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鳳凰山門票多少錢一張—濟寧市鳳凰山門票價格
眾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攀登未開放的山峰,第一次一腳踏三市,第一次一天之中,攀登家鄉的兩座最高山峰,又是第一出行之后,書寫攻略與游記
前言
說起此次行程,是在當天晚上,臨時決定,最初,本打算用兩天時間,夜間開車,前往欒川一帶游玩,但由于疫情,近期比較嚴重,出省之后必須報備,而在出行的前三天,山東本地病例不斷增加,果斷放棄,后改為棗莊一帶游玩,各個景點門票也已預訂,而當天晚上6點多鐘,更不巧的是,各市已發布出行需知,出市必須需要報備,又一次規劃的行程,因疫情嚴重,放棄,之后,簡單的規劃路線,才有了此次的行程
景點規劃
最初:河南洛陽【欒川老君山】【欒川雞冠洞】【欒川重渡溝】【洛陽龍門石窟】【登封少林寺】5個景點,2天行程
改為:山東棗莊【山亭抱犢崮】【山亭115師遺址】【山亭熊耳山】【滕州蓮青山】4個景點,1天半行程
最終:山東濟寧【鄒城鳳凰山】【鄒城越峰山民俗村】【鄒城高撅子山】3個景點,1天行程
景點詳情
【鳳凰山風景區】
濟寧地區最高的山峰,主峰648.8米,為鄒魯最高峰,是鄒東山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自古被稱為鄒地之望,處于鄒城市田黃-城前-張莊三鎮的交界處,中心景觀在鄒城張莊鎮,鳳凰山有著名景觀唐代大佛造像-隔山掏火-天書崖-起義遺址等
景區門票:無
景區地址: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張莊鎮大律村
【越峰山風景區】
鄒城地區網紅的景點,主峰海拔473米,故有一腳踏三市的說法,處于臨沂平邑-棗莊山亭-濟寧鄒城三地分界,整個景區分為多個區域,北有靈泉古寺,風景秀麗,南有越峰民俗古村落,古色古香,有著濃厚的民俗風情
景區門票:無
景區地址: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城前鎮越峰村
【高撅子山】
濟寧地區第二座高峰,僅次于鳳凰山,處于濟寧鄒城與棗莊滕州交界之處,屬于蓮青山脈,主峰海拔635米,是一座未開放的山峰,高撅子山又名為高爵山,傳說攀登此山,能夠加官進爵,官運亨通,并有著魯南小泰山之美譽
景區門票:無
景區地址: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張莊鎮馬石片村
景區重點
【鳳凰山風景區】
濟寧境內最高的一座山峰,比鄒城地區著名的嶧山,還要高出六十多米,雖然比不上著名的嶧山,但鳳凰山的古跡也不算少,都很有大的參觀價值,目前,景區已被認證為省級地質公園,具有新太古代晚期巖漿巖地質遺跡,與古生代寒武紀地質遺跡地貌
(景區景點)有唐代的石窟大佛-起義遺址-朝陽寺等-隔山掏火-鶉鴿洞-步云臺等
【越峰山風景區】
越峰山風景區,處于平邑-山亭-鄒城三個地區的分界,也是三個大市的交界處,故有人稱此地為一腳踏三市,景區較大單憑徒步完成,有點疲憊
(北部景區)有靈泉古寺-靈泉湖-奇石-古樹名木-櫻桃采摘園,尤其是靈泉湖,湖光山色,波光粼粼,使景區充滿靈氣
(中部景區)有越峰迎客松,樹如風剪,勢如盆景,與黃山迎客松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部景區)就是所謂的越峰山古村落,現存80余處傳統民居,保留著原始生態的民俗文化
【高撅子山】
濟寧地區第二座高峰,未開發的山峰,風景極佳,怪石嶙峋,各種的想象,石頭的形態栩栩如生,并有著魯南小泰山之譽
(攀登路線)
1.高撅子山地處于滕州與鄒城交界之處,屬于蓮青山脈,南側可在滕州方向攀登,其余方向均在鄒城境內
2.攀登高撅子山,最佳的徒步路線,則是西側的駱莊村或馬石片村的,大多數驢友,都會選擇此條線路攀登,不建議走東側的棗溝村,以及北側的劉家村
(攀登事項)
