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之青銅峽 108塔門票價格、寧夏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在寧夏青銅峽水庫西岸的山坡上,坐落著我國現存的第三大古塔群,由十二層共108座喇嘛塔組成,故名一百零八塔。從數量上看,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塔群(250座)和山東長清靈巖寺塔群(167座)。
一百零八塔的始建年代不祥。專家們最初斷為宋至清,后又定為元代古建筑,直至1988年維修時出土了一批西夏時期的文物,才將該塔群的始建時代往前推到了西夏中晚期。
據考證,此地原本遍布佛教建筑寺廟群,從規模來看當年曾香火鼎盛;然而,其他遺址因河水淹沒已毀失殆盡,僅存雄偉的塔林默默堅守在黃河岸邊,宛如一個巨大的謎陣,留給后人以不盡的謎題。
最大的謎題當屬其超眾的數目和獨特的布局,國內獨此一例,舉世所罕見!
首先,為什么要筑十二層108座塔呢?
專家們的說法是,108為佛家所慣用的數字,曉鐘要敲108聲、經文要念108遍、念珠要撥108顆,等等。因為佛教認為,人生的煩惱有108種。所以一百零八塔也是為了消除這些煩惱而建的。同時,我國古代尊“九”為陽數之極,108為9的12倍,此塔群正好排列為十二層,恐怕也絕非偶然。
也有專家認為,這一百零八塔是為了尊仰《金剛頂經毗盧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建造的。在密教中,毗盧遮那佛又譯為大日如來,是佛三身中的法身佛,也是密教最根本的本尊。
而按照當地民間傳說,則認為這一百零八塔是“穆桂英點將臺”。據說,當年穆桂英曾率108將在這里布陣操練,擺下了天門陣。清代編纂的《甘肅通志·輿地記》中也稱,此處“相傳為古天門陣”。
其次,108座塔坐西向東,背山面河,隨山勢分階而建,共十二層,從上到下每層的塔數分別為:1、3、3、5、5、7、9、11、13、15、17、19,按照奇數排列,呈等腰三角形布局,邊長65米,底長48米。整體建筑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為什么塔群會如此布局呢?這樣的排列是隨意而為,還是有什么深意?
從塔體形制來看,從上往下數,第一層的那座塔最大,高約5米,為過洞式喇嘛塔;第二至十二層均為實心喇嘛塔,高在2.5~3米之間。
其中,第一層的1座塔和第十二層的19座塔(共20座),塔身為覆缽式,基座為十字折角形束腰須彌座;其他各層塔的基座皆為八角形束腰須彌座,但塔身各有不同:第二、三、四、五、六層的共23座塔,塔身為葫蘆式;第七層的9座塔,塔身呈圓筒狀;第八、九、十、十一層的共56座塔,塔身為折腹式。
如此修建的背后,又有什么緣由呢?
作為神秘的西夏王朝留下的遺跡,今天,一百零八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此瞻仰,據說,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煩惱,獲得吉祥和好運!而這些謎題,也許永遠也解不開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