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一年四季溫度_斯洛文尼亞一年四季溫度是多少
我們通過對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冊的對比,來看一下30年來世界的變化。
我們分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極洲分國家和地區逐一對比。
第二篇 歐洲—斯洛文尼亞
【國 名】 斯洛文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面 積】 2.03萬平方公里。
【人 口】 211萬(2020年)。主要民族為斯洛文尼亞族,約占83%。少數民族有塞爾維亞族、克羅地亞族、匈牙利族、意大利族等。官方語言為斯洛文尼亞語。主要宗教為。
【首 都】 盧布爾雅那(Ljubljana),人口29.6萬(2020年)。
【重要節日】 國慶節:6月25日。
【地 理】 位于歐洲中南部,巴爾干半島西北端。西接意大利,北鄰奧地利和匈牙利,東部和南部同克羅地亞接壤,西南瀕亞得里亞海。海岸線長46.6公里。特里格拉夫峰為境內最高山峰,海拔2864米。最著名的湖泊是布萊德湖。氣候分山地氣候、大陸性氣候、地中海式氣候。夏季平均氣溫21.3℃,冬季平均氣溫-0.6℃,年平均氣溫10.7℃。
【歷 史】6世紀末,斯拉夫人遷移到現斯洛文尼亞一帶。9-20世紀初,斯洛文尼亞受德意志國家和奧匈帝國統治。1918年,斯洛文尼亞同其他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德國、意大利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斯洛文尼亞為6個共和國之一。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議會通過決議,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1992年5月,斯洛文尼亞加入聯合國。
【行政區劃】 全國分為12個地區,共212個市級行政單位。
主要城市為:布萊德市、馬里博、玫瑰港、古城皮蘭、科佩爾、克拉尼市。
1990年斯洛文尼亞人口200萬,人均GDP為9107美元。
2000斯洛文尼亞人口199萬,人均GDP為10201美元。
2010年斯洛文尼亞人口205萬,人均GDP為23509美元。
2020年斯洛文尼亞人口210萬,人均GDP為25179美元。
經濟發展情況:
斯洛文尼亞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農業人口不足全國人口的7%,工業則相對發達,工業產值是農業產值的5倍以上,但工業生產所需原料仰賴外國進口。其中加工業是工業中最重要的部門,占全國就業人數的30%;主要有食品、木材、橡膠與塑膠、非金屬與金屬等加工業,以及紡織業、造紙和印刷出版業、焦炭和石油冶煉業、化工業、電子業、光學工業、金屬制造業與交通工具制造等。
信息和通訊業
這是斯國最具活力、也是國家優先發展的行業。根據2017年數據顯示,全國共有3190家通訊及信息技術公司,超過2萬名從業人員。總營收33億歐元,出口總額13億歐元。信息通訊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教育的投入、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的補貼支持。
化工與醫藥行業
化工與醫藥業在斯洛文尼亞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從19世紀中期第一家為奧匈帝國生產黑的工廠成立至今,斯國已經形成以生產醫藥及醫藥中間體、化妝品、化學制劑、橡膠及塑料制品等為主的現代化學工業格局。斯國的出口導向性經濟也得益于該產業的蓬勃發展,有77%的藥品與化工產品銷售額來自海外市場。其中,Krka和Lek是在中東歐地區領先的藥品制造商,也是斯國該產業的主要驅動引擎。
汽車工業
斯國汽車工業歷史悠久,早在1900年就開始制造摩托車等產品。汽車產業為國家GDP貢獻了約10%的生產量,同時也占到了總出口貨物的12.5%。其汽車及相關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為奧地利、克羅地亞、匈牙利、法國、德國、意大利、墨西哥、羅馬尼亞、西班牙、土耳其、英國、美國等。
旅游業
旅游業已成為斯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斯洛文尼亞旅游協會統計,截止2018年初,旅游從業人員近4萬人,占就業人口的6.4%。2016年全年旅游收入達到23.5億歐元。主要旅游區是亞得里亞海海濱和阿爾卑斯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