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五女峰風景區,集安五女峰森林公園
登天崖如其名,層層石階陡峭險峻,登頂后就像踩上了云空
來到五女峰,穿過“一線天”,鉆過一個小石洞,沿石階前行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座地勢險要的山崖,傳說這里是當年有位佛徒登天成仙的地方,人稱“登天崖”。
那五女峰怎么會來了佛徒?這里邊還真有一個說法。
五位仙女把這里變成了人間勝景以后,五女峰名聲大振,遠近聞名、人們都紛紛慕名前來游覽和朝拜。
五女峰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風景,無論你何時前來,都會給你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這一天,朝拜的人群中來了有一位面色灰暗的佛徒。他曾在許多名山大川苦心修煉,卻始終不能修成正果,懊悔得幾次想放棄修行。
后來,他聽說五女峰是個修行的好地方,就一路化緣來到了這里。他看這里景色優美,到處仙氣繚繞,頓時豁然開朗,決定在五女峰潛心修行,自信必成正果。
佛徒,即佛教徒,是皈依佛門、修學佛法的出家弟子和俗家弟子總稱
他踏遍五女峰的處處勝地,最后選擇一線天后面一個山勢陡峭的山崖,這里剛剛能坐下一個人,四面青松環繞,早晨云霧籠罩,中午陽光照頂,傍晚青風撲面,坐在那里如同坐在仙山上,心胸開闊,回歸自然。
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個春秋,佛徒天天打坐,年年誦經,終于修成了正果。
凌空打坐,潛心修行
一天,佛祖托夢告訴他,明日午時三刻就可以升天做神仙了。
他心里非常高興,并想升仙之前再給五女峰山下的百姓傳一次經,讓百姓信奉佛法,知道佛法無邊,要一心向善。
第二天,山下的百姓都聚集到了佛徒修行打坐的山崖下,在聆聽了佛徒最后一次傳經后,已經是午時三刻,只見他雙目緊閉,兩手合十,嘴里念念有同,沖著西天的方向地拜了三拜。
打坐并非佛教所獨有;但佛教的修行者多半會用打坐來修行
然后,人們聽到“隆隆”的一陣巨響,佛徒盤坐的身體頓時金光四射,并離開山崖慢慢地向天上升去,越升越高,最后就看不到了。
百姓們紛紛跪拜,佛徒看到了人們的心,一邊升天一邊誦經,為這里的百姓祈福,祈求佛祖水遠保佑這里的黎民百姓。
傳說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登上這登天崖
人們為了紀念佛徒,就把這個山崖叫作“登天崖”。據說心眼不好使,做了壞事的人是登不上“登天崖”的,只有心地善良的好人才能成功登上去。
中國很多寺廟的墻壁上都雕刻有得道升仙的故事
關于“登天崖”,還有一個更加神奇的傳說。
相傳,高句麗建國以前,輯安城里居住著一個古老少數民族,據說國王很英明,深受百姓愛戴,人們稱他為神王。
有一天神王帶領文武大臣到五女峰山上打獵,當走到一個地勢險要的山崖時,神王一時感到又累又乏,就勢躺在巖石上休息,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大臣們也閑散著憩笑。
突然,從巖石上發出了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把人們嚇呆了。
蓮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佛教認為荷花從淤泥中長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潔,表喻佛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
接著,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只見國王坐的巖石發出了萬道金光,晃得人們睜不開眼睛。待刺眼的金光消失之后,人們發現,原來的巖石不見了,變成了一座石頭做的蓮花臺。
國王四平八穩地坐在上面,微笑著向各位大臣招手,蓮花臺慢慢向天空升去。
這時,大家才明白,國王是壽終歸天了。
從此,人們把這塊巖石看得十分神圣,是人死去登天的起點,起名“登天崖”,以此來紀念這位國王。
現在這個山崖已經成了五女峰旅游的重要景點了,凡是到五女峰玩的人都要登上“登天崖",在感受一下成仙得道的感覺。
參考資料見《集安風物傳說》,部分圖片源于和訊博客及網絡,特此致謝,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來源:夢回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