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相府總費用多少錢_皇城相府總費用多少錢一平方
對于了解山西歷史
游覽過山西古建的人
如果說“世家大族”已經不算稀奇
那么“名門巨族”
還是足以吊起他們的胃口的
而名門巨族要是還有保存完整的
稱得上是“建筑群”的城堡式住宅的
僅此一處
那便是5A級景區皇城相府了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
康熙賜名“午亭山村”
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
北留鎮的皇城相府
是陳廷敬的故居
這里枕山臨水 依山而筑
城墻雄偉 雉堞林立
官宅民居 鱗次櫛比
是北方保存最完好的
古代相府建筑群
極具觀賞性和考古價值
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建筑群俯瞰)
▼
01
敢稱“小故宮”的相府
如果你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話
相信你對陳廷敬這位康熙皇帝的老師
當朝宰相
一定不會陌生
你也許會疑惑
“相府”意為宰相府邸無可厚非
但也沒見過哪個敢叫“皇城”的
原來
康熙皇帝在位期間
兩次下巡山西都是住在老師陳廷敬的家中
所以這里才得以稱作“皇城相府”
又因其構造和格局類似紫禁城和故宮
人稱山西“小故宮”
相比他氣派的府邸
陳廷敬一生為官清廉
用康熙皇帝對陳廷敬的評價來說
是“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可見陳廷敬之為人
以及康熙皇帝對老師的偏愛
(皇城相府歷史實景劇)
▼
你也許還想問
陳廷敬為官清廉
何以建造如此“城堡式”的宅邸?
皇城相府可不是陳廷敬一個人建的
從明孝宗到清乾隆的近300年中
陳家共出現了41位貢生
19位舉人
9人中進士
6人入翰林
陳廷敬實實在在是出生在一個文化巨族
也難怪他老年還擔任了
《康熙字典》的總閱官
所以在山西眾多巨商和名官的宅邸古建中
皇城相府在文化底蘊上是獨樹一幟的
(康熙字典)
▼
02
兼具官宅與民宅特色的建筑瑰寶
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內城外城兩部分
有院落16座
建筑群落風格別致
空間布局合理 曲徑悠遠 雅俗共賞
充分體現官居特色
同時又與地方建筑風韻相吻合
高雅又不失地氣
形成了皇城相府獨特的建筑文化理念
大型院落8座
同時還有前堂后寢以及左右內府
步入其中
眼前書院、閨樓、花園
管家院、望河亭等應有盡有
細看皇城相府官宅民居的空間和布局
其四合院為建筑的主體形式
明清皆然
內城多明代遺構
外城則為清代所建
內城以陳氏宗祠為中心東西向布置
外城則以冢宰第為中心南北遞進
東西并列
是全國唯一一座
集明清兩代風格于一體的城堡式建筑群
(相府中的四合院)
▼
03
庇佑一方河山的相府
御書樓的金碧輝煌
中道莊的巍峨壯觀
斗筑居的府院連綿
藏兵洞的層疊奇妙
……
最為知名的河山樓位于內城北部
雄偉險峻
高三十多米
是明末時為抵御流寇侵擾
由陳家昌言、昌期、昌齊三兄弟
合力建造
(河山樓)
▼
河山樓內可儲備大量糧食
以應付可能出現的長期圍困
長三丈四尺 寬二丈四尺 高有十丈
樓分七層
三層以上才有窗戶
層間有墻內梯道或木梯相通
底層深入地下
并有暗道通往城外
河山樓內真實上演過的避亂故事
仿佛就在耳邊
當時工程尚未完工
流寇就不期而至
陳氏家族及附近村民上千余人
入樓避難
流寇久攻不下
揚言要日夜封鎖并采取火攻
樓內村民將井水從樓頂潑下
以顯示不懼圍困
流寇知難而退撤兵離去
此后十個月里
流寇又先后三次進犯
依靠河山樓的庇佑
逃過兵災的村民多達數千人次
可見陳氏家族從史上就是慷慨的士族大家
(河山樓)
▼
鐘鳴鼎食之家
除了恢弘的氣魄
還有精致的細節讓人嘆為觀止
皇城相府的雕刻技藝讓人一眼就能看出
當時相府聘請的工匠之技藝高超
(相府內隨處可見的石雕大門)
▼
除了古建文物中常見的石雕裝飾物
精美的石雕大門實屬難得
富有復雜花紋的浮雕中
既可以看到牡丹 蓮花等花卉
也可以看到龍鳳呈祥
琴棋書畫等寓意美好的圖案
最豪華的是靠近大門的兩座石牌坊
四柱三樓式石制“冢宰總憲”牌坊
更是豪華中的豪華
(石雕“冢宰總憲”牌坊)
▼
這些精致細膩的工藝留存至今
讓我們知道
比起南方建筑的秀麗雅致
我們北方的古代建筑在陽剛之氣之下
也有百轉柔情
河山樓里保護百姓的義勇之舉
就是這種柔情最有說服力的彰顯
這座經歷過刀光劍影的古堡
有表里山河的壯觀
又有九曲黃河的寧靜
是太行腹地的古堡代言
也是歷史滄海桑田巨變后之膽識的沉淀
有了這份擔當
皇城相府給我們后人留下更珍貴的
是那拔地而起的
大義春秋的氣魄
皇城相府建筑群景區位置:
皇城相府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2號
溫馨提示
受疫情影響
請游客朋友出行前
提前了解當地防疫政策
和景區開放情況
做好預約 避免扎堆出行
出游時做好自我防護
進入景區掃碼測溫
科學規范佩戴口罩
保持一米線 文明游覽
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
山西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