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征文
海報新聞記者 李溯 通訊員 武曉捷 濰坊報道
紅色研學是紅色文化傳承的生動課堂,核心是傳承紅色基因,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它承載道德養成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坊城街道中心小學組織4-6年級學生前往壽光紅色研學基地,追憶往昔崢嶸歲月,重溫戰爭年代那段血與火的歷史。
開營儀式
令人激動的開營儀式拉開了研學的序幕,臧校長強調了本次研學的注意事項,學生們迎著微風,沐著陽光,懷著好奇與激動的心情,踏上了紅色研學之旅。
同學們在車上一路歡歌笑語。
第一站:牛頭鎮抗日陳列館
參觀學習牛頭鎮抗日陳列館,通過老師講解了解我市抗日戰爭歷史,學生深入了解學習牛頭鎮起義、馬保三、“八支隊”、“壽光獨立團”、陳毅擔架連、“功勞炮” 等英雄事跡。
第二站:馬保三故居
學生認真參觀馬保三故居,通過文字、圖片、體驗、場景再現等形式,了解英雄事跡,探尋英雄的家國情懷,感受他對國家的赤誠之心,了解家鄉的抗日斗爭發展歷程,進而從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到成長的力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餐前感恩
特色美味的紅軍餐、將軍令讓同學們懷有一顆感恩之心,一絲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第三站:巨淀湖
沙場秋點兵,重溫長征路,學習旗語都是考驗團隊建設與合作。孩子們興致高漲,玩得盡興,感悟深刻。
沙場點兵
學習旗語
重溫紅軍路
重走蘆葦蕩
徒步穿越在蘆葦蕩,孩子們感慨萬千,既感悟到革命先輩的英勇堅韌,又感恩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通過這次紅色研學,不僅讓孩子們學習了革命戰爭的歷史,接受了靈魂的洗禮,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真切地體會到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紅色教育是一場需要長期堅持的漫長歷程,要激勵他們好好學習,從小樹立愛國意識,堅定理想信念,讓革命先烈的精神在少先隊員們身上得到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