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木里有啥好玩的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南方絲綢之路”的重鎮,同時涼山市旅游資源也非常豐富,是很多朋友比較喜歡去旅游的城市之一,今天波仔就跟大家一起分享到涼山彝族自治州旅游不能錯過的13個景點,你去過幾個?最愛的又是哪個景點?
1、禮州古鎮
禮州鎮古稱“蘇祁縣”,位于西昌市北部,是西昌市稻麥黍薯及經濟作物主要區之一。禮州鎮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一大驛站,也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F在的禮州古鎮建于明代,城鎮內外有七街八巷。有四大城門,東為迎暉門(現名新門),南為啟文門,西為寶城門,北為迎恩門。還有祖師廟、西禪寺、胡家大院等多處明清建筑。禮州古鎮是西昌的北大門和各民族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鎮。
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禮州,先后在這里住了6天,是中央紅軍在西昌境內停留時間最長、駐軍最多的鄉鎮。紅軍在禮州鎮打富濟貧、宣傳教育群眾,深受禮州各界群眾的擁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聶榮臻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禮州戰斗、生活。在著名的禮州會議上,中央紅軍正式提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長征”一詞,并確定了北上陜北的長征路線。禮州是長征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名鎮。
2、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又稱“西昌衛星城”,位于西昌市西北60千米的峽谷中,始建于1970年,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中心由總部、發射場(技術區和兩個發射工位)、通信總站、指揮控制中心和三個跟蹤測量站,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生活保障(醫院、賓館等)單位組成。發射場的坐標位置為東經102度、北緯28.2度。主要擔負廣播、通信和氣象等地球同步軌道(GTO)衛星發射的組織指揮、測試發射、主動段測量、安全控制、數據處理、信息傳遞、氣象保障、殘骸回收、試驗技術研究等任務。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它是以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目前對外開放中規模最大、設備技術最先進、承攬外星發射任務最多、具備發射多型號衛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發射場。
3、螺髻山
螺髻山位于涼山普格縣螺髻山鎮,是涼山螺髻山——瀘山——邛海風景區的組成部分,主要景點包括黑龍潭、一號冰川刻槽、牽手湖、溫泉瀑布、珍珠湖群、情人島、仙人洞等。黑龍潭位于螺髻山主脊東側清水溝槽谷和珍珠湖圍谷之間,形成于規模最大,冰蝕作用最強交烈,冰磧物保存最多最完好的螺髻山冰期,是螺髻山最大的冰川湖泊;溫泉瀑布位于螺髻山中段大槽河峽谷,以瀑布為簾,形成了一個天然浴池。
螺髻山周邊地區,如西昌、德昌、普格、布拖、昭覺等縣市,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我國最晚結束奴隸制的一個地區。這里人的生活帶著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文化,如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風趣的彝族婚禮,熱鬧非凡的火把節、達體舞、摔跤、賽馬、斗羊,別具風味的彝族食品烤乳豬、砣砣肉、稈稈酒、苦蕎饃、酸菜湯,還有建筑獨特的彝族村寨等。
4、西昌土林
西昌土林位于西昌市黃聯關鎮,規模約有200萬平方米,這里造型各異,結構獨特。這里地表原為黃土和砂巖的膠結層,而來自螺髻山區的水流或急或緩,匯集于安寧河中,河谷不斷下沉,再加上雨水的沖刷和經年累月的風化,便塑造出了這些獨具魅力的柱體藝術品。
土林的形成可溯至億年前的冰河期。冰水的流動帶來雜物,形成沙粒礫層,成巖硬化后,因地殼運動,出現龜裂。雨水沿裂口向下滲透,日積月累,裂口擴大加深,最后形成一個個土墩、土柱,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土林。
5、邛海
邛海位于西昌市南郊5千米處,景點包括觀海路、觀鳥島、夢里水鄉濕地公園、青龍寺、臥云山、青羊宮、月亮灣等。青羊宮呈四合院格局,內供率太上老君、文昌帝君等;臥云山在瀘山主峰紗帽頂東南側,又名云霧山、青云山,山中有蒼松、古柏,林中麂、山貓、畫眉、野雉自由繁衍;月亮灣因湖岸線蜿蜒成一彎新月而名,其自北向南分前景區、中景區和后景區,主要由月亮橋、休閑區、漁人碼頭、觀海景區和日光沐浴區五個節點構成。
邛海處于中營養水平,目前已呈現富營養化狀態,年均水溫17.8℃。邛海內有40多種魚類,其中有特有的白魚、鯉魚、大蝦、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種候鳥來此過冬。