1.未經開發的山峰,需要結伴而行,杜絕一人前往,途中個別地段,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謹慎攀爬,不可大意,安全第一
2.雖然攀登難度不算太大,懸崖峭壁的山路,盡量繞道而行,但務必準備好食物與水,方便攀登時使用
3.山頂風景雖好,但不可留戀,對于高血壓-恐高癥的驢友,切記不要現在懸崖峭壁之上,危險系數較高
第一站·鳳凰山風景區
鳳凰山風景區,位于濟寧市鄒城市張莊鎮,現為國家3A旅游景區,是濟寧地區的最高峰,主峰鳳凰頂海拔648.8米,山上有著名景點唐代石窟大佛-起義遺址-隔山掏火-天書崖等,山下有上磨石嶺民俗村等,而鳳凰山景區,是我們今日之行的第一個景點
清晨5點,天還沒亮,我們兄弟三人驅車70公里,行車約90分鐘,因鄒城北外環修路,道路為單行道,加上云霧天氣,行駛速度緩慢,安全第一,約6點半左右,我們一行人,來到了鳳凰山腳下的游客中心,車輛停放后,我們沿山路攀登,目前,游客中心海拔為210米左右,還需要攀登四百多米
從游客中心,沿東側步道上山,沿途有座亭,名為鳳凰亭,亭內四周雜草叢生,環境較差,可想而知,此處的登山步道,很少有人攀登路過,雖然,鳳凰山景區距離兗州很近,但30多年來,我們兄弟三人,還是第一次去往,盡管聽說,鳳凰山風景區,可以開車到達山腰之上,而我們還是選擇徒步攀登,也許此種原因,造成山腳登山步道,已無人清理
沿山腳步道攀登,途中有景區導覽圖,查看之后,方才得知,鳳凰山唐代石窟大佛的位置,在鳳凰山的西側,幾分鐘過后,已來到石窟大佛山下,狹窄的登山步道,在兩側樹木的襯托之下,向上望去,感覺很有意境,不知不覺,我們兄弟三人,已來到了石窟大佛,而這里,也是整個鳳凰山景區最大的看點,必打卡之地
由于時間尚早,在石窟大佛附近的攤位,還沒有營業,只有我們兄弟三人在此觀摩禮拜,唐代石窟大佛像,坐東北朝西南,開鑿于唐代開元初年,石窟大佛高4.2米,大佛身軀殘破已不可辨,唯有頭部保存較完整,線條流暢,雕刻精美,是盛唐時期石刻藝術的珍品,鳳凰山大佛,現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石窟大佛一側,這邊有鳳凰山石窟佛造像的簡介,是由信仰佛教的當地村民集資開鑿,佛像刻完成后,在造像前修建廟宇,因鳳凰山古稱距越山,該廟因山而名日炬越廟,當地俗稱為大王廟,今尚有大王神位石啤一通,大王廟除進行佛教活動外,村民祈雨-祈福-求子等祭祀活動多聚于此,且頗有靈驗,故香火日盛
看過大佛之后,東側有登山的步道,我們一行慢慢攀登,時間尚早,云霧未散,遠看山下風景,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幾處景觀,陡峭的臺階,山路十八彎,20分鐘左右,我們兄弟三人來到了山腰之中,方才得知,從這里開始,才是正式的徒步登山,下方的登山步道,驅車是可以開過來的,不過,盤山道路狹窄,個人建議,還是徒步登山比較好
我們一行在山腰停車場,休息片刻,繼續攀登,不久一會,我們便來到了起義寨墻遺址,所謂的寨墻遺址,多為塊石,碎石壘筑,大致呈東西走向,自下而上數道寨墻,現存約近干米,四周山坡處存有輔墻碎石,過寨墻遺址之后,目前海拔已有五百米左右,距離最高峰還有一百多米,不過,海拔逐漸增高,云霧越來越濃,山下的景觀,幾乎時隱時現
繼續向上攀登,每過一段距離,都會有鳳凰山的簡介與說明,有文化鳳凰山-傳奇鳳凰山-浴血鳳凰山等,不久一會,便看到左側,有護欄圍護,洞口之上還有一顆樹木,看過簡介,方才得知,原來是崩塌巖溶形成的鶉鴿洞,又名海眼,是斷裂作用造成巖石破碎,經過溶蝕作用崩塌形成的洞穴,在此遠觀山下景觀,云霧繚繞,周邊的山體已分辨不清
在鶉鴿洞停留片刻,等待著同行的兩個兄長,隨后繼續攀登,到達步云臺,因云霧天氣,只能近距離地觀賞風景,山下景觀一片茫然,而此處位置,是鳳凰山最高的觀景臺,看過簡介才知,登上步云臺,舉目遠眺,藍天白云、山川四野盡收眼底,可惜什么也看不到,而鳳凰山的步云臺,在古時筑臺的時候,最初目的是為了祭天,以期順應天意,天人合一,得到上天的庇佑,萬事吉祥,現為只為觀景
