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三大博物館、莫斯科自然博物館
有人問,怎樣才能知道你正身處于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中呢?我的答案是:你已經從博物館開門就一直不知疲倦地看著、走著、聽著,被眼前如此之多、如此珍貴、難以置信的藝術品和古董包圍,仍然還有很多很多件珍貴藏品等待你去觀賞,但是你是真的走不動了,非常的饑渴和勞累,可又是那么的依依不舍、依依不舍!不用懷疑,你一定處在世界前十大博物之中。
俄羅斯圣彼得堡艾爾米塔日博物館(我更喜歡簡稱它為冬宮,或者冬宮博物館。)就是這樣的地方。我保證,如果你在這里花上一天的時間的話,你也只能看上小小的一部分。冬宮俄文名Зимний дворец,現在是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埃爾米塔日博物館(俄文名為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最重要的部分或者代稱,坐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后辟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該館最早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1764年,葉卡特琳娜二世從柏林購進倫勃朗、魯本斯等人的250幅繪畫存放在冬宮的艾爾米塔日(法語,意為“隱宮”),該館由此而得名。
目前,冬宮博物館共有藏品270余萬件,均為來自世界各國及本國的藝術品。大家注意,我說的是順序是世界各國及本國,因為大部分的藏品是沙皇時代從各國以包括掠奪、購買等在內的各種方式得來,在這里,有我們中國的很多文物,在國內真是沒見過。
冬宮博物館共分八個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臘、羅馬部、東方民族文化部、俄羅斯文化史部、古錢幣部、西歐藝術部、從事導游工作的科學教育部和作品修復部。8個部包括史前文化和埃及藝術收藏品以及大量意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俄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油畫及雕刻。其中有1.5萬幅繪畫,1.2萬件雕塑,60萬幅線條畫作品,100萬塊硬幣和證章,22.4萬件古代家具、瓷器、金銀制品、寶石與象牙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分別陳列在350多個展廳中,如畢加索立體畫展廳,意、法畫家展廳,俄國歷代服裝展廳等,據說,要看完這么多藏品,得花費27年的時間。展覽線路加起來有20多公里長,因而有世界長藝廊之稱。
不可錯過的有:達?芬奇的《圣母畫像》(214號展廳,我的印象中達芬奇的畫有2件)、孔雀大鐘(204號展廳)、倫勃朗的《浪子回頭》(254號展廳,另一件不記得了)、魯本斯的《英仙座和仙女座》(246號展廳)、拉斐爾長廊(227號展廳)。位于二樓的333-350號展廳收藏了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的諸多藝術珍品,其中不乏馬蒂斯和畢加索的大作,也很值得一看。
我是2018年夏天,對,就是世界杯期間到俄羅斯逛博物館的。當時,從莫斯科乘雙層火車到圣彼堡是早上7點多鐘,直接打車到冬宮博物館門口排隊。打車時,俄羅斯司機開價人民幣2000元,我還價200元,以為可以了,沒想到還是被黑得非常厲害!好吧,因為我沒有做這方面的功課,吃虧活該!返程時,用手機打俄羅斯的的的打車,只花了20人民幣!!!這是我迄今為止,逛遍世界主要博物路程中,唯一被騙的一次,唯一。唉,俄羅斯!
打車到冬宮博物館門口時,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了。到10點多時,門口已經人山人海,大門一開,人潮全速沖過中庭向里面的售票處跑去,去進入真正的排隊買票環節。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是這樣。
冬宮博物館和我國博物館一樣,周一休息不對外開放,周二和周四至周日開放時間是10:30-18:00,周三是10:30-21:00。所以,可能的話,選擇周三參觀是較好的。記得一定要帶舒適的鞋子,做好走斷腿的準備。另外:1、18歲(不含)以下兒童免費,一成人可免費帶兩兒童,憑確認單和護照進入(僅限冬宮博物館)2、一成人可最多免費攜帶2位18歲(不含)以下兒童/青少年。
有人說,逛冬宮博物館一定要請向導或者用語音導覽,作為一個博物館愛好者,我更傾向于提前做好功課,到了之后開啟盲盒模式,跟著感覺走,喜歡的、有感覺的藏品可以駐足半個小時, 不喜歡的一眼帶過,不要拘泥于這個藏品是否著名,是否精美。個人認為,最好觀賞博物館的模式就是享受與藏品隔著千萬年進行的無聲對話!
言歸正傳,冬宮由著名的建筑師拉斯特雷利設計。正如人類歷史上其它著名的宮殿一樣,該宮殿自從建成以來一直備受劫難。冬宮初建于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后被精心修復。
宮殿共有三層,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占地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超過4.6萬平方米。冬宮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內部設計和裝飾風格則嚴格統一。四角形的建筑宮殿里面有內院,三個方向分別朝向皇宮廣場、海軍指揮部、涅瓦河,第四面連接小埃爾米塔日宮殿。面向冬宮廣場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宮四周有兩排柱廊,雄偉壯觀。宮殿裝飾華麗,許多大廳用俄國寶石——孔雀石,碧玉,瑪瑙制品裝飾,如孔雀大廳就用了2噸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貴重木材。埃爾米塔日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筑物。其完整性與華麗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裝潢豐富,窗上飾框及浮雕裝飾給人以力量,圓柱有規律的排列,墻表面由白色、綠色相間配合,使長長的外觀形形,生動起來。
除了吸引人的珍貴藏品,艾爾米塔什的建筑和內部裝飾也頗有特色,拼花地板光亮鑒人,藝術家具精致耐用,各種寶石花瓶、鑲有寶石的落地燈和桌子有400件左右。
最后,簡要介紹一下冬冬宮博物館的三個鎮館之寶:
一是《伏爾泰坐像》。烏東創作的大理石雕像《伏爾泰坐像》(1782),被譽為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肖像雕刻。這座雕像真實地記錄了這位八十歲高齡的哲學家的生前形象,同時對他的性格特征進行了深刻、細膩的表現。特別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現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內心的無窮奧秘。
二是《圣母與圣嬰》。萊昂納多·達·芬奇創作。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著共和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后出現了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圣母子與圣安娜》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
三是《朝拜瑪利亞》。畫家保羅·高更創作。畫家高更油畫作品《朝拜瑪利亞》原來的名字叫《伊阿·奧格娜·瑪利亞》,在塔西提島的族語中,是對天使打招呼的寒暄語。四十三歲的畫家高更來到他憧憬已久的樂園大溪地,創作了這幅油畫,整個畫面充滿鮮艷的色彩,表現出島民的樸素以及他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