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游記 > 正文

    清名橋古運河景區詩句、清明河古運橋景區

    清名橋古運河景區詩句、清明河古運橋景區

    無錫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佇立橋頭,站在岸邊,徜徉于運河之上,不經意就想起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水迢迢,韶華易逝,而運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無錫城同在,見證歷史滄桑。

    這是一個帶著千百年歲月風霜,卻依舊鮮活的地方。它不媚俗,也不沉寂,老宅里依舊是朗朗乾坤;今天,讓心靈從鬧市步入山水,由喧囂轉至平靜,于天地間侵染靈氣,方不算辜負這段時光。

    全長1797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的涿郡,南至浙江的余杭,其間唯一從城市中穿流而過的,竟是江南運河段的無錫。

    無錫,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古時稱作新吳、梁溪、金匱等名。據說無錫的名稱來自于《東周列國志》中的一段描述,秦始皇的大將王翦,率兵來到當時無錫:“至于錫山,軍士埋鍋造飯,掘地得古碑,上刻有十二字,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王翦便把這個地方命名為“無錫”。

    比起秦朝大將王翦,其實更早來到無錫地盤的是周朝的泰伯,他于公元前的1123年,帶著自己的兄弟仲雍,千里迢迢從北方來到無錫,并建立了“句吳”國。

    江南地區最早的運河,便是在那時候開挖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人工挖掘的運河。

    到了隋朝,為了運輸的需要,便把原先的江南運河進行了疏浚和拓寬,才有了現今人們看到的古運河。

    無錫城區段的古運河,自北面的吳橋起,至南門外的下甸橋,全長約11公里。這短短的11公里,濃縮了古運河歷史的精華。

    河道寬敞處,猶如江面;河道狹窄的地方,兩岸居民隔著河邊的窗戶,可以相互說話。因而無錫的古運河,也被譽為“江南水弄堂”。

    江南古運河由“一環一弄堂”組成,一環就指古運河,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以線形為主,可是在無錫發生了改變,環城而過的無錫大運河段,造就了“千里運河獨一環”的秀美奇觀。一弄堂就是指江南水弄堂,既是欣賞江南水鄉的最佳視角,也是品味千年運河文化遺存的最佳窗口。

    清名橋是無錫古運河上最古老、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清名橋很樸素,橋全長43.4米、高8.5米,由花崗石構筑,橋面上少有雕飾,只在橋頂兩側正中刻了橋名。

    資料記載,清名橋原名是“清寧橋”。因該橋是無錫“寄暢園”的主人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的,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那時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清朝道光年間,無錫縣令張印坦重修橋時,為避諱道光帝旻寧名,改橋名為“清名橋”,并沿用至今。

    這是一座有故事的橋,歷史上,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多次南巡經過清名橋,留下了多少帝王故事;著名民間藝人瞎子阿炳也常在橋堍演奏嫻熟的二胡,奏出了多少市井辛酸。日本著名的作曲家兼歌手尾行大作還專門為清名橋寫了一首歌,就叫《清名橋》。

    古運河無錫段千年未淤,終年暢流。歷經漢、唐、宋等朝后,元代開始,無錫成為江南地區的漕運中心,一直延續到清末。在此期間,無錫形成了著名的米碼頭、布碼頭、絲碼頭和錢碼頭。

    “碼頭”是無錫百年工商業繁華的一個鮮明特征。因水而起的“碼頭”催生了民族工商業的興起,支撐了無錫的經濟發展。

    無錫,歷史上曾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無錫大運河沿岸形成“八段米市”,70%以上的米行約80多家分布在三里橋兩側,成為無錫米市的主要集散地、江浙各縣漕糧采購地和中轉站,與江西九江、安徽蕪湖、湖南長沙(湖北沙市)形成“四大米市”(又被稱為“江南四大米市”),而無錫米市素有中國“四大米市”之首的享譽。

