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島美術館設計師_豐島美術館設計師簡介
H美術館實景圖?何歐
2010年,鑲嵌于瀨戶內海海島上的豐道美術館吸引了全世界建筑師的目光。奇妙的是,這座美術館空無一物。有人說它的展品是水滴,有人說它的展品是天空和森林,有人甚至說,這里展出的是“心之寧靜,美之本源”。在這里,天人合一,空間傳達出的靜默與冥思讓人沉迷其中。
“利用簡潔造型塑造豐富而獨特的空間”是豐島美術館的設計手法,同時與中鼎設計建筑設計總監何歐的理念不謀而合,激發其內心共鳴,她稱贊道:“盡管是一個沒有復雜變化的、單純的大空間,但它給人的空間體驗非常特別,一個詩意的空間大抵如此。”
縱觀何歐的建筑作品,不難發現這一理念貫穿始終。你在她的作品里很難找到復雜的立面,她習慣于利用輕薄的材質、簡約的造型和光影塑造建筑,這種獨特的設計風格讓其成為中鼎設計建筑師里一股清流。
豐島美術館實景圖?西澤立衛(圖源:網絡)
豐島美術館實景圖?西澤立衛(圖源:網絡)
01
光影,是影響一個人
對建筑感官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2000年從川大建筑系畢業后,何歐就進了國內知名設計事務所——家琨建筑設計事務所。現在提起這段經歷,她都倍感慶幸。在這里,她有幸跟隨我國著名建筑師劉家坤參與了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區校舍和摩托羅拉辦公總部的項目。
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南區)(圖源:網絡)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劉家琨老師主持設計的犀浦何多苓工作室。“那是我第一次實際進入到一個建筑師的作品里面,各種空間的穿插變換、光影交替給我的印象非常深。”
何多苓工作室對空間的引入、折回,透露出一種佛教式的頓悟。先是一條線路環繞天井的外壁盤旋而上,在投影即將閉合的一個空中小庭院又突然轉折。一條飛廊凌空斜穿而過,又從上空折返回剛經過的房間。這種迷宮化的空間,讓人在參與者與觀察者之間互相切換,于反思中頓悟。
何多苓工作室?劉家坤(圖源:網絡)
何多苓工作室?劉家坤(圖源:網絡)
何多苓工作室?劉家坤(圖源:網絡)
在何歐此后的設計作品中,不難發現大量運用光影塑造建筑空間的設計方法。何歐認為:光影是影響一個人對建筑感官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若運用得當,能讓小空間變大,低空間變高,反之亦然。
H美術館實景圖?何歐
對于四川盆地光照不足的自然環境,則更需要引入陽光。何歐參與川內項目期間,就習慣于通過制造開口來實現這一目的,利用光影制造微妙變化,給人以戲劇性的空間體驗。
在家琨建筑設計事務所,何歐得以近距離觀摩學習一位成熟建筑師是如何將一個概念轉變成一個實際建筑,這個過程讓她受益匪淺。而劉家坤對建筑不斷思考、不斷挑戰的態度也深深影響了她。
02
碩士三年一個樓梯都沒做過
國內講實用,國外更講思維
家琨工作室的經歷極其短暫,不到一年何歐就去了全球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美國賓法尼亞大學留學。比起在川大學習的更多關于法規、結構等實質性的內容,賓法尼亞大學更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和概念的形成。
美國賓法尼亞大學?輕松he
何歐坦言:“我碩士3年所做的項目,幾乎沒有一個做了樓梯,有時候連門也沒有,更不用提結構、消防之類的規范了。”
何歐記得,碩士期間的第一個項目是去河邊拍風景或靜物照,然后從所有照片中選出3張,從中提取對自己有啟發性的元素(圖形或抽象概念),利用這些元素繪制概念圖,進行裝置設計。
這種從自然中尋求創作靈感,并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設計方法實際就是為了啟發思維,開拓想法。
何歐后來接觸到的一個項目大同小異。授課的瑞士老師先是讓每個人選擇3種結構進行研究,再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設計創作,設計過程幾乎沒有任何具體的任務書,基地自選、建筑功能自定,只要求把第一階段的設計成果運用其中。
“我當時選的是懸挑、三角支架和拱結構,分別挑選一個建筑進行具體研究。第一階段的研究重點是坂茂的漢諾威世博會日本館。它是一個由紙筒構造的網狀拱筒形結構。通過對它的學習研究,我把基地定在了越南西貢,而建筑材料則選擇了當地常見的竹子,最終成果和日本館完全不同,是一個把竹子的結構特性完全展示的設計。”
