的先鋒。
也門之行后,我獲得了優先選擇海外項目的主動權。2015年孟加拉的水利項目開始投標,我在國內做了標書,正式簽約之前,我就陪同領導到奔赴現場,談判簽約。
那個項目是一帶一路之后,中國企業在孟加拉簽約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從那個項目開始,我開始常駐扎孟加拉,至今已經近7年。
(我和孟加拉和尼泊爾兩位同事在酒店門前合影)
最開始的時候,這個項目計劃3年完工,等真的開始實施的時候,才發現條件極為艱苦。施工環境特別復雜,包括人文環境也是不太好,貪腐現象嚴重。
孟加拉被聯合國認定為全世界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環境最差的國家之一。孟加拉從各個方面,都是臟亂差的典型代表。
一是人口眾多,密度極大。孟加拉的面積和安徽省差不多,但人口數量卻相當于安徽省加上山東省。如此狹小的土地里,擠滿了人口。
(孟加拉項目正式動土儀式)
因為上述原因,高人口密度導致當地的衛生環境非常差。能差到什么程度呢?一句話就能概括:印度看了都要直呼內行。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孟加拉國比印度還要臟亂差,連聯合國都不想管了。
這里有60%的人口還未實現溫飽,35%的人口為絕對貧困人口;在這里遍地都是垃圾,你在街上都找不到幾個垃圾桶。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就隨意地堆放在路邊。
城市各個角落,以及河面上都漂浮著各種垃圾。而公共廁所就更加少了,甚至比垃圾桶還稀有。因此在孟加拉隨地大小便的情況很常見。
(孟加拉阿姨送我的當地服飾)
這一點,孟加拉和印度幾乎是“一脈相承”,不得不說這幾乎同根同源的兩兄弟,在衛生環境方面真是“臥龍鳳雛”。
這邊幾乎沒有旅游景點,幾乎沒有娛樂活動。因為是國家,這里公共場合禁止喝酒,也沒有酒吧、洗浴中心、KTV等所,是一個相對傳統、保守的國家。
官方數據1.7億的人口,加上教育落后,偏遠村落,黑戶人口,估計有2億以上。根據2014年世界人口網站的統計,孟加拉人口密度排名世界第一,且遠遠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
人口密集帶來很多影響,自然環境的污染,空氣污濁、塵土飛揚、水質不佳、重金屬超標,以及顯著的交通堵塞問題。特別是首都達卡,種種指標都遠遠達不到宜居城市標準。
(孟加拉粉紅宮殿)
連飯都吃不飽了,孟加拉的人顯然沒有精力關心衛生問題。所以,當地的環境問題只能是惡性循環,甚至不少孟加拉的窮人要依靠著垃圾“生活”。
在這樣的自然、社會、人文環境下,孟加拉項目上的管理團隊及技術人員前前后后換了好多批,這也是很多在孟加拉進行海外項目的一個縮影。
我之所以能在這里待下去,一方面因為單位對我的信任和挽留,另一方面我自己本身比較積極樂觀,能在艱苦的環境里找到不一樣的美麗和樂趣。
雖然這里不盡如人意,我還是愿意在細微之處找到美好。目光離開孟加拉的臟亂差,我更喜歡捕捉一些這里光鮮亮麗的地方,記錄一些美好的東西。
孟加拉的風土人情,城市和農村是大不一樣的。
(在孟加拉和歐裔鋼材銷售商談生意 )
農村的人相對淳樸,自然環境也會好很多,每次在工地進行施工、測量等,都有大批的人群圍觀,男女老少都有,真的就像是進入了動物園,而我就像那只猴子一樣被人圍觀。
城市和農村相比,交通堵塞更為嚴重一些,教育水平相對較高,城市人口的英語水平總體還是挺高的。人們有更開闊的視野,所以被圍觀的情況就特別少。
由于宗教影響,農村的姑娘很傳統、保守,城市的女孩子就比想象中的開放很多,儼然天壤之別。
孟加拉有個特別不招人待見的缺點,可能每個在孟加拉待過的華人,都會印象深刻,就是不守時,超級不守時,超級沒有時間觀念。
他們說的10分鐘到,可能在一個小時才到,他們說的1個星期到,可能就是1個月之后才到。總之,tomorrow可能意味著never,讓人非常無奈。
(孟加拉讀夜校,我和校友一起合影)
還有讓人吃驚的是,孟加拉人吹牛皮功夫是真的一流,問起來,所有的問題都是拍著胸脯說:OK,OK,沒有問題。但是事實上呢,恰恰是干的一塌糊涂。
市政建設,規劃相當滯后,土地私有制的原因,導致公路路面很窄,道路堵塞,特別是首都達卡,幾乎要做到24小時堵車局面。
而且每個路口,必定有相當一批數量的乞討人員,到每個車窗挨個敲打乞討,這是在中國所不能見到的。
好的因素當然也是肉眼可見的,對待外國人很友好,相對非洲、中東很多動蕩的國家而言,孟加拉國一黨獨大,整體局勢穩定和平,給中國為代表的很多海外投資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我參加中國駐孟加拉大使館春節聯歡晚會)
再加上一帶一路政策的加持,截止2021年,孟加拉國中資企業協會,已經有中國117家國企會員單位,103家私企會員單位,是全球最大的商會。這也側面體現出,孟加拉蓬勃的生產力和基礎建設的井噴式發展。
這里民風淳樸,去當地人家做客,會受到很高的招待規格,對你奉為座上賓,這也是讓我覺得很不錯的一點。
這邊的消費水平很低,收入也普遍很低,當地勞工一天大約五六百塔卡左右,合人民幣40元,清潔工月收入1萬塔卡,合700人民幣左右,會做中國菜的孟加拉廚師、司機會高一點20000-25000塔卡,1500人民幣左右。
而我的收入差不多是當地普通工人收入的十倍以上了。
(我在孟加拉項目年會當主持人)
這幾年,我的人生旅程也是坐上了高速火車—2015年我認識了現在的愛人。期間,我們結婚生子,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關鍵階段。
有了家庭的責任,我更希望能多多努力賺錢,一方面緩解家里的壓力,畢竟爸媽年邁,兒女尚小。另一方面,我也希望以奮斗精神,給孩子樹立一個自強不息的榜樣。
(2020年,我兒女雙全)
以前沒有出過國的時候,總以為國外的月亮更圓,總是向往。經過這幾年的了解,全球目前233個國家和地區,很多國家是遠遠落后于中國的,特別是治安方面,縱然是浪漫之都,法國巴黎也都是盜竊猖狂。
很多中國人唾手可得的東西,在海外,特別是第三世界這些國家,都是彌足珍貴。比如男女平等、教育、就業,特別是女孩子教育及就業方面,特別的艱辛。
(我參加世界銀行會議工作牌)
身邊很多人都是越出國,越愛國。工作需要遠赴他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每一個海外華人,都有自己切實的苦衷,也都在外無比思念著家鄉。
疫情之前,我10個月一次休假,一次2個月。現在因為疫情,我距離上一次回家,已經是1年7個月了,對家人和祖國的思念,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現在的愿望很簡單,再奮斗幾年,就回家和家人團圓。家庭和睦,爸媽椿萱并茂,兒女健康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都說努力工作才能收獲幸福,但是具體怎么努力,還是要做一些切實的改變,要充電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天進步一點點,才可以有更美好的未來。
(我接受中孟青年對話節目現場專訪)
趁年輕,積極生活,努力奮斗,有祖國做后盾,幸福觸手可得!
【口述:王林強】
【編輯:艾米】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