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畫鄉需要玩多久、古堰畫鄉一般玩多久
到浙江麗水旅游,朋友推薦我們一定要去古堰畫鄉,這里青山綠水環繞,有古村、古巷、古堰、古橋、古埠頭、古樟樹,仿佛生活在畫出來的仙境里。
古堰畫鄉位于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和大港頭鎮境內,距離市區大約20公里。
八百里甌江緩緩流淌,為這里的風景“點睛”。
這個景區的核心區域包括大港頭、堰頭等范圍,最有代表性的是始建于公元505年,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濟堰。
古堰畫鄉是攝影圈的“網紅”,是中國攝影家協會命名的第一個“攝影之鄉”,也是中國巴比松油畫基地,游覽的時候經常看到學生、老師、畫家在河邊、村頭、村內創作。
這里是800里甌江最美的一段,時值盛夏,到處綠意悠悠,鮮花盛開,充滿詩畫意境。
我們抵達的當天欲雨不雨,天空聚集的云層較多,反而有種朦朧之美,真的是“濃妝淡抹總相宜”。
進入古堰畫鄉景區,我們先沿岸游覽畫鄉,隨后在碼頭乘船抵達古堰碼頭,接著游覽古街、古堰,欣賞古樹、古橋、古建筑。
一路上青山隱隱,江面槳聲帆影,岸邊繁花裝點草木,美得無與倫比。
停船登岸,沿著竹林小徑行走到河邊,又沿岸小路走到文昌閣,再繼續前往通濟堰,但見寫生的畫師在小河邊對著古橋專注地寫生,橋是他眼中的風景,他也成為我們眼中的風景。
文昌閣對面有一塊石頭,上面刻有“堰頭”字樣,旁邊有一座石函,俗稱“三洞橋”,是世界最早的“水上立交橋”。
這座石函始建于公元1111年,很好地解決了山溪水發砂石淤塞渠道的問題,它的下層是通濟堰的渠水,中層是山上流下的坑水,上層供行人通行,設計獨特且很實用,除了防洪,還可供灌溉。
石函旁邊是王褆的造像,就是他在任麗水縣令時和縣學助教創造了石函引水工程,實現立體交叉排水,造福了一方百姓,讓一代代人銘記。
文昌閣是碼頭通往通濟堰的必經通道,也是古堰畫鄉最好看的景觀之一,起霧的時候頗有幾分蓬萊仙境的感覺。
文昌閣附近有很多古樹,其中一棵叫舍利樹,歷經數次雷擊卻存活至今,是名副其實的“樹堅強”。
這棵“神樹”內部中空,外形奇特,游客經過這里,總是會停下腳步仔細欣賞。
據說堰頭村有華東地區數量最多、年代最久遠的古樟樹群,其中有10棵古樟的年齡超過1000歲。
通濟堰旁邊的堰頭村是葉姓的聚居地,當地人從唐代開始就有耕讀傳家的傳統,歷史上科甲不斷,其中以清代涌現的名人數量最多。由于從乾隆到道光年間連出五進士,從而得到上頭的嘉許,獲準建造文昌閣。
早在古代,堰頭村就形成獨特的碼頭文化,從文昌閣到通濟堰的石板路旁邊古建筑眾多,商業氛圍濃郁。
古堰畫鄉古色古香的環境特別適合拍攝古風照片,我們在游覽的時候巧遇了近期在網上很火的“花郎”一青和“花娘”陳喜悅。
他們挑著荷花和扇子穿過文昌閣走向通濟堰,中途在大樹下休息,好像從古代穿越而來。
堰頭村里有一些開在古風建筑里的民宿、餐館,在里面拍照很有感覺。
浙江碧湖平原的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通濟堰結合地形建造,實現了自流灌溉,每個到古堰畫鄉的游客都會到這里打卡。
旅游小貼士:建議抵達麗水站、麗水機場或其他機場之后就近租車自駕,這樣游覽麗水、紹興等地都比較方便。浙江的道路修筑得很好,開起來很爽。
古堰畫鄉建議游覽時間: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