從設計思路上來講,兩個項目幾乎都是從一個點出發,然后發散思維,進行設計創作。
03
在嚴格的控規法規下
發揮空間全在立面
2004年碩士畢業后,何歐入職美國紐約市ISMAEL LEYVAARCHITECTS,并參與了國外第一個項目——紐約市曼哈頓PLACE 57的建筑設計。“我在這個項目待了兩年,一直到項目建成,經歷了設計、施工圖和施工監理全過程,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過程。”
PLACE 57的基地位于繁華的曼哈頓上城,如何在狹小的基地上最大化利用空間以及處理和周圍建筑的關系是項目初期面臨的首要問題。
何歐和設計團隊利用基地所在市政分區的規劃法規,從建筑第9層開始設計了約5米×7米的三角形懸挑,解決了基地過小面積狹窄不宜居住的矛盾。同時,懸挑的結構也給內部空間帶來新奇有沖擊力的體驗。全玻璃幕墻設計以最大化的采光面積來營造明亮溫暖的室內環境。
紐約市曼哈頓PLACE 57?何歐
2006年后,她又陸續參與了布魯克林ORO、THE GREENPOINT,曼哈頓19 PARK PL TRIBECA, 印度勒克瑙市勒克瑙亞太管理學院校園規劃,布魯克林BKLYN AIR、SOUTH 3RD、300ASHLAND等高級公寓、商業裙樓、校區的規劃和設計工作。
300 ASHLAND位于布魯克林最重要的地標性建筑——威廉姆斯堡銀行大樓前方,其基地位于三條交通要道交匯處,如何處理基地“銳角”,和周圍建筑的關系以及應對該處復雜的規劃要求,是該項目面對的最大挑戰。
威廉姆斯堡銀行大樓是經典的拜占庭-羅馬式造型,300 ASHLAND與之形成強烈對比,設計突出現代、輕盈,從一瘦長的長方體變形,通過立面轉折形成不同角度的斜面,再用光影為建筑帶來精致微妙的層次。
紐約市布魯克林300 ASHLAND?何歐
這兩個項目,何歐都將設計重心聚焦到了建筑立面,她解釋道:“紐約有非常詳盡的規劃控制法規,基本上限定了建筑最大的形體輪廓以及與周圍的體量關系。在這個基礎上,建筑師主要考慮的就是臨街立面的設計。針對項目難點,我們主要通過法規的硬指標來完成,發揮空間集中在立面設計上。”
或許也正因如此,何歐的設計創作在紐約得到了自由發揮,紐約的建筑風格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紐約市布魯克林蘋果旗艦店?何歐
04
新與舊
尊重但不盲從
何歐在紐約ISMAEL LEYVA ARCHITECTS工作了12年,漫長的時光讓她感到充實又有些疲憊,2016年她決定辭職旅游。兩年時光,她陸續參觀了全球各地知名建筑,也頗受啟發。
2018年,她下定決心回國,重新拾起建筑設計。剛好這幾年國內建設如火如荼,為建筑師創造了許多機會。
回國后,何歐加入中鼎設計,與中鼎設計建筑設計總監曲力明一起創作了漢源白紗圖書館、九江文創街區博物館等項目。
九江文創街區博物館效果圖?何歐
九江文創街區博物館效果圖?何歐
漢源白紗圖書館位于漢源湖畔的濕地公園內,基地狹長,周圍是一片草海,附近有許多餐廳、茶室、小型民宿、游樂設施等小型建筑設施,建筑形式和材料非常豐富。
漢源白紗圖書館效果圖?何歐
在這樣的環境下,何歐和曲力明反而想創作出一座單純而低調的建筑。
“我們開始的想法是做一個從湖面和公園看過去浮在草海上的屋頂,下面的空間會比較通透,可以直接從公園一側望到湖面。第一稿的設計屋面其實起伏比較細微,外墻全是玻璃。然后甲方希望更有戲劇效果更引人注目一點,再結合作為一個圖書館的功能需求和漢源的氣候氣象特點,最終才有了現在的成果。雖然和最初的設計有一定差異,中間也因為很多的和各工種的配合犧牲了一些建筑效果,但最終成果我們還是比較滿意。”
漢源白紗圖書館效果圖?何歐
回國后,在城市更新的建筑語境下,建筑師必不可免會面對新與舊矛盾,設計師又該如何處理?何歐坦言:“每個項目都有不同的條件和要求,沒有什么放之四方皆準的原則,如果這座建筑的文化價值和對于城市意義大,可以更新和保留;如果不再適應城市發展,那就必不可免會進行拆除。建筑師對待新與舊應該是一種尊重但不盲從,不亢不卑的態度。”
“師進滇/九九二人展”展覽空間實景圖?何歐
櫻園實景圖?何歐
櫻園實景圖?何歐
從國內知名建筑設計事務所到國外留學與創作,17年時光的打磨讓何歐的建筑作品逐漸生長出了自己的風格特色。簡潔的體量,輕盈的材質,加之利用光影創造的豐富室內空間,讓建筑呈現出一種戲劇化特色。
何歐談到:“建筑設計,有藝術的出發點,卻又無法像畫家、音樂家那樣完全自我的solo創作。因為每個環節都與人息息相關,對我而言,最累的或許就是與人打交道,如何在形形的人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應該是建筑師一生的挑戰。我所希望的,就是能保持建筑師的初心,做讓自己喜歡,同時又能讓甲方滿意,讓使用者舒適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