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有什么旅游勝地—湖南郴州有什么旅游勝地嗎
?郴州位于湖南省東南部,是擁有兩座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地級市和中國溫泉之鄉,是走向世界的“南大門”。這里的自然景觀甚多,如:中國原始生態第一山——莽山、讓世界呼吸的東江湖、蘇仙嶺等,這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還有永興板梁古村、桂陽陽山古村等古村落可以感受文化底蘊。更不能錯過的是這里的溫泉,郴州地熱資源豐富,溫泉的礦物質多,對人體十分有益。??
仰天湖風景旅游區位于南嶺北麓騎田嶺山系之巔中樞地段,總面積40平方公里,號稱“離廣州最近的大草原”。仰天湖為第四紀冰川期饋贈的一個死火山口,其自然水泊面積20余畝,海撥高度1350米,是懸系于長江、珠江分水線與京珠高速十字交點旁的一顆璀璨明珠。亦為自由旅人作家譽為“地球上(北江之源)的一滴眼淚。
飛天山位于郴州市蘇仙區橋口鎮境內,距郴州市城區約20公里,紅山綠水、秀峰險寨構成的自然景觀和村宅街巷、石佛廟宇、陵墓懸棺等人文景觀構成了獨具魅力的旅游勝地。飛天山屬丹霞地貌,風景區由九寨,四垣、三廟、二江、一村站組成。
紅山綠水、秀峰險寨、奇石怪洞構成的自然景觀和村宅街巷、石佛廟宇、陵墓懸棺等歷史奇觀,以及度假山莊、蒙古風情、水上樂園等人文景觀,使之成為獨具魅力的旅游勝地。被譽為“郴州明珠湘南桂林”。
郴州寶山工礦旅游景區即寶山國家礦山公園,以真實的工礦舊址為基礎,是中南地區首家國家4A級工礦旅游景區。景區是以工礦文化體驗為主題,井下古代、現代采掘流程觀光和互動休閑娛樂為主要內容,展示了郴州“有色金屬之鄉”的特色,成為“中國最神奇的探寶之旅”和“中國千年采礦史的教科書”。
游客不僅能參觀千年來的采礦形態,還可充分感受礦井洞頂懸石、天崩地裂、礦石傾瀉、水漫礦洞等浩大場景,將寶山銅礦的厚重歷史毫無保留地呈現給四方賓客。
郴州寶山工礦景點:寶山工礦位于郴州西部的桂陽縣,占地約7.8平方公里。旅游區內以井下采礦的礦洞為核心,分為接待中心、礦山風情園區、選冶工藝參觀區、露天采礦區、烹采園區、子龍訓練營區、礦冶博覽園區和井下探秘區七大片區,建有礦山公園博物館、銅錢幣廣場,設3D電影。
在礦井內,游客可以看到復原的作業場景、礦工日常作業的工具和器械、出土的礦產資源樣本以及豐富神奇的地質奇觀等,驚險刺激,寓教于樂。
龍女景區位于郴州市南嶺大道,市郊鄉銅坑湖區,總規劃面積2500畝,總投資10億元。景區布局形似一條蛟龍,因是《龍女牧羊》、《柳毅傳書》等民間故事的發源地而得名。
景區內主要景點有水質清澈、礦物質豐富的天然礦泉——龍女溫泉,有福佑天下、福氣氤氳的天下第一的百福大鼎;有香火旺盛、環境清幽的龍女寺,有祈福塔、官馬大道古遺跡和傳說中龍女下凡的夾麻沖、柳毅山莊等古建筑群落;有游泳跳水中心、網球中心、壁球館、高爾夫球場等高檔球類健身場所,是一個集生態觀光、溫泉療養、休閑度假、康體健身、宗教祈福、戶外拓展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度假景區。
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湖南省汝城縣東南部,位于南嶺山脈中部和羅霄山脈南端交接處,總面積843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7.4%,是我國華南地區物種資源和遺傳基因的典型天然林區之一。
板梁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鼎盛于明清,距今有600多年歷史。整個古村占地3平方公里,背靠象嶺平展延伸,依山就勢,規模非常宏大,村前視野開闊,小河繞村而下,三大古祠村前排列,古驛道穿村而過,石板路連通大街小巷。古村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寶塔、古井、石板路布局機巧,奇石異村令人叫絕,鄉村古風別有洞天。
古村內至今仍保存了360多棟完好無損的明清歷史建筑,這些歷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棟棟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無論是它的水磨青磚,還是門當戶對,或者是它的磚雕、石雕、木雕,其工藝都十分精湛,讓人嘆為觀止。
總而言之,板梁古村蘊藏著中國古老的宗法儀式、儒學傳統、風水觀念、哲學意識、建筑技巧、生態原理等。被譽為規模最大,保存最全,風水最好,文化底蘊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
其位于中國白銀第一坊(銀都坊)內,在陽光的照射下這幢號稱“中國第一銀樓”的建筑分外妖嬈。銀樓借鑒日本金都的金樓而建,總面積140平方米,樓層高二層,一樓是柱式空透建筑,中間鑄一大型鎏金神龜。而二樓雕梁畫棟,有門窗隔壁。
樓二層空間配有鴛鴦椅一張,采用鎏金、銀打造,盡顯精致與奢華。令人難以想象的是,整座銀樓雕梁畫棟,除屋面瓦片外,主要構件全部用銀片裝飾包裹,就連門窗上的鏤空雕花都用銀片裝飾,而所用5萬兩白銀全部都是回收于來自全國各地的廢渣、廢料、廢液。
