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書院旅游攻略_白鹿洞書院游玩攻略
江西,“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這里也是書院起源的搖籃之一。
宋元明時期,江西書院的數(shù)量在全國獨占鰲頭,其中又以白鹿洞書院名氣最大。
江西城市印象旅游
白鹿洞里真的有白鹿嗎?
之所以叫白鹿洞,和唐代一個叫李渤的人有關(guān)系。
唐貞元年間,這里曾是李渤和兄長李涉隱居讀書的地方。
李渤的身邊還養(yǎng)了一只白鹿,人稱白鹿先生。
據(jù)說,這只白鹿很有靈氣,經(jīng)常隨李渤外出走訪游玩,還能幫主人傳遞信件和物品,是只“快遞鹿”沒錯了!
白鹿石像
而且白鹿洞書院最初也沒有洞,是這地方四面環(huán)山,俯瞰的時候就像一個洞,才由此得名。
直到明嘉靖年間,書院才據(jù)名修鑿了石洞和石鹿。
不過如今的白鹿洞書院,還真的在書院后方養(yǎng)了一群白鹿。
“天下書院之首”?
(清)熊維典在《重興白鹿洞記》曾說:
“四書院之名著于天下,而白鹿洞為最。”
事實上早在南宋年間,白鹿洞書院就被譽為“海內(nèi)書院第一”。
那到底是怎樣的書院,才能稱得上當時全國頂尖的學府呢?
白鹿洞書院
首先,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由政府于京城之外設立的國學。
在南唐升元年間(940年),開國皇帝李知誥就在此“建學置田”,號“廬山國學”。
隨后在北宋發(fā)展成了四大書院之一。
但由于戰(zhàn)亂,白鹿洞書院在北宋仁宗時期成了一片廢墟。
如果后來沒有一個人的苦心經(jīng)營,可能白鹿洞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沒錯又是他,朱熹!
朱熹立像取自明呂維祺編,崇禎刻本《圣賢像贊》。
作為一位熱愛學術(shù)的大牛,朱熹在很多著名書院的院史上都留下了痕跡,而白鹿洞對朱熹來說,更像是他的“親兒子”。
朱熹在知南康軍(今廬山市)時,力排眾議,僅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初步重建了白鹿洞書院。
同時,他深知名師對于書院的重要性,聘請了當時著名的哲學家陸九淵來到白鹿洞書院講學,由此產(chǎn)生了一個著名的講會——鵝湖之會。
陸九淵立像取自明呂維祺編,崇禎刻本《圣賢像贊》
《白鹿洞書院揭示》
而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當屬朱熹親自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guī)》。
這是中國書院發(fā)展史上第一個綱領(lǐng)性學規(guī),使得書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發(fā)展軌道。
后來《學規(guī)》還傳到了日本、朝鮮、東南亞一帶,堪稱文化走出去的典范。
《白鹿洞書院揭示》
造士能力
而作為一個教育機構(gòu),白鹿洞書院在造士的能力上也極為強悍。
據(jù)統(tǒng)計,自南唐到晚清,白鹿洞書院培養(yǎng)出狀元3人,進士數(shù)百人,舉人、秀才更是不計其數(shù)。
這里先后走出了如伍喬、江萬里、余玠、宋應星、戴衢亨等眾多英才名士。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
朱熹為白鹿洞書院寫過一副對聯(lián):
“傍百年樹,讀萬卷書。”
字里行間飽含對后學諸子的勸勉,這副對聯(lián)也見證了千年學院的歷史變遷。
【參考文獻】
李才棟,《白鹿洞書院碑記集》,1995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白鹿洞書院官網(wǎng)
查閱更多古籍,美斯齊在線書庫即可查閱。
文案 | 白術(shù)(如需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排版 | 貓她(部分圖源自網(wǎng)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