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中天樓的來歷_閬中中天古樓導游詞
中天樓位于閬中古城的雙柵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廟街的交匯處,又名四牌樓,閬苑十二樓之一,是古城的風水坐標。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為軸心的,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開,也被人們喻為"閬中風水第一樓"。該樓建造在閬中古城縱橫兩個中軸線上,故名“中天樓”。
民俗君很早便知道,中天始建于唐,而后久廢,又于清嘉慶十三年川北道黎學錦重修(將南津關處的黃花山上的魁星樓拆除,材料用于重修中天樓),民國時期,地方政府以妨礙卡車通行而拆毀。
唐代詩人金兆麟曾描繪中天樓:"泠然躡級御長風,境判仙凡到半空,十丈欄桿三折上,萬家燈火四圍中,登臨雅與良朋共,呼吸應知帝座通"。據此,可以說中天樓始建于唐代。但是,由于一直無實物佐證,也僅能“據說”而已!
2006年,閬中市投入資金開始重建的中天樓,遵循"修舊如舊,恢復其歷史原貌"的原則,結合川北地區傳統建筑風格擬定了重建方案。即:恢復重建的中天樓結構形式為底框結構,采用古代的“四柱登天法”,即整個樓閣只用4根柱子為支撐。
3月18日上午,正在建設的中天樓復建工地上傳來驚人的消息:工人在挖樓柱腳的時候,居然挖出了古代樓閣的石頭基礎,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今天設計的4個柱子的位置幾乎是與古代石基完全重合。
中天樓復建工程挖出古代樓基石墩
據現場工人介紹:現在當天,他們在施工中,向下挖到3米左右時,就發現了下面有1.5米見方的石墩。在石頭的中央,還有直徑為60厘米的圓孔。在其它3個柱子的地方,也發現同樣的石墩。他們感到十分驚奇:現在施工修建的中天樓,會不會是古代樓閣的基石呢?
隨后,施工單位向閬中市文物管理部門報告了情況。經現場考古,文物專家確認為這石墩是唐代的東西。根據上面的圓圈和圓孔來判斷,應該是用來承載木頭柱子的,也就是說唐代中天樓的建筑方法及規格大小與今天的并無二致。
閬中中天樓俯瞰
這些石頭完全可以證實,唐代的中天樓是真實的,而今天的恢復重建,也是嚴格遵循古代建筑原貌和以前樓房的規格大小進行恢復重建的。正因為如此,才能達到“四點重合”的天然“巧合”。因此,作為閬中人,民俗君感到特別自豪。今天,可以大聲地說:中天樓的確是始建于唐代!(文/民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