我們兄弟三人,步行攀登至步云臺,雖然此處景觀,已無法看清,但依靠著周圍山體,必須拍照打卡,之后,繼續攀登,還剩最后一段山路,不過,從步云臺能夠看到最高處鳳凰頂,幾分鐘過后,我們便來到了鳳凰頂,從山腳游客中心,到鳳凰山最高峰,用時約80分鐘左右,海拔提升約四百多米,峰頂有起義遺址的簡介,清咸豐十年,在鄒城東部山區鳳凰山一帶,爆發了以宋繼鵬等人為首領的文賢教農民起義,至今,鳳凰山山上,仍保留著起義軍駐守的寨墻,以及山頂校場等遺跡景觀
看過簡介之后,停留片刻,因清晨的云霧天氣,加上峰頂的風向太大,山下的景觀也無法看清,身穿衣物較少,峰頂很冷,我們一行便迅速下山,原路返回,約30分鐘左右,我們兄弟三人到達游客中心停車場,此次攀登鳳凰山,徒步上下共2個小時左右,總體來講,山上處處草木豐茂,風景優美,而鳳凰山,最為適合周末休閑登山游,既能鍛煉身體,增強個人體質,又能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感受純正的自然風景,讓人心曠神怡,主要是緩解解壓哦
第二站·越峰山風景區
越峰山風景區,位于鄒城市城前鎮西南,整個山體呈Y 字形,主峰海拔473米,處于濟寧-棗莊-臨沂三市交界之處,故有一腳踏三市之稱,從主峰頂順山脊向東,向北劃線,所屬的東北部分,則屬于濟寧鄒城市,山脊向南劃界,西側則屬于棗莊市山亭區,東側則屬于臨沂市平邑縣,景區共分為南北區域,南有越峰民俗古村落,北有靈泉古寺等,而越峰山景區,也是我們今日出行的第二個景點
從鳳凰山下來之后,時間已接近9點,驅車準備前往鄒城城前鎮,在去往的同時,有位粉絲朋友留言,既然來到鳳凰山,就一定要去趟上磨石嶺村,后來查詢,方才得知,就處于鳳凰山山腳,十幾分鐘過后,我們兄弟三人來到了上磨石嶺村,走進村落打聽詢問,此村落的景點在哪里,村民大哥指向北側山間,后來查看村中導覽圖,才知景區所處位置,均在北部,有古寨墻-古井-古街巷-老磨盤等人文歷史景觀,簡單看過之后,由于時間關系,果斷放棄,準備前往城前越峰古村落
去往越峰古村,必經路過城前鎮,古村距離城前約5公里左右,途徑路過,在城前鎮蘭陵古街旁,把早點以當成午飯,方便于有體力,攀登蓮青山脈的高撅子山,過后,驅車前往古村落,但在去往景區時,未找到古村的所在位置,在景區的山路環繞了兩圈,通過導覽圖得知,越峰古村分為前后,以及越峰村,而所在的景點均在越峰村內,十分鐘過后,我們兄弟三人,總于找到了越峰山民俗村
之后,把車輛停放在景區停車場,休息片刻,驅車環繞山路兩圈,都有一點暈車的感覺,緩解一下,隨后,我們一行前往古村,景區步道兩側,有關于古村的簡介,看過才知,原來越峰村,原為老貓洞,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因村莊所處環境山高路險,荒草叢生,人跡罕至,此處因多山洞石穴,為野獸棲居之地,故外村人稱此村為老貓洞,旁邊一側有省級文物保護碑,越峰古建筑群字樣
沿村中步道,緩慢上行,映入眼簾的則是石刻碑文,越峰村三個大字,下方有中國傳統古村落,步道右側為防空洞,在抗日戰爭時期,為躲避飛機的轟炸,當地老百姓依照地勢,在崖壁上挖出石洞,供軍民藏身之用,現在的防空洞,當地老百姓用它貯存地瓜-生姜-土豆-蘋果等,為做客藏洞用,在防空洞上方,這邊是石刻石藝廣場,除了實用農具,還有很多相關的生活用具,看過之后,前往村落的豆腐坊-酒坊等一些民俗文化場館
慢慢地游走在村子內,古色古香的生活原貌,石頭建筑成為了此村最大的看點,是這個地方獨有的特點,沿途有徐家大院-越峰亭等景觀,而徐家大院,是大戶人家徐玉堂為保護安全,壘了一圈大頭圍子,旁邊一側有越峰亭,過亭之后,便來到了小南山戰斗遺址,在這片熱土之上,解放戰爭時期,曾發生過殘酷的遭襲戰,激蕩人心的故事,仍在老百姓口中流傳,小南山口烈士坑,見證了這一歷史
走進小南口戰斗遺址,梯田層層,亂石滾滾,上方有戰斗時期的人物塑像,在戰役紀念園中,布置了幾十個等同于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還原當年戰斗的場景,很是逼真,在人物塑像旁邊,有忠魂記憶館,紀念解放戰爭中發生在這里的一場戰斗,不過,記憶館未對外開放,通過簡介得知,在1947年,魯南軍區20團遭受重大傷亡,據抗日戰爭時期老兵回憶,提起這場戰斗仍然后怕,只記得重的就在頭皮上飛,傷亡非常慘重