6、瀘山
瀘山位于西昌市馬道鎮邛海南岸,以其“半壁撐霄漢,寧城列畫屏”的氣勢與邛海構成川西南一大景區之一,有“川南勝境”的美譽。瀘山又名蛙山,海撥2317米。山中主要有漢、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師殿等10多座古瀘山剎。這些古剎分別為儒教、道教、佛教所有。盡管教規、哲學思想等不盡相同,但它們卻能在一座山中和睦相處上千年,這在全國也實屬罕見。
瀘山客運觀光索道全長600米,高差100米,乘上索道可以觀賞瀘山的秀色,俯攬邛海的美景。瀘山有西南地區最長的槽式滑道,俗稱“旱地雪橇”,全長1180米,高差100米,有單人車、雙人車和母子車,整個滑道隨山就勢盤旋而下,心跳刺激有驚無險。
7、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位于西昌市東南郊的瀘山北坡,是中國民族學專題博物館,也是一座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筑,建成于1985年8月4日。它是我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整個建筑群根據古樸典雅的彝族建筑風格而設計。各陳列廳內用實物、文字敘述、圖片資料等形式,向觀眾展示了彝族奴隸社會制中所涵蓋的政治、經濟、宗教、歷史、風俗習慣等內容。
該館主要建筑采用紅、黃、黑三種彝族繪畫的傳統色彩,繪以日、月、山、水、羊角、鳥羽、火、鐮、漁網等取材于自然的圖案。整個建筑具有彝族風格。該館收藏彝族文物4196件,有黃金、白銀、珠寶玉石、銅、鐵等物品。
8、西溪仙人洞
西溪仙人洞位于西昌城南15千米處的西溪鄉,是一處長達10千米以上,規模大的巖漿溶洞。洞體彎曲起伏,寬窄不一。窄處只能一人穿行;寬處卻可容數百上千人。洞內巖溶景觀千姿百態,或動或靜,或禽或獸。仙人洞的景觀有的如宮殿庭院,有的如山川河流,有的如花草樹木,有的如人獸鳥禽;有的顏色紅艷欲滴,有的則碧綠透明。洞里面一個數10米深的堅井旁,立有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春的石碑一座,上篆刻有“深幽奇險”四字,故人稱“仙人洞”。
9、靈山景區
靈山景區位于涼山冕寧縣,主峰海拔414米,這里以冰川湖泊群、杜鵑林帶、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態風光為主要特色。其中第四紀冰川景象也很美,前山景區以靈山寺為中心,包含鸚哥山嘴、洗腳河等多個人文景觀的20平方千米區域。
佛頂是觀風景最好的地方,往北面看,可以看見陽落雪山的雪景,往西可以看見牦牛山的雄姿和安寧河兩岸一望無際的田野,往南看可以看見衛星發射基地,東面則是綿亙百里的大涼山千峰浮沉和星羅棋布的彝家山寨。
10、彝海
彝海面積1平方千米,又稱魚海,位于涼山冕寧縣城以北40千米羊坪山上,當地彝民叫蘇品。彝海屬高山淡水湖泊,湖面海拔2280米,彝海形成于早全新世,距今約15000年,是在泥石流型洪積扇上,因豐富的地下水補給多期發育而成。海子呈元寶形,南大北小,南端有出水口,四周不見進水,屬高山深水湖泊。
1935年5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先遣部隊劉伯承司令、聶榮臻政委與彝族首領小約達(小葉丹)在彝海邊相見,以水代酒,歃血明誓結為兄弟,使大隊順利通過百里彝區。
11、馬湖風景區
馬湖風景區位于涼山雷波縣黃瑯鎮,由馬湖、江峽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組成,是小涼山深處一顆璀璨的風景明珠。馬湖湖面南北長5.5千米,東西寬近2.5千米,面積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達70米,最深處有170米,它儲蓄著3億立方米的水量。湖面海拔高達1100米,是小涼山高山峽谷地帶中的一個天然淡水湖泊。
12、木里大寺
木里大寺位于涼山木里藏族自治縣桃壩鄉,曾經是康巴地區規模最大的格魯派喇嘛寺廟之一,在藏區具有特殊的地位。
木里大寺始建于1656年,是繼瓦爾寨大寺、康塢大寺后興建的又一座大寺。這里共有前、后兩座大殿,一座小殿及數百間僧房。大殿建筑堪稱藏族建筑藝術的杰作。這里是名揚國內外的“木里喇嘛王國”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是康藏地區較大的格魯派寺院之一。整個建筑大體可分四個部分——措欽、曲拉、大喇嘛衙門、僧舍。
13、會理古城
會理古城位于會理古城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偯娣e4500平方千米,是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會理被稱為“川滇鎖鑰”,與云南省隔江相望,是南方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要塞。時至今日,它仍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城。此城以鐘鼓樓為中心,分別延伸為東南西北四條街,鐘鼓樓是古城的中心,也是會理的靈魂所在。
以上就是波仔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旅游不能錯過的13個景點。喜歡波仔分享內容的朋友記得點贊、評論、收藏、轉發,更多的旅游資訊歡迎關注“BoZai游記”和波仔一起去發現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