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是獨立國家嗎;波多黎各是獨立國家嗎知乎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今天我們把目光從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的西海岸,向西跨過大西洋,來到美洲的海地區,來聊聊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五十三:波多黎各(美國)。
波多黎各鬧獨立
波多黎各屬于拉丁美洲,位于海地區的大安的列斯群島東部,包括主要島嶼波多黎各島以及莫納島(54平方公里)、別克斯島(132 平方公里)、庫萊布拉島(28平方公里)等屬島組成,總面積約為8897平方公里。波多黎各北面臨大西洋,南部臨海,西隔莫納海峽同多米尼加共和國為鄰,人口數量約為340萬人,首府為圣胡安。
波多黎各地圖
波多黎各在歷史上原來為印第安人的分支,海的主要原住民泰諾部落(泰諾人)的居住地,在海地區可分為西泰諾人、典型泰諾人和東泰諾人,波多黎各人屬于典型泰諾人。1493年歐洲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該島嶼,并命名為圣胡安島,到了1509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島上的原住民泰諾人也多遭屠殺。
波多黎各位置圖
在西班人殖民者統治的初期,島上的泰諾人還組織了反抗運動,在1511年發動的起義中,由于實力相差懸殊,大約6000名泰諾人被屠殺,在此后的三百多年時間內,波多黎各一直在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下。由于地處熱帶地區,波多黎各成為了西班牙大量熱帶經濟作物的產地,開發了大量熱帶種植園農業,主要出產咖啡、蔗糖等農產品。
泰諾人生活圖
此后,到了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爆發了“美西戰爭”,戰爭的結果當然是本土遠在歐洲的西班牙戰敗了,從而作為西班牙的殖民地波多黎各也就割讓給了美國。1917年,美國國會通過“瓊斯法案”,將美國公民籍強加于波多黎各人民,至此波多黎各人民走上了反對美國統治的道路,先后爆發多次起義。
波多黎各獨立運動
1937年,在波多黎各的帶領下,波多黎各發動獨立起義,遭到鎮壓。1950年10月,波多黎各再次武裝起義,并宣布獨立,成立波多黎各共和國,又遭鎮壓。同年11月,兩位波多黎各人前往刺殺美國總統,但遭失敗,另有起義者前往美國國會眾議院走廊開槍,打傷多名美國議員。
美國和波多黎各旗幟
美國為了穩定波多黎各的局勢,在1952年給予波多黎各自由聯邦的地位,實行自治,但是在外交、國防、關稅等重要部門依舊由美國來控制。1977年美國總統福特向國會提交法案,主張把波多黎各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但是未獲批準。此后波多黎各舉行了多次全民公投,來決定是維持現狀、擴大自治權、成為美國的一個州還是完全獨立,估計波多黎各還將維持美國自由邦的地位很長時間。
圣胡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