繼續向上,在山坡的最高處,有鮮紅的旗幟,上方有忠魂谷三個大字,從山坡向上望去,越峰山頂之上,有兩座巨大的風力發電塔,俯瞰越峰群山秀,巖馬水面映照的湖光山色,旁邊有村民種植的果樹等,隨后,未攀登至最高峰,因時間原因,我們還要挑戰,最消耗體力的高撅子山呢
第三站·高撅子山
高撅子山,是一座未對外開放的山峰,未經開發,但對于戶外人員來講,確實是一座比較受歡迎的山峰,位于鄒城市東南,距離鄒城市區約30公里左右,處于鄒城與滕州的交界之處,屬于蓮青山脈,主峰海拔635米,除鳳凰山之外,是濟寧地區的第二座最高山峰,高撅子山又名高爵山,相傳,登上此山者,能加官進爵,官運亨通,故而吸引了許多驢友前來攀登,而高撅子山,也是我們兄弟三人,今日之行的最后一個景點
從越峰山風景區,驅車20公里左右,車程約半小時,途徑西王營村,路遇餐館,本想過過飯點,生怕攀登高撅子山,體力消耗太大,無法攀登至峰頂,但在老楊與老范的建議之下,還是下山之后在吃飯,隨后,我們驅車沿棗溝水庫東側,過棗溝村莊,一直沿土路走到盡頭,把車停放在土路一旁,帶好充足的食物與水,我們兄弟三人,步行上山
雖然,未找到合適的登山路線,在山腳之下,有個別村民在地里種植與放羊的,前去打探登山線路,在大爺的口中得知,我們此處的位置,是攀登山峰之中,最難攀登的地方,大多數驢友,都是從南側的山脊上山,這邊上山的話,有點困難,話音剛落,我們兄弟三人,其中一人老楊,因膝蓋疼痛,選擇退出,只身一人前往車內休息,我與超哥,繼續攀登上山,而我們的目的,就是山高為峰,必須到達最高峰,才算征服此山
我倆沿雜草叢生的山路,艱難徒步的攀登,雖然,我們也是第一次攀登未開放的山峰,只憑感覺上山,有的地方需要手腳并用,翻過無數個高低的石頭,走在落葉滿地的山路,山石縱橫,有的石頭栩栩如生,在此可發揮個人的想象力,有的石頭看著像猴子-飛機-蘿卜等,各種的奇形怪狀,非常的有意思,有些景觀,確實不能錯過,必須拍照打卡
攀登近1小時左右,我們兄弟兩人,來到了此座山峰的最高之處,以為已到山頂,向西望去,才知是高撅子山的一個山頭,我與超哥在山頭休息片刻,欣賞周邊的景觀,突然想起,村中的那位大爺所說,此山風景極佳,多數于濟南-徐州等驢友前往攀登,看到此情此景,果不其然,山峰挺拔秀麗,遠看像一枝巨筆,滿眼的怪石,各種的想想,不愧譽為魯南小泰山之美譽
隨后,我與超哥沿山頭下山,徒步在兩個山頭之間,看到近處的山峰,繼續沿山脊上山,樹林茂密的山路,雜草叢生的樹木,還有行如針尖的樹梢,我們兄弟兩人,也是小心翼翼,尤其是山路之中的亂草,稍不留神,就會造成磕傷,雖然,風景再好,我們還是有一個原則,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一路徒步走來,山中植被很好,大多路段都有樹蔭,但有一段山路,必須需要手腳結合,并爬行過往,之后這邊便有一處觀景臺,風光無限,遠望下方的棗溝水庫
之后,繼續向上攀登,在攀登第二座山峰的時候,猶如蛇頭的巨石,深深在超哥心中埋下陰影,未敢從此處攀登,而在我的鼓勵之下,最后繞石而過,不久一會,我們兄弟倆,便來到高撅子山的最高峰,從山腳到山頂,總共耗時2個半小時左右,主峰山脊像刀山一樣陡峭,雖然山上景點頗多,石頭形態各異,有的地方近距離看無景觀,但換下角度,就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景,隨后,沿峰頂的一側道路,徒步下山前往劉家村
從峰頂查看下山的路線,未走山脊道路,而是沿山腰部分路段,直上直下,個別地方,懸崖峭壁較多,有的可以攀爬繞行,有的只能借助樹木滑行,部分路段較為危險,不建議走此線路,大概約1個小時左右,我與超哥到達山下的劉家村,由于老楊手機沒電,無法聯系,只在棗溝西側的白山峪村等待,我倆徒步前往,結束高撅子山的攀登之旅,總共耗時4小時,約10公里左右,結束完美一天的行程
謝謝你的關注
第一時間發布最新旅游咨詢及免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