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有什么部隊駐扎_湛江駐扎幾個部隊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
?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于六七十年代各省的駐軍情況,例如河南省、遼寧省、河北省境內,都曾經駐扎了4個軍。今天,我們聊聊廣東省。在五六十年代,廣東省境內也曾經駐扎了4個軍,堪稱是精銳主力云集。那么,廣東省境內為何下轄了4個軍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不得不說,廣東省境內的駐軍,戰斗力很強。
首先,我們聊聊廣東省的地緣格局和地理位置。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政權,一直處于反復較量的階段。在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肯定會集結大兵團出塞,打擊北方游牧政權。但是,一旦中原王朝進入衰敗期,只能依靠北方各種有利地形,進行戰略防御。因此,歷朝歷代的精銳部隊,基本上都部署在北方一線。
例如唐朝的天寶十節度使,有8個都在北方一線。10大節度使中,嶺南節度使的下轄兵力最少,因為南方的作戰壓力最小。宋朝的情況也類似,精銳部隊基本上部署在河北、西北等地,與遼國、西夏國對抗,在嶺南地區的駐軍非常少。以至于面對嶺南叛亂和交趾國入侵,宋朝只能從西北抽調西軍精銳南下。由此可見,在唐宋時期,嶺南地區的防御壓力并不大。
在明朝統治時期也是類似的情況,明朝從東北到西北,設立了著名的九邊重鎮,例如遼東鎮、甘肅鎮、太原鎮。在東南、嶺南地區的駐軍,并不是太多。但是,進入清朝統治時期,清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西方列強依靠堅船利炮,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清朝的海岸線非常漫長,面對從海上而來的強敵,清朝只能被動防御,增加在沿海各省的駐軍數量。
清朝在東南各省都駐扎了大量的軍隊,例如在浙江省駐軍43000多人,在江蘇省駐軍48000多人,在福建省駐軍63000多人。其中,在廣東省境內,駐扎了八旗軍4000多人、綠營軍68000多人,總兵力達到了72000多人。由此可見,在清朝統治時期,廣東省內的駐軍已經大大增加,因為國防防御模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接下來,我們聊聊建國之后的軍區變化。建國初期,出于穩定各地的實際需要,全國劃分為6大軍區,分別是:西南軍區、中南軍區、西北軍區、華東軍區、華北軍區、東北軍區。這6個大軍區對應了同時期的6個地方局,例如西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等。
當時,中南軍區管理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等地的武裝力量,從中原地區一直延伸到了兩廣地區。這樣的軍區劃分方式,屬于臨時性的區劃模式。進入50年代以后,隨著6大地方局被撤銷,1955年,6大軍區被撤銷,全國被劃分為12大軍區。分別是:沈陽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內蒙古軍區、西藏軍區。
1956年,鑒于東南沿海地區的實際作戰需要,又從南京軍區的部分區域上,組建了福州軍區。截至1956年,全國形成了13個軍區的框架。中南地區被撤銷以后,組建了武漢軍區、廣州軍區。我國的軍區命名很有特點,除了西藏軍區、內蒙古軍區等幾個軍區的情況特殊之外,大部分軍區的名稱,都是以重要城市命名的,例如、、沈陽軍區等等。
廣州軍區組建以后,合計下轄了5個軍,分別是:41軍、42軍、43軍、47軍、55軍。其中,41軍駐扎廣東汕頭等地,42軍駐扎廣東惠陽等地。43軍駐扎廣東海南等地,55軍駐扎廣東湛江等地,47軍駐扎湖南衡陽等地。從廣州軍區5個軍的部署來看,4個軍駐扎在沿海的各個區域,47軍屬于二線機動部隊,隨時準備支援各地。
請注意,截止1988年之前,海南島一直隸屬于廣東省管理。在這一時期,4個軍都駐扎在廣東省境內。那么,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呢?首先,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海空軍力量薄弱,對方目標經常利用自身的海空軍優勢,對沿海地區進行襲擾,并且有在東南沿海進行兩棲登陸的可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從廣東到山東、遼寧,各個省的沿海地區,都駐扎了相當多的部隊。
其次,廣東省境內駐扎了4個軍,也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第一,能夠迅速集結,增援福州軍區,發起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第二,越南抗法戰爭如火如荼,廣東省境內的4個軍,能夠隨時機動,進入廣西境內駐防。1961年,廣州軍區的43軍被撤銷,廣州軍區的下轄部隊的數量,調整為4個軍。其中,3個軍駐扎在廣東省境內。
60年代末期,我國北方一線的防御壓力大大增加。北方目標陸續調集了50多個坦克師、步兵師,形成了百萬大軍壓境的態勢。我國北方一線的沈陽軍區、等各個軍區,都在全面加強戰備,官兵們進行了各種針對性的訓練和演習,例如防坦克突襲的戰法。
在諸多因素下,1968年9月,廣州軍區重新組建43軍,部署到了廣西桂林、柳州等地。為了進一步加強北方各個軍區的防御力量,我國南方各個軍區,陸續抽調部隊精銳部隊北上,例如福州軍區的28軍、昆明軍區的54軍、南京軍區的27軍等等。其中,廣州軍區的43軍北上,調防到了河南洛陽等等,開始隸屬于武漢軍區管理。
43軍北上以后,駐扎在廣東汕頭等地的41軍,調往了柳州、桂林等地駐防,接替了43軍原來的任務和防區。在此之后,廣東省內的駐軍,調整為2個軍。1970年夏天,原本駐扎湖南長沙等地的47軍北調,部署到了陜西省,開始隸屬于管理。
歷經這一輪部隊調動以后,廣州軍區的下轄部隊,調整為3個軍,其中,41軍駐扎廣西桂林、柳州等地,42軍駐扎廣東惠陽等地,55軍駐扎廣東汕頭等地。1985年,我國進行了著名的百萬大裁軍。其中,廣州軍區的55軍被撤銷。請注意,55軍戰功赫赫。在1979年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無論是殲敵數量,還是英模單位(個人)的數量,55軍在參戰的9個軍中排名第一。
55軍被撤銷以后,廣州軍區下轄的41軍、42軍改編為第41集團軍、第42集團軍。其中,42集團軍駐扎廣東各地,41集團軍駐扎在廣西各地。這樣的格局持續了30余年,從1985年一直延續到了2016年軍改之后。從駐扎4個軍到駐扎1個集團軍,一方面反映了我國外部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海空軍部隊的發展壯大。
我國順便聊聊海南省與廣東省的關系,1988年,一直隸屬于廣東省管理的海南島,與廣東省分家,建立了海南省。不過,由于長期隸屬于廣東省。很多歷史階段,兩個省必須放在一起講。
最后,向所有的老兵們致敬。關于解放軍部隊發展建設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內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