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窮游 適合去哪,孩子厭學帶他去三個地方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340位真人故事
我是果兒媽媽,八十年代的留守兒童,00后的寶媽。
我曾是一名打工妹,后來自己開公司。雖沒了經濟壓力,但婚姻生活卻出現了變故,最后我帶著女兒離開了。
為了生活,我常年在外,很少有時間陪伴女兒,感覺很不開心。疫情突發后,我一度深思,人有很多種活法,為什么不去改變一下呢?自此,開啟了一場我們的母女自駕行。
(終于到達布達拉宮啦)
1980年,我出生在河南省舞鋼市棗林鎮。舞鋼是一個縣級市,南臨駐馬店,北界漯河市,這里山青水秀,是一個適合旅游度假的美麗小城。
我們一家四口,我有一個小兩歲的弟弟。父親算是文化人,教過書,后來在外做生意。他儒雅少言,長年在外,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少。
母親早年帶著我和弟弟在家,后來也去平頂山做些小生意,就把我和弟弟交給姥姥照顧,但每個月都會回來幾次。
她是個積極樂觀,而且很要強的人,遇到事情都會積極想辦法,從不怨天尤人,她的思想也時刻影響著我。
(我們一起看藍天白云)
父母對我和弟弟采取放養模式。在鄉下,我過得自由自在,經常去河里摸魚,上樹掏鳥蛋,但我性格比較內向,見到陌生人都不敢說話,甚至想躲起來。
七歲,我開始上學,因為距離學校比較遠,我很早就要起床。
姥姥年紀比較大,沒辦法起床給我做早餐。頭天晚上,她把饅頭掰碎,放在碗里。第二天早上,我用開水泡熱,吃完就上學,幾乎天天如此。
最難過的是下雨天,別的同學都有父母送傘,我的父母從來沒在校門口出現過。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也習慣了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那時的我,變得越來越獨立。
(318國道,我們來啦)
父母能供得了我上學,卻沒辦法陪伴在我身邊,他們在一步一步放手的同時,也在促進我快速地成長。
初中時,我很喜歡畫畫,雖然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但我就想考美術專業,而且專業考試分超過了錄取分很多,文化成績也過關了。
但父母不準我去,覺得美術專業將來就業是個大問題。他們就想讓我學一門生存技能,并認為沒有出路的愛好都是扯談。
那時,我比較偏科,數學成績比較好。數學老師是班主任,他極力建議我上高中。可父母的觀念是,讀書就是為了有份工作。
最后,我還是遵從了父母的決定,到平頂山市,上了一所中專學校,學計算機財會專業。
(我與天空試比高)
然而到學校后,我就后悔了。所謂的計算機課,就是一個星期上一次電腦課,教教打字而已。學習風氣也不濃,大部分是男生,他們家庭條件比較好,調皮搗蛋混日子的居多。
沒有學習壓力,我就想著利用假期打臨時工,一是可以減少家里負擔;二是想早點接觸社會,早點歷練自己。
第二年暑假,我賺錢心切,就跟著鄰居的親戚到深圳工廠里打工。
我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二點多,吃了夜宵、洗了澡,差不多就凌晨兩點多了,早晨七點多又得上班。
(我就成長在紅旗下)
更讓人難受的是,南方濕氣比較重,作為北方人,我很不適應。而且每天坐在凳子上做工,屁股都長了泡泡,最后竟長成了釘子。
如果中途辭工,就拿不到錢,我只能硬著頭皮熬完了整個暑假。之后,我再也不想進廠打工了。
畢業后,我到眼鏡店、服裝店當過售貨員,也擺過地攤,做過銷售,甚至還在西餐廳端過盤子、洗過碗。
在西餐廳打工時,發生過一件令我膽戰心驚的事。那會,我租住在城市邊的一個村子里,那里房租相對便宜一些,離西餐店也不遠,只是村里有一段小路。
(先來留個影兒吧)
西餐廳下班比較晚,我都是騎自行車回出租屋。有一天,在騎到村子小路中間時,我竟遇到了劫匪。
劫匪舉著一塊板磚,嚇得我渾身發抖,把我的包給搶走了。其實,包里也沒什么貴重東西,就一點點現金,但鑰匙和手機都在里面。
