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頤和路 半部民國史_一條頤和路 半部民國史作文游記
文/圖 墨華不冷
(原創作品,已加入維權騎士的版權保護計劃)
當薔薇花開時,南京的頤和路,便進入一年中最溫情的時光。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在風雨飄搖的民國時代,達官貴人聚居于此,外國使館云集于此。斗轉星移,滄海桑田,200多幢民國建筑已易主。舊時堂前燕,飛入的依然是不尋常之家。游人過客經過大多民國建筑時,只能讓目光越過緊閉鐵門,越過黃墻灰瓦,窺探里面的乾坤。
為尋找薔薇,我晃悠在頤和路中,仿佛穿行于漫漫的民國文化長廊中。有光影在輕晃,有時光在明滅。薔薇一叢叢地冒出墻頭,垂下芳瀑,令人流連。這兒的薔薇,因呼吸著文化氣息、浸潤著民國情調,變得格外有味道。頤和路上憑吊的歷史,也熏染上薔薇的花香。
這兒的薔薇呀,不知民國風流,循著時令,花開花落,時光安然。它們哪像寧海路上那株老法桐,它活了80多歲,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親睹了時代的變遷。
薔薇花與老法桐,各有各美,又共望一片云天。這正如,黃墻院落外的我們,與曾經叱咤風云的民國名流,也同走于這塊土地上。
▲薔薇花開的天竺路是網紅打卡點,共享單車是標配
▲薔薇、美女、小藍車,構成悠閑與青春的畫風
▲妥妥的文藝氣息
▲攝影采風
▲小景,也能成為短炮的盛宴
▲藍黃綠粉,和諧交織
▲在西康路,青瓦白墻與紅燈籠是薔薇的標配
▲此處的薔薇開始盛極轉衰
▲傾瀉的詩意
▲光影斑駁
▲美得亦真亦幻
▲時光嫣然
▲是否有文藝范,水管與墻縫也可忽略?
▲瑯琊路也有一簾嬌媚
▲可愛的小人兒也來沾沾文藝之花的美
▲民國風流深藏于黃墻院落里
▲兩年前拍的小黃車。天竺路的這簇薔薇,見證了共享單車行業的興衰更替,令人慨嘆!
版權聲明:維權騎士簽約作者,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內容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