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老龍頭一日游攻略-山海關的老龍頭景區攻略
文:耿慶祥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山海關的大名,它北倚燕山,南臨渤海,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后來又聽說孟姜女哭倒長城和吳三桂“沖天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所以更渴望能到那里去看看,感受一下“天下第一關”的威武氣勢,見識一下那些故事所帶來的傳奇色彩。期待了很多年之后,去年秋天有幸參加山海關一日游,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宿愿。
晚上在縣城上了旅游大巴,經過一夜的風馳電掣,早晨到達山海關景區,遺憾的是錯過了看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觀。導游告訴我們沒有安排早餐,大家只好拿出自帶的食物打打牙祭。下了大巴車,一陣陣刺骨的海風迎面襲來,這才感覺穿的衣服有點單薄,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是山海關的老龍頭。在海浪“嘩啦嘩啦”的喧囂聲中,導游帶領我們登上了澄海樓。澄海樓不高,只有兩層,但很有氣勢。站在樓頂居高臨下俯瞰渤海,頓覺心曠神怡。一望無際的大海波濤洶涌,層層波浪不停地席卷而來,拍打著銀色的海灘。海面上幾艘漁船揚帆遠航,無數海鷗翩翩飛舞,時而掠過海浪,時而展翅高翔。此情此景,不禁想起詩人蘇軾“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的豪放詞句。
下了澄海樓的臺階,眼前便是長城的東線起點——老龍頭。登上樓臺環顧左右,只見海浪猛烈地拍打著樓臺的墻基,發出“轟轟轟”的巨響。人如置身于大海的懷抱,感覺它如此的親近,又那么的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腳下轟鳴,真的很親近,但它又浩瀚無邊,似乎遙不可及。
面對狂放不羈的大海,我禁不住激情澎湃,浮想聯翩。我似乎看到民族英雄戚繼光威風凜凜地站在樓臺上,指揮將士們頑強抵抗侵擾沿海的日本海盜,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兇殘的倭寇們血肉橫飛,尸橫沙灘。又想起當年曹操登上碣石山,吟誦了《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千古名句。毛澤東主席來到渤海,想起曹操往事,揮毫寫下《浪淘沙.北戴河》“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的豪邁詞章,膾炙人口,堪稱千古絕唱。
韶華易逝,歲月無情,大海依舊在,偉人已遠去!曹操一代梟雄,毛澤東開國領袖,兩人都是建立豐功偉業的歷史巨人。他們鐘愛大海,有著大海一樣廣闊的胸懷。
領略了老龍頭的雄壯韻味,我們一行來到了海邊。海浪一層高過一層地向岸邊涌來,景象十分壯觀。我伸手想撫摸一下海浪,誰知它像一頭猛獸悍然向我撲來,嚇得我連連后退,險些跌倒在沙灘。踩著潮濕綿軟的沙子,我們來到一個叫海神廟的地方。工作人員遞給我一只香,拜過海神坐像后,我們快步登上了眺望亭。果然是高處不勝寒,陣陣海風襲來,頓覺秋涼寒意,不由裹緊了身上衣服。
山海關是此行游覽的重點,卻被安排在下午,顯然有“壓軸戲”之意。山海關是明長城東北關隘之一,素有“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它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站在山海關城樓,面對垛口舉目遠眺,一望無際的遼沈大地展顯在眼前。此時想起當年吳三桂為報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大將霸占之仇,一怒之下引領清兵殺進山海關的歷史故事,其中多少血的教訓令人深思,值得汲取?
山海關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天下第一關”的牌匾了,據說是明代書法家蕭顯所書,筆力蒼勁渾厚,與城樓風格渾然一體,堪稱古今巨作。
最后來到城臺上的臨閭樓。據說此樓是拱衛山海關的防御性建筑,臺高約十米,上下兩層,東西南三面辟有20個箭窗。站在臺上極目遠眺,萬里長城在崇山峻嶺中蜿蜒西去,一直通向太行山的嘉峪關。不得不贊嘆我們炎黃子孫的智慧和毅力,在當時勞動工具極其落后的情況下,僅憑一雙雙不辭勞苦的繭手,便在荒山野嶺中修筑了如此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給后人留下一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此時耳畔響起《萬里長城永不倒》的鏗鏘歌詞:“沖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是睡獅漸已醒”。每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都會血脈賁張,激情澎湃。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歷史證明,任何膽敢入侵中國的外敵,都將以失敗而告終。
傍晚時分結束了這次旅游行程,我們戀戀不舍地上了大巴車。山海關一日游雖然時間很短,但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印象卻是長長久久的。
作者簡介:耿慶祥,河北趙縣人,擅長小小說、散文創作,作品散見于報刊網絡,多篇入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精選》《中華風采》等書籍,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授予“河北草根小說家”稱號。
???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