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景區(qū)離新疆哪里最近呢(玉門關旅游路線)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占據(jù)河西。漢武帝設立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并在敦煌郡設置了陽關和玉門關,即“列四郡,據(jù)兩關”。“陽關”在“玉門關”南約60公里,出關是通向西域的兩個門戶,出陽關向若羌,沿昆侖山北坡西行,走的是塔什拉瑪干沙漠南部的線路;而玉門關外則是向吐魯番而去的北道,沿天山南麓,在塔什拉瑪干沙漠北部。
陽關景區(qū)有新建的陽關博物館和仿建的關城。
真正的古跡僅是一處烽燧
烽燧下方才是陽關遺址所在地,不知是不是還剩下點基石。
離開陽關,我們驅(qū)車去玉門關。這里尚有漢長城及烽燧、大方盤城、小方盤城遺址留存。
史書記載,漢代從令居(今永登)向西北,經(jīng)居延海、金塔、酒泉、嘉峪關北,延至玉門、安西(今瓜州)、敦煌,直至羅布泊,修筑了河西到新疆的長城。玉門關景區(qū)的當谷燧段漢長城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好的一段,基寬3米,頂寬0.65米,高約2.95米,由芨芨草、黃土、沙礫逐層夯筑而成。
還有20座烽燧遺存
大方盤城又名河倉城,是西漢倉儲遺址,為把守玉門關、陽關和長城的官兵將士提供軍需。遺址東西長134.8米,南北寬18米,最高處6.7米。
小方盤城為玉門都護府治所,約700平方米,高10米。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好的漢代土建筑遺址。
遺址外可見水草茂密的濕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流傳千古的詩篇早就烙印在我的記憶中,實地探訪令人感嘆。
途中還路過睡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