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景點介紹;皇城相府門票價格2023
皇城相府,是國家5A景區(qū),位于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zhèn)。皇城相府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jīng)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枕山臨水,依山而筑,城墻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樸實典型,錯落有致,是一組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內(nèi)城"斗筑居":內(nèi)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1633年),為避戰(zhàn)亂而建,依山就勢,東高西低,巍峨壯觀。東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設五門,墻頭遍設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樓,并在東北、東南角到高點建春秋閣和文昌閣,維神是借。
樹德院:位居內(nèi)城之東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間。該院為東西向的兩個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廂房和倒座圍合而成,正房為三層樓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廂房和倒座均為二層樓,院落四角為封閉或開敞的天井。這種建筑形制極其獨特,與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類似之處。院內(nèi)地面以素磚枵條石鋪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門與偏院相通,門不設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河山樓:位于內(nèi)城北部。河山樓,名取"河山為囿"之意,建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當時正值明末戰(zhàn)亂風起云涌之時。樓平面呈長方形,長15米,寬10米,高23米,共七層(含地下一層)。樓外墻整齊劃一內(nèi)部則逐層遞減。整個河山樓只在南向辟一拱門,門設兩道,為防火計,外門為石門,門后施以杠栓。樓層間構筑棚板屯貯人員物質(zhì)。暗層內(nèi)有井、有碾、有磨。樓頂設垛口和堞樓便于了望敵情,拋擲矢口。
石牌樓: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樓四柱三樓式。樓柱兩側置夾桿石,下枋上雕二龍戲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飾吉祥圖案,高浮雕。各枋間施牌匾和字牌。正樓主牌"冢宰總憲",邊樓分刻"一門衍澤"、"五世承恩"。安牌上刻陳氏一門的官職及功名。定枋上施仿木構斗棋屋檐,正脊兩端設吻獸,脊剎飾麒麟。整座牌樓雄偉莊重,制作精美。
御書樓:"中道莊"西門外有御書樓一座,是陳廷敬三子陳壯履為炫耀其陳家皇恩浩蕩而特建。據(jù)新編《晉城金石志》載,該樓建成時,上有康熙帝御筆親書賜陳廷敬及陳壯履詩近二十首、楹聯(lián)四副和其它題記等,瀟灑飛逸蔚為壯觀。現(xiàn)樓內(nèi)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聯(lián)"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匾、聯(lián)均為原來之實物。
龜城:縱觀皇城相府(午亭山村),總面積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余間,設9道城門,四通八達,有關卡可守,形成了外城抱內(nèi)城,內(nèi)外連環(huán)套,穩(wěn)固保安全的堅固堡壘,城墻總長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寬2.5-3米不等,城樓、堞樓、角樓相互關照,垛口星羅棋布,組成了一道堅固的防御線。
整個皇城,包括內(nèi)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莊"從整體平面來看,似一頭北尾南的神龜,雖不能說惟妙惟肖,卻也輪廓鮮明,因而又有"龜城"之說,寓千管水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