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古堰畫鄉(xiāng)地圖(麗水古堰畫鄉(xiāng)游覽圖)
國道328沿著龍泉溪一路北上,到了大溪段,
便是“八百里甌江山水畫廊”的精華所在——古堰畫鄉(xiāng)
當然上述標語都是旅游口號,甌江數(shù)百里,處處詩情畫意,不輸任何大江大河;
景區(qū)以江為界,分為【古堰】、【畫鄉(xiāng)】兩塊,需坐船到達;
千年水利工程【通濟堰】
古堰:即“堰頭村”,景區(qū)精華所在;游客只能坐船抵達;
行船途中,能打卡到這里標準機位——甌江劃船;
可惜陰沉沉的天氣,更沒有霧起江面;
這里最大的國寶便是始建于505年、1500多年歷史、仍在發(fā)揮作用的的水利工程【通濟堰】,這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2014年通濟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
通濟堰的攔水壩位于麗水市區(qū)西南25公里的甌江與松蔭溪匯合口附近的堰頭村。
大壩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
通濟堰大壩攔截松陰溪,并首創(chuàng)拱壩形式,減少了水流對堰壩單位寬度的沖擊力,使其具有較強的抗洪峰能力;
通濟堰的堰史、堰規(guī)、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銘記先賢之功勞;
通濟堰大壩
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何其多元,民族何其復(fù)雜,不論歷史車輪如何翻滾;
中華史也是一部治水史;
當我在看水渠流域分布圖時,攔渠上分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條,多如牛毛血管,細膩復(fù)雜的分布在整個碧湖平原上,使得3萬余畝農(nóng)田得以旱澇保收;
在千年前沒有現(xiàn)代科技手段,這是多么艱辛、智慧的工程;不得不佩服;
所謂文物遺產(chǎn),有只能放在博物館里僅供瞻仰和欣賞的藝術(shù)文化品類;
當然還有通濟渠,。和之前去過的四川都江堰,以及中華大地上的命脈——京杭大運河等。以人力之舉,通古今之變,克河山之艱,功在千秋的創(chuàng)舉;
穿越整個古堰。有古街古亭古埠頭、青瓷古窯址,有文昌閣、店鋪、民居、牌坊等各類清代木石建筑物;
文昌閣
尤其在文昌閣附近,有幾百年歷史古樟樹群,大樹華蓋,就像這水利工程一樣,千百年來護佑著一方百姓;
碼頭坐船回到——畫鄉(xiāng):即大港頭村,美術(shù)寫生創(chuàng)作基地,渡口處也有巨大樟樹;
這條街沒有古堰這般歷史底蘊,但沿著甌江沿岸行走,能近距離領(lǐng)略這片大好河山;
甌江
大港頭村
自此,首次麗水四天行的行程就此結(jié)束;此段多以景區(qū)為主;初識麗水,心中早就種下了二度探尋的想法種子;
——古堰畫鄉(xiāng)貼士——
地址:麗水蓮都區(qū)大港頭鎮(zhèn)
導(dǎo)航:“古堰畫鄉(xiāng)”
門票:35元(包含來回船票);
古堰的竹筏:半小時60元一筏;江上畫船200-300一條;
交通
1、距離麗水市區(qū)22公里,適合自駕
2、公交203路到大港頭站下車,202路、207路到堰頭站
建議路線:
導(dǎo)航“古堰畫鄉(xiāng)景區(qū)”—【畫鄉(xiāng)】坐船—【古堰】—坐船返程
(渡船四點半后就不開了)
更多麗水及其他地理游記作品,詳見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