我驚魂未定,不知道該怎么辦,只好回到單位。剛好我們老板還沒走,他幫我解決了住宿問題。后來,我還是辭了這份工作,覺得上夜班太危險了。
(這里風景獨好)
之后,我從事的工作都與銷售有關,并不斷地積累經驗。
2001年,我應聘到鄭州一家網絡軟件公司,因業績不錯,被派到江蘇分公司上班,一直到2003年老板轉行,公司解散。
然后,我又回到鄭州,進了一家新公司,主要是給學校供應教學設備,以及一些簡單的消耗用品。
2004年,我跟老公結婚后定居在鄭州,并繼續做我的銷售。一年多后,我完全能獨擋一面,工資、職務也得到了提升。
之后,我就想出來單干。人總要在生存中學會成長,趁年輕博一博,就當歷練。
(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于是在2005年,我注冊了一家經銷教學用品的小公司,開始了自主經營這條路。在創業中摸索著前進,雖做得不是很成功,但也得到了成長。
公司有錢后,我就把房貸給還完了,也沒了生活壓力。2008年,我生下了兒子。因沒人幫忙帶孩子,權衡再三,我不得不停掉公司,做起了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并不好做,除了帶好孩子,還有沒完沒了的家務。雖然很辛苦,但也沒換來理解,得到的是前夫的打擊和嘲笑。他覺得我沒賺錢,就是一個吃閑飯的廢物。
(珠峰,看你來啦)
后來,孩子大一點,我就帶著孩子去擺攤,不想花別人的錢,受別人的氣。
2012年,兒子上幼兒園后,我有了一些時間,就回到之前行業,做銷售。畢竟這一塊對于我來說,熟悉一些,上手快。
一直到2015年,我生下女兒,才把工作辭了。孩子大一點后,我又開始創業做公司。
就這樣,我一邊帶孩子、一邊忙公司,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們一個好的未來。
(我們來到了祖國的最西邊)
在公司越來越好的時候,前夫卻對我諷刺和挖苦。在他眼里,我做什么都是不對的,既不能比他差,又不能比他能干。
2019年,我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這一年,我帶著女兒,離開了那個曾經讓我滿懷期待的家。
為了生活下去,我全心投入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出差,所以也沒多少時間陪伴女兒。
2020年,因為疫情,公司業績差了很多,出差就少了,我陪伴女兒的時間也多了。
(雅魯藏布江河谷,我們來啦)
2021年9月,打算上一年級的女兒,被告知要推后一年。因為孩子在九月底才滿六歲,才可以上一年級。這等于孩子又要上一年學前班。
前幾年為了生活,陪孩子出去玩的時間很少,與其再復習一遍讀過的書,不如帶她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領略大自然的風光,增長人文見識。
于是,我毅然停下工作,做了一個多月的出行準備之后,2021年10月,領著閨女,帶上我的筆記本,和女兒的一些課外書,開啟了一場母女自駕旅行。
我做的攻略是從鄭州向西行。我們第一站是陜西,可剛到陜西就遇到了困難。因為我是第一次開山路車,在轉彎時,不太熟練,差點翻到溝里。
(世界屋脊,我們來啦)
到漢中后,我們玩了兩三天,可不知什么原因,車子就是打不著火。無奈之下,我只好求助當地朋友。所以,人在旅途,最好還是要懂一些簡單的維修。
一個人開車確實比較辛苦。因為孩子比較小,需要做的事情比較多,我必須自己做飯,洗衣服。不過,在走過陜西之后,慢慢就習慣了。
一路向西,在到達四川時,我結交了兩位朋友。一位是寶媽,當時她在網上看到我發的視頻,正是他們所在的城市,就跟我聯系,并邀請我們去她家里玩。
(界山達坂,留個影吧)
然后,她開車帶我們和她的孩子一起,玩遍了當地景點,才依依惜別。
另一位是大姐。當時,我們的車停在公園里,住在公園里的大姐做了四川特色臘腸,特地過來送給我們。把我感動得無法言表。
出來之前,我擔心路上會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一些不好的人。但事實上,我們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溫暖著我們前行。