    老無錫米碼頭

    宣統二年,無錫的米行達143家,僅三里橋和北塘段的米行就有80余家。到解放初期,據《無錫市志》記載,全市有米店(攤)175家,糧行252家,北塘、三里橋沿河仍為米市的中心地,糧行達到158家,約占全市總數的67.4%。但到1953年,國家實行糧食統購統銷,取消糧食自由市場,糧食流通全部納入國家計劃軌道,至此“無錫米市”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無錫布碼頭的名稱,始見于清代乾隆年間無錫人黃卬的著作《錫金識小錄》,書中說道:“嘗有徽人言‘漢口為船馬頭,鎮江為銀馬頭,無錫為布馬頭’,言雖鄙俗,當不妄也。”

    無錫不種植出產棉花,可是,周圍各縣都有種植,“江(陰)、靖(江)尤多,遠近交相貿易”,可就近給無錫提供價格低廉的棉花。所有這些都是無錫布碼頭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

    無錫交通便利,商業地理位置優越。無錫城位于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旁,北門外的一段運河原為芙蓉湖的一部分,河面寬闊,能夠容納大批大噸位的貨船停泊,外地來的棉花船、米船可以直達無錫城下。無錫境內河道密布,不僅聯系鄉間各市鎮,還與松江府、蘇州府及常州府其他各縣相連結,物流暢通,貨物停滯時間短、周轉快,從而吸引各地客商前來無錫進行各種商業活動,使得無錫布碼頭有條件達到規模經濟的水平。

    無錫布碼頭崛起于封建社會末期,前后存在近200年的時間,震撼著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蕩滌著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

    無錫絲綢業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泰伯奔吳,據《史記》記載:“吳王僚因吳邊處女與楚邊邑之女爭界與之桑而伐楚”。清光緒初年,無錫的生絲輸出日趨活躍,蠶桑生產隨著中國絲綢出口的擴大,蠶繭,土絲交易在無錫商業活動中開始占有重要的地位,“甲于東南”的絲繭市場成為無錫商貿中活力并有份量的行業。

    清末,隨著外來繅絲機器的引進利用,加上本地太湖水質優良,無錫的廠絲生產得到了很快的發展。特別是在世界大戰期間,國際絲價猛漲,無錫的眾多絲廠獲利甚多,因此繅絲工業得以迅速發展。至民國23年前后,無錫繅絲行業全年開工絲廠達38家,絲車11396臺,生產的白廠絲絕大部分運銷歐美各國,到民國25年,無錫生產白廠絲的外銷量占全國生絲外銷總量的54.6%,生產規模之大,產量之高,以及在市場中的地位均達到了歷史水平。

    昔日絲碼頭

    無錫自明代后期起,逐漸成為米、布、絲等大宗商品的集散地,進入清代中期,隨著無錫發展為地方性區域經濟中心,更帶動了銀錢業、典當業的繁盛,因此無錫在近代歷史上除了被稱為米市、布碼頭、蠶絲市場之外,還一度超過傳統的錢碼頭鎮江,而以銀碼頭、放款碼頭著稱于蘇浙皖地區。

    錢絲兩業公所,竹場巷舊址

    早在17世紀明代末葉,無錫已開辦“錢肆”、“錢鋪”。清同治八年(1669),無錫已有7家經營兌換貨幣、發行錢票、吸收存款并進行放貸的錢莊。1888年,漕運中心北移,隨著布市、米市和絲市的繁榮,錢莊業迅速發展,到光緒二十二年(1897),無錫已有錢莊20多家,并在1899年成立了錫金錢絲業公所,地址在古運河蓮蓉橋堍下的竹場巷。

    隨著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又出現了新式貨幣經營業——銀行。至1935年,無錫已有13家銀行,同錢莊并行活動。200多年來,無錫一直以銀錢碼頭著稱大江南北。據1935年統計,無錫銀錢業對米谷一項放款額占到當年總放款額的一半左右。

    從有運河開始,

    無錫先民就傍河而居,

    因河而市,以河為生。

    悠悠河水,

    凝聚了無錫三千年風風雨雨的歷史。

    來源:Radio江蘇、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無錫日報、中國文化報、無錫閑話、新華網、現代快報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成人A级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第一页| 麻豆md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3d区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欧美丰满大乳高跟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免费黄色一级电影| 精品福利三区3d卡通动漫| 国产一级理论免费版| 韩国xxxxhd性|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ss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水嫩水嫩| 91精品在线看| 在线观看人成网站深夜免费|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日本三级片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国语4|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