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柱山碼頭和沈家灣碼頭一樣嗎,李柱山碼頭到沈家灣碼頭時刻表
“老方,最近工地上還好嗎?如果有困難可以隨時聯系我。”“多虧你們解決了復工難題,我們不用為工程進度擔心了!”近日,嵊泗縣公安局洋山分局民警和往常一樣,奔波在各個工地情解民憂。“疫情期間,多虧你們帶來了量身定制的復工復產方案,讓工程如期復工。”工地負責人方元山說。
讓服務跨前一步,依托的是嵊泗縣公安局推出的項目警官制。該制度覆蓋轄區內各企業及個人,為全縣的“零疑似、零確診”貢獻了一份公安力量。
近年來,嵊泗公安積極構建現代化警務模式,不斷提升隊伍核心競爭力,服務海島經濟發展,連續15年獲評平安縣稱號,并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一星平安鼎,今年以來在全省平安指數排名中更是連續四個月位列全省第一。
平安不出事,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要求。為保障各大重點項目的平穩落地,嵊泗公安推出項目警官制,堅持服務跨前一步,主動作為,疫情期間出臺《全縣公安機關服務保障企業返工復工復產實施意見》,“點對點”跟進解決企業難題,幫助企業制定防疫方案,遠程連線指導外地工人操作“舟山市新居民登記系統”,開辟專用綠色通道,有效確保轄區內各企業及個人的復產復工情況。在日常點滴中,轄區內各派出所圍繞實際,積極開展“一所一品牌”創建工作,全面推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為人民群眾營造優良生活生產環境,涌現出“沙灘口警務”“醫師民警”“一個人的刑警隊”等諸多為民服務的先進典型單位或個人。
當好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窗口,離不開智慧化助力。嵊泗公安摸索出一條符合海島特點的治安管理模式和一系列警務科技創新品:海上物資被盜,傳統偵查手段遭遇滑鐵盧,嵊泗公安研發出了貽貝苗種定位儀;海上來客如何管控,傳統方式無法延伸至海洋,嵊泗公安探索出了大風警務模式;發生矛盾糾紛,雙方各執一詞理不清怎么辦,嵊泗公安摸索出了可視化調解等等。
為實現“全域覆蓋,島際聯動”,全面筑牢海島科技鐵桶。嵊泗公安加密各類智能感知體系建設,在島際間以水陸客運交通實名制為支撐,布局視頻監控、技防設施向郊區、農村延伸,打造了以李柱山客運站、沈家灣碼頭兩個咽喉陣地為中心,以8條陸上交通要道為主線,以9個所級二三級卡點為依托的島嶼進出口陣地控制網絡。同時,在島內扎實推進“智安小區”“智安校園”“社區村電子網格”等項目建設,圍繞重點區域進行感知設備加密,縣內基本形成了全域覆蓋、全息感知的前端技防網絡。今年1至5月,全縣入戶盜竊實現“零發案”,民生小案同比下降52.5%,傳統侵財案件破案率達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