后來,在到達云南西雙版納時,竟遇上了疫情,我們在一個傣族村寨里,被封了半個多月。
一個福建粉絲朋友,在云南做冷凍水產生意。她怕我們沒有吃的,夫妻倆從市區開了幾十公里的路,到我們所在的村子,給我們送來了很多食品。
(喀什,我們來啦?。?/p>
過小年的時候,也就是臘月23日,我們仍在云南,當地的少數民族朋友見到我們,都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家里吃殺豬飯。
原來,當地人在臘月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殺豬,迎接春節。不管誰家殺豬,都會熱情地邀人吃殺豬飯,場面非常熱鬧。
他們還給我們鋪好床鋪,讓在他們家留宿,并邀請我們一直住到過完春節再走。我們玩了兩天后,想去別的地方走走,就跟他們告別了。
之后,我們取道廣西來到桂林,看到了20元錢上的美麗漓江。然后到達海南,一直想看海的女兒,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海,興奮得手舞足蹈,立馬赤足感受浪花的親吻。
(跟浪花嬉戲的孩子)
藍天下,美麗的椰子林、寬闊平靜的大海、濕潤的海風,沖刷了路途中所有的疲勞??催^大海的孩子,相信不會安于溪流,這就是我帶她出來的意義。
在美麗溫暖的海南過完春節后,我又帶上女兒,駕車繞云南上318國道,進西藏。
當我行駛到怒江大橋時,鳴笛致敬為了修建大橋而犧牲的戰士,女兒也莊重地致敬了我們的烈士。我為女兒講述了修建怒江大橋的英雄事跡,讓她銘記歷史,感恩英雄。
到西藏無人區的時候,路上一個人都沒有,即便很累很困,也要硬著頭皮開下去。在路上,我們遇到過藏羚羊,遇到過鹿,也擔心停下來會碰到狼。
在西藏,我們特地對照了50元錢上的布達拉宮,那是女兒期盼的地方。湛藍的天空,干凈的空氣,洗刷了人類的靈魂,讓人放空一切,只覺歲月靜好。
(愜意)
然后,我們又驅車開過108拐,到珠峰見證了日出金山浩瀚雄偉的壯景。
在來到西藏阿里地區時,當地大哥大姐,把自家養的牦牛,做成的牦牛干,熱情地送給我們。之后我們開往新疆,大哥大姐還不定時地打電話問候我們,并叮囑我們路上注意安全。
當駕車行駛在昆侖山脈的盤龍古道上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拐過639個彎道的驚險,見識過壯麗的昆侖山脈。就像路牌上寫的:今日走過了所有的彎路,從此人生盡是坦途。
有人說,走一次盤龍古道,可以吹一輩子牛。而我體驗過盤龍古道后,覺得一切困難都不再是困難,能難住人的是心而不是事。
(盤龍古道路口)
在見識過新疆的壯闊和美景后,我們又去了甘肅,經陜西,于8月份回到了鄭州。
走了小一年時間,行程三萬多公里。路上遇到了很多自駕的朋友,包括我們河南的也很多,跟她們交流后,也拓展了自己的思維。
在這一年里,我從一成不變的生活里走了出來。原來,人是有多種活法的,按照自己的想法過,就是最好的存在方式。
有人說,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而我覺得,見過世面,見過眾生,才知道要見的是自己的勇敢和自信,它讓我變得更好。
對于以后,我計劃三年之內,趁孩子還在低年級,功課沒那么多,時間比較寬裕,盡可能地帶她走遍祖國的每個地方,領略祖國的山山水水。
(女兒跟小伙伴在沙灘上玩耍)
旅行中,不僅讓孩子見識到了不同地區的人文地理和歷史,也教會了孩子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應對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孩子得到鍛煉、獲得成長。
未來,孩子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不會干涉,只要她自己感覺快樂就好。
【口述:果兒媽媽】
【編輯:文言】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