桂陽縣陽山古村因依騎田嶺而得名,騎田嶺是南嶺五山之一,秦時稱陽山。陽山古村,位于桂最縣正和鄉境內,距郴州市區30多公里,距桂陽縣城18公里,與萬華巖、仰天湖、四清湖構成旅游金三角。
郴州的桂陽史稱“千年古郡”、“楚南名區”,早在一萬八千多年前就有古人生活繁衍,屬于“龍泉文化”分支。神農帝從中原南遷至湘南,在此傳播了農耕文化。
陽山古村與其他古村最大的不同是陽山古村既不是官人建村,也不是商人建村,而是一個典型的文人村落。陽山古村青山環繞,秀水縈回,頗似《桃花源記》所述的境界。
特別是村落在布局上講究天人合一,結構上體現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與古典建筑的完美結合。這里,房屋錯落有致、雕梁畫棟,采光、通風、排水處理凸現了古人的智慧。
安陵書院始于宋代,擴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郴州永興古號安陵,故名。初行教化之功,今倡知行道,以聚華 人之智。 便江以風景馳名,湖島形勝,安陵書院臥波其中,據地七十余畝。若夫置身其中,恍如穿越時空,置身明清之蘇州園林,山水人文,一脈相和。
書院倡揚中華文化之現代價值,以包容、精進之態,收藏種種珍貴典籍、智慧圖書,并力行經濟、文化、藝術之交流研討,無論政者商賈、經濟大家、文化賢達,但有所為者,均或邀呈創見,以濟時用。
汝城濂溪書院,汝城縣濂溪書院始建于宋寧宗嘉定十三年,是汝城人民為紀念周敦頤而建的,距今已有785年歷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濂溪書院為仿宋建筑,四合院磚木回廊結構,建筑面積1618平方米。自創辦以來,書院人文蔚起,聲名遠播,濂溪遺韻歷久彌光,歷代名師在此傳道授業,一大批經天緯地之才脫穎而出。
明代兩廣總督、太子太保朱英,江西、福建布政使范輅,清代著名詩人郭遠,當代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朱良才、李濤,原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朱子奇等均在此求學立志,邁向輝煌人生。汝城濂溪書院是為紀念北宋理學鼻祖周敦頤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筑,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傳播宋明理學的文化寶地。
王仙嶺是位于郴州市東郊的一個風景區。王仙嶺主峰高999.6米,景區內山泉遍布,溪水潺潺,瀑布層疊,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植物品種2000余種。著名景點有普濟寺、王仙廟、鳳谷庵、蝴蝶谷、情人泉、鴛鴦池等。
景區內山清水秀,林木繁茂,古樹參天,青松翠竹,漫山遍野,大部分植被呈原始森林狀態。半山腰的露泉云霧繚繞,泉水長流;王仙嶺瀑布自40多米高的斷崖直瀉而下,色皎如練,氣勢磅礴。
王仙嶺風景區是湖南百景、湖南二十佳休閑景區之一和郴州古八景之一,郴州首家綜合性高檔旅游度假區,是粵港澳后花園里的休閑度假圣地。
蘇仙嶺,位于郴州市區東北2公里處,原名牛脾山,并不太高。據說古時有一位叫蘇耽的人在這里登仙而去,是一處集神話傳說、秀麗風光和名勝古跡于一體的風景勝地,號稱“天下第十八福地”,這里也是郴州市民日常登山健身、周末休閑放松的常去地方。
蘇仙嶺從山山腳下到山頂,有桃花居、白麓洞、三絕碑、景星觀、八字銘、沉香石、蘇仙觀等觀賞游覽處。桃花居是游客登山的起點,它面向桃花水溪,四周都是竹林,環境非常幽雅。
白麓洞在桃花居的上方,傳說白鹿在此為幼年時的蘇耽哺乳。從白鹿洞沿著石階而上,約100米處就到了護碑亭,亭內有一塊高約4米的天然石壁上有“三絕碑”,“三絕”指的是秦觀的詞《踏莎行·郴州旅舍》、大文學家蘇軾為該詞寫的跋,著名書法家米芾的手書。這里也是郴州市民日常登山健身、周末休閑放松的常去地方。
湖南省郴州汝城溫泉旅游景區位于湘、粵、贛三省交界的汝城縣熱水鎮境內。景區有湖南省最大的、中國華南地區四大熱田之一的一然溫泉——汝城溫泉。汝城溫泉古稱“靈泉”,又名“熱水溫泉”,具有“水溫高,流量大,水質好,分布廣”四大特點。
愛蓮湖風景區位于郴江河畔、郴州大道與香雪大道交匯處,因周敦頤的《愛蓮說》而得名。愛蓮湖水面面積為60畝,可蓄水40000立方米。湖水源自郴江河水,可供大小游船自由劃翔,湖邊建有香遠樓、益清閣、君子亭等建筑,適宜休閑垂釣。
亭臺樓閣、花草樹木與湖中倒影相映萬趣,相得益彰。秀美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人工景致渾然而成人間樂園,游人至此,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郴州石林位于郴州市北湖區芙蓉鄉與臨武縣、宜章縣的結合部,離林州市約80公里左右。面積目測有幾平方公里,超過云南路南石林.郴州石林的千百座石柱石峰由大理巖、花崗巖構成,高十多米至幾十米不等,造型千姿百態,鬼斧神工,雄奇而壯觀,特別是顏色以黑白兩色為主,整體完全就是一幅天然的國畫。
大家好,我是@逗町旅游歡迎廣大朋友們留言點評,一起交流學習。我在頭條等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