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山九龍瀑布的優美段落,描寫黃山九龍瀑布的優美段落摘抄
初夏的季節,南方的天氣還處在梅雨季節中,今年的長江中下游,梅雨季還沒來。難得的好天氣,陽光明媚,白云在藍天中躺翔,初夏的季節天氣也沒那么炎熱,擇日不如撞日,今天準備騎行北上觀秀水——九龍瀑。
從徽州區巖寺鎮出發,騎行北上有50多公里,沿著省道103山深線,沿途經過潛口、豐樂湖水庫、上舍、富溪、洽舍、楊村、芳村等自然村落。一路上風光旖旎,山風習習,在藍天白云中穿梭,在青山綠水中游蕩,時時停車駐足觀望,流連忘返!溫馨提示:(山深線這條路路面很好,很適合自駕,但彎道很多,進入村莊時自駕還是要慢點,尤其是洽舍和芳村路段)
潛口的翼峰塔
潛口塔,又稱下尖塔,建于明嘉靖23年(公元1544年),是一座水口塔(也有一說此地原建有庵廟,所以此塔為佛塔)。該塔為七層八角磚塔,高約60米,底層直徑約10.4米,以上逐層按94%比例層層遞減,到頂層直徑約7.2米,頂部有鐵質葫蘆塔剎,整塔外形如立錐,故又俗稱“潛口錐”。
豐樂湖水庫:國家水資源一級保護區,沿岸高山為生態保護區,生態環境十分優美,湖區景色變化豐富:上游為黃山毛峰原產地,高山峽谷,山巒疊嶂,綠水如碧;中游島嶼綠洲,青瓦農舍,漁歌帆影;下游則水面開闊,煙波浩渺,波光輕盈,有三峽之俊秀,千島湖之清麗,西湖之嫵媚,洞庭湖之煙波,被譽為“黃山天池”。
德懋堂
德懋堂,黃山市現房價最高的地方。
鯉魚嶺
洽舍老橋,上游河流在環境升級整治,所以水看起來很渾濁。
芳村老橋
芳村竹海
沿路慢慢騎行,邊游邊賞近兩小時,才到了黃山腳下的寨西,右拐進入往湯口鎮的路,再騎行大約3公里就到了九龍瀑景區。
黃山腳下
進入景區,映入眼簾的是龍女潭
龍女潭
美麗的傳說:傳說上古時期,龍母在此潭中誕下一枚龍蛋后就飛入升天了,一對耄耋老人家見后便將龍蛋帶回家,后孵化出了一個小女孩,人們都稱其為龍女,每當在節氣干旱時節,人們就來到此潭前祭拜求雨,很是靈驗,香火不斷。
樹木陰罩,竹林隱翳,即使是在初夏的中午,這里也是遮陰蔽日,涼風習習,是夏日避暑的好地方。一路前行,一路風光。
上圖為赑屃負重
軒轅宮
煙波橋
此橋昔日乃獨木架渡,雨季洪流咆哮,撤珠噴王,過橋時步履煙波而得名。今為游人安全,改為水泥平板橋。
青龍澗。雨季大的時候,澗底的巨大青石猶如一條大青龍在澗中游舞。
“飛泉不讓匡廬瀑,峭壁撐天掛九龍”。這是前代詩人對居黃山飛瀑之冠九龍瀑稱贊描繪的詩句。九龍瀑所在的山谷溪水,當地人稱之為龍溪。龍溪之水發源于黃山風景區的天都峰、玉屏峰和煉丹諸峰,匯到云谷寺下面的云谷溪,然后在香爐、羅漢兩峰之間的懸崖上跌落而下,一疊一潭,九疊九潭,氣勢雄壯,曲折多姿。
九龍潭:如果是在雨季大的時候,九龍潭四周能看到四周猶如九條龍一般的瀑布水流匯于此。(我在潭中的樹下坐了許久,以為沒有景點可看了,臨行正準備回走時,看到保安亭后面有一行陡峭的臺階,便問保安,上面能上去嗎?保安與我說,這下面是九瀑,上面還有八個瀑布),心里一陣激動。
沿著上百米的陡峭臺階,中途歇了好幾回,爬得衣襟濕透,大汗淋漓。但當走到快登頂的一刻,身上所有的苦累一切煙消云散,仿佛有如從人間升入仙界一般。矗立許久,聽風聲、聽蟬鳴聲、聽鳥叫聲、水流聲,一切的一切在此刻得以升華。真如登仙境!!!
九龍瀑——黃山第一大瀑,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中國黃山的主要自然景觀之一。中國七大瀑布之一,全長600米,落差300米。
龍心潭
在與亭里的保安聊天時,保安與我說,這是三、四、五瀑,一、二瀑在上面看不到,這里也是九龍瀑的精髓。那一顆巨大參天的樹就是雙龍松。
雙龍松
在觀瀑亭里坐了許久,體會著大自然的饋贈,體會著天人合一的境界,體會著與天地共語,體會著思想上的再一次升華。心緒來潮,作詩一首:
九龍瀑
九龍仙山穿云甲
匯入凡間隨天涯
水聲伶俐時時語
山風徐徐舒人頰
龍心潭前觀仙境
雙龍松下聽水嘩
亭內觀瀑與天敘
竟自不由忘歸家
嗟乎:
此水只應天上有
人間難得幾回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