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全州是幾線城市_韓國全州發達嗎
新聞記者肖名遠趙德龍
立春臨近,韓國多地提前貼出“立春貼”進行慶祝,被譽為韓國版春聯,引起了中國網友的關注。很多人好奇韓國春聯和中國春聯的區別。為什么韓國春節的詩句都是用漢字寫在白紙上的?
韓國慶尚南道一所學院發布立春帖子(來源:韓聯社)
2月3日,一些在韓國生活和學習的中國網友向吉姆新聞記者透露,立春在韓國有很多含義,人們會利用立春的信息來思考這個時候,祈求好運。韓國人喜愛白色,白色代表著干凈、純潔,就連春節期間送的“紅包”也是白色的。
白色“韓國春聯”字少無橫幅
據韓聯社2月1日報道,立春即將來臨,韓國不少民俗村、鄉鎮學校提前貼出“立春帖”以示慶祝。韓國還有立春吃“五辣菜”的習俗。網友好奇:立春貼、“韓版春節詩詞”和中國春節詩詞有何異同?
2月3日,一些在韓華人向吉木耀明透露,韓國春節詩詞不僅掛在民俗村和鄉鎮學校,還掛在一些居民和企業的門上。
唐女士在韓國安城市學習。她說,韓國春節的對聯沒有中國的對聯那么復雜。只有上下兩節,沒有橫幅,字數也比較少,用較短的白皮書。
唐女士回憶說,她第一次看到韓國春節的詩句是在2022年,發現路邊餐館的門上貼著“簡陽多情,立春大吉”的漢字。“我當時也很好奇,但這種貼紙和我們的春節詩詞顯然不一樣。”唐女士表示,早春貼紙是兩張相對較小的長方形白紙,上面用粗筆寫著黑色字母。“八”字形就貼好了。這家餐廳應該是一家牛肉火鍋店。
唐女士在酒店門口看到的“韓國春節詩詞”(受訪者供圖)
不過,按照唐女士的印象,在她居住的社區和附近街道的居民門上,很少能看到這樣的春節詩句。“在一些有歷史背景的建筑上,你可以看到這類對聯。”唐女士表示,她在韓國古裝劇中也看到過這樣的臺詞。
唐女士介紹說,她聽當地韓國人說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立春貼紙遵循韓國古老的傳統,寓意迎接立春、祈求好運。她看到的“簡陽多情”,意味著她期待更多的陽光明媚的日子和無盡的祝福。
《韓國日報》還表示,發布立春帖體現了人們迎福避難的愿望。隨著春天腳步的臨近,韓國也有了立春吃“五辣菜”的習慣。五辣菜通常是指韭菜、野蒜、水芹菜等五種口味較重的蔬菜。立春吃此,有合儒家五德與養生之功效。韓國人過年送白色“紅包”
馬女士來自成都,她的丈夫來自韓國。今年她和韓國公婆一起過春節。
馬女士說,公婆家沒有貼春詩,但婆婆的鄰居是婆婆,一個人住。公公婆婆的鐵門上,寫著幾句毛筆字:“立春吉祥,建陽多慶”。幾年前,她在泉州的一個古鎮,也看到居民家門口貼著春聯。這些詩句有的在春節前貼,有的在立春前夕貼,有的自己寫,有的請懂中文的先生寫,也可以去寺廟得到它。
馬太太鄰居婆婆家門口的春聯(受訪者供圖)
“韓國也慶祝新年,與中國同一天。”馬女士說,韓國人把新年稱為“九正”。
“我女兒拿到了爺爺的壓歲錢。”馬女士說,過年的時候,女兒給爺爺唱了新年祝福歌,還跟著韓國人行鞠躬禮。爺爺給了她一個裝著白色信封的“紅包”。過年的時候,婆家要祭拜祖先,吃年糕,喝各種湯。
韓國企業門上貼的立春貼紙(受訪者供圖)
為什么韓國的春節詩句都是用漢字寫的?對此,馬女士表示,在她的記憶中,漢字在韓國使用的案例有很多,而且很多韓語單詞和漢字的發音比較相似。日前,她在韓國全州一座古城的歷史博物館里,看到一些歷史資料也用中文書寫,有的還使用了“光緒四年”等年號《光緒十四年》。
馬女士的婆婆今年69歲,就讀于韓國釜山女子大學。據她說,用漢字寫春節詩詞也是古老傳統的延續,她小時候就讀過《紅樓夢》《三國志》《論語》之類的書。馬女士的婆婆還分享,相比中國春節詩句中的紅色,韓國人更喜歡白色,白色代表著干凈、純潔,街上大多數人都穿白色,更引人注目。把春節詩寫在白紙上,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遵循傳統。
(來源:極目新聞)
僅在頭條號發布,其他平臺均為搬運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原創不易,歡迎轉發!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