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池和華清宮的區別(先去華清池還是兵馬俑)
華清宮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執政以后。
這里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游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都在這里修建過行宮別苑。
華清池因為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傳說而名聲遠播,其實華清池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早在西周時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驪宮。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歷史典故就發生在此地。
西周末年,褒姒長得非常漂亮,可是她有美麗的容顏卻并不愛笑,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周幽王為了博取褒姒一笑,于是周幽王命人點燃了烽火臺,諸侯看到烽火信號,以為敵軍進攻都城,于是急沖沖地帶著軍隊趕來。褒姒看到諸侯和軍士著急慌亂的樣子后果然開心地笑了。后來,周幽王又多次點燃烽火臺,以此繼續哄褒姒開心。諸侯們被周幽王戲耍了多次以后,也就不再相信烽火傳遞的信號,認為敵軍沒有進攻都城,而是周幽王在戲耍他們,不愿意再上當。
犬戎進軍進攻鎬京,周幽王此刻想起用烽火給諸侯傳遞信號,讓他們派兵來救都城。可是諸侯們因為上過很多次當,不愿意再相信周幽王用烽火傳遞的信息,都沒有派兵來都城。于是犬戎攻破鎬京,殺死了周幽王。
華清宮也是中國現代史的轉折點,西安事變也叫“雙12事變”也發生在此地。
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張學良在此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在這里抓住蔣介石讓蔣介石停止剿共,一致對日抗戰。這兵變的目的既達,中國的政治從此改觀,間接也影響到全世界的歷史。
今天在當年西安事變發生地抓住蔣介石的建了一個亭子,紀念當年發生的兵變。兵諫亭屹立在驪山西繡嶺虎斑石處。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前夕,正式命名為“兵諫亭”。
今天的華清池,名山勝水更顯奇葩,自然景區一分為三,東部為沐浴場所,設有尚食湯,少陽湯,長湯,沖浪浴等高檔保健沐浴場所,西部為園林游覽區,主體建筑飛霜殿殿宇軒昂,宜春殿左右相稱。園林南部為文物保護區,千古流芳的驪山溫泉就在于此。華清宮吸引著數千萬游客參觀,聽她講述千年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