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回頭景區有什么好玩的(鹿回頭風景區有什么好玩的)
三亞人一提起鹿回頭,滿自豪的,這是一個浪漫的母性文明,把三亞市也成為鹿城。鹿回頭雕塑是三亞的地標。現在鹿回頭景區更是免費開放,成為一個親民又美麗的地標。
鹿回頭是海南黎族先民的浪漫追求、人口遷移的口述歷史。在余秋雨筆下,南海之濱的孤嶺上美麗的鹿回眸一笑,變成美麗的黎族姑娘,于是有了海南的先民-黎族。這個美麗的地方就被稱呼為鹿回頭。
鹿回頭最早記載是,《正德瓊臺志》載:“(鹿回頭嶺)狀如鹿,至海回頭,海為所障。”
《崖州志》“輿地志二”載:“鹿回頭嶺,城東一百三十里,高三十丈,有連珠寨,宋土賊陳明甫筑為巢穴。在我眼中險的地方就是美麗的地方。無限風光在險峰。
晚上在此,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鹿回頭景區開發離不開這些人的努力
根據三亞旅文集團的述說。早在1983年,時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長王越豐就提出了要將黎族鹿回頭的美麗傳說變成生動的雕塑,在鹿回頭山嶺上建一組大型的雕塑群。當時,王越豐帶領著崖縣縣委書記、縣長等主要領導乘坐著直升機對雕塑選址進行實地考察。經過縝密的考察,雕塑的選址最終被確定在鹿回頭南邊嶺上。而設計這座雕塑的,就是著名的雕塑家林毓豪先生。
王越豐(1930年9月-1999年7月),黎族,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1948年4月參加工作,1951年2月加入中國。曾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海南省政協副主席。
他想把本民族的浪漫的遷移史記載,自然不過的事。他還是海南國興中學的創辦者之一。
而根據三亞第一任市委書記朱家仁同志的回憶。1985年春,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分管旅游的副主任王越豐同志來三亞,當時朱家仁同志建議,根據鹿回頭美麗的傳說,請雕塑家塑成座壯觀的石雕,安放在鹿回頭嶺的頂端,使鹿回頭成為三亞市的旅游新景點。得到王越豐同志贊許。王越豐同志親自請了嶺南著名的、海南雕塑家林毓豪負責鹿回頭傳說設計雕塑。并指示朱家仁同志趕快勘測設計修一條公路通鹿回頭嶺。
這條路的綠化,離不開廣大的三亞市民,我記憶最深的是,以前每年三月12日植樹節,我們小學生都負責在這路上挖坑,大人則負責種樹。
林毓豪 (1940—1997),海南崖縣(今海南省樂東縣)人(在以前樂東屬于崖州文化圈。
)。 著名雕塑家。1940年9月5日出生于海南島黃流鎮,家境貧寒。1964年廣州美術學院畢業。他為家鄉雕塑的作品還有《鑒真等岸》,坐落三亞市大小洞天。
1985年,林毓豪去福建惠安縣,挑選石雕的工匠來三亞,按照其設計石雕高度15米、寬度4.8米、長度10.3米,精確地劃為各部分,用花崗巖石材一塊塊精雕細琢成雕像的各個部位,裝運到鹿回頭嶺,用大型吊車,逐快裝疊在用鋼筋水泥鑄好的基座上。該石雕整個造價36萬元。
它也見證三亞滄海桑田。
優美的山形地利,浪漫奔放的黎族,賦予了鹿回頭的經典愛情傳說。因為這傳說,南邊嶺被開辟成公園,山頂為原崖縣黃流籍人士林毓豪主持雕刻的鹿回頭雕塑,俯瞰全城,因為這景觀,更為三亞灌注了濃郁的浪漫氣質,三亞也因此有了“鹿城”的美稱。
#三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