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鹽湖的鹽拿回家有什么用—茶卡鹽湖的鹽可以吃嗎
2024-03-05 09:21:19
圖為茶卡鹽湖中結晶的鹽。 王生榮 攝
圖為茶卡鹽湖中曾經使用過的采鹽船。 李雋 攝
圖為茶卡鹽湖中曾經使用過的采鹽船。 李雋 攝
圖為茶卡鹽湖一側等待加工的“鹽山”。 金文陽 攝
圖為茶卡鹽業工人正在操作裝袋機。 西部礦業供圖
圖為茶卡鹽現代化生產線。 李雋 攝
圖為游客打卡茶卡鹽湖。 金文陽 攝
7月盛夏,記者在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探訪茶卡鎮境內已有3000多年的開采歷史的茶卡鹽湖,了解鹽湖形成過程、鹽湖特質、鹽鹵水成分、鹽晶形成原因等。食用鹽分為海鹽、井鹽、湖鹽。青海是中國重要的湖鹽產區,占全國湖鹽儲量的85%。茶卡鹽湖位于“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湖面海拔3100米,鹽儲量超4.4億噸,是中國難得的天然“綠色食用鹽寶庫”。茶卡鹽也因其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在《本草綱目》《紅樓夢》等中有藥用、食用相關記載。據史料,自乾隆二十八年,茶卡鹽湖開始大規模開采。1908年,設立丹噶爾廳鹽局。1950年,隨著青海省鹽業公司的成立,茶卡鹽湖開發走向規模化。隨著生產工具工藝的改進,青海鹽業借食鹽體制改革之機,依托“互聯網+”,推動食鹽跨區經營,構建電商組織架構,實現茶卡鹽“觸網”銷售,并逐步走向規范,形成銷售規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