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線路 > 正文

    馬蹄寺適合老人去嗎、馬蹄寺老年人適合去嗎

    河西走廊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它是連接中國通往西域地區的交通要道。既是歷朝歷代軍事把守的重鎮,又是經商與文化往來的咽喉之所。

    作為印度佛教東傳的第一站,這塊被眾多僧侶文人曾無數次走過的土地上,遺留了數不盡的歷史文化瑰寶。其中最有名、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群莫高窟就是聲名在外,讓無數人向往的地方。

    但稍稍研究過河西走廊歷史的人就不難發現,除了久負盛名的莫高窟之外,這一路上還有著其他連綿不盡的大小石窟群的存在,而今天我介紹就是位于張掖市62公里外的一處與莫高窟齊名但又鮮為人知的馬蹄寺石窟。

    馬蹄寺適合老人去嗎、馬蹄寺老年人適合去嗎

    馬蹄寺石窟位于張掖市以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祁連山脈北麓,整個石窟群由千佛洞、南北馬蹄寺、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組成,共有七十多窟,最早開鑿于晉代,經北涼的正式擴建,現存有:北魏、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的塑像和壁畫等珍貴文物,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歷史遺跡圣地。

    我和家人是一路向西自駕到張掖,在張掖宿了一晚,第二天早上開車前往的馬蹄寺石窟景區。路上大約行進了一個小時,沿途的風景極美,車輛又少,使得我們可以搖下車窗近距離的感受山野間空氣清新濕潤的曼妙。

    在即將到達馬蹄寺之前,我們還途經了一個裕固族的小村莊,正巧趕上了村里的集市,就看到大片紫紅色魯冰花盛開的草地旁,熱熱鬧鬧的聚集了各式各樣賣東西的小商販以及前來逛集市的村民,這些人穿著帶有他們民族特色、色彩鮮艷的衣飾,讓坐在車里的我不禁生出像陶淵明一樣偶入桃花源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慨。

    到達馬蹄寺景區的大門口才發現,除了我們之外,只有兩輛前來游覽的大車,游客寥寥無幾,在售票處買好參觀石窟的門票之后,我們就返回車上,開車正式進入了馬蹄寺景區。由于馬蹄寺景區內景點比較分散,各個寺廟和石窟之間相距有10公里左右,所以推薦前來參觀的游客最好是有車前往比較方便,如果是背包客,可以考慮在張掖當地報一日游的旅行團,這樣可以省去路途游覽上舟車勞頓的疲累,把體力都用在石窟內的參觀上。

    駛入景區后我們首先直奔最想去看的三十三天石窟,將車子停好,跟隨零零散散的參觀人群一起,先翻越了一座小山包,山后映入眼簾的就是矗立在祁連山腳下的石窟群,遠望氣勢磅礴、雄偉異常。五色經幡自石窟的二層房檐上懸掛而下,末端被固定在石窟前的草坪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經幡陣。隨著山間清風擺尾舞動的星火無字幡,在一次次的誦經中,為前來參觀的人們送上神靈的庇護,連接起了人與神靈精神交流的紐帶。

    三十三天石窟開鑿在百米高的紅色砂巖巖壁之內,洞窟最高處距離地面約有60多米,整體外形更像是鑲嵌在絕壁之上的一座佛塔,重重疊疊自下而上整齊排列有7層共21個石窟。每個石窟內部均設有佛殿,石窟外部還筑有懸空于峭壁之外的連接回廊,用于寺中僧侶及游客往來上下之行。

    在參觀三十三天石窟的過程中,游客不光能從佛像的雕刻和精美的壁畫之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之妙,同時也能在忽明忽暗的幽閉洞窟通道攀爬中感受到自我的歷練和提升。

    由于洞窟內部開鑿的石階都極為窄小陡峭,僅能容納一人單線通行,更有的上下通道連臺階都沒有,僅在光禿禿的石壁四周留有徒手攀爬用于落腳的小洞。所以在手腳并用、匍匐前進的過程中,不僅是個人克服心里恐懼的堅持,也是前后不認識的游客成為相互依靠、鼓勁兒前進的團隊合作。

    三十三天石窟是綠度母的道場,這座龐大的石窟群最頂端的佛殿里供奉著的就是綠度母菩薩,而綠度母菩薩也是馬蹄寺寺院內的本尊佛。

    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度母的梵名為(Tara),全稱圣救度佛母。度母有許多不同的化現,包括有二十一度母、五百度母等等,皆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而綠度母為所有度母之主尊,總攝其余二十尊化身的所有功德,她能救八種苦難,如獅難、象難、蛇難、水難、牢獄難、賊難、非人難,又稱為“救八難度母”。

    綠度母以女身慈悲護眾的勝妙因緣應化度世,因此藏傳佛教中相傳他是觀世音菩薩的悲淚所化生,也是清凈蓮花所化現而成。全身以有形的綠色示喻著:他有如綠地肥壤一般的慈德,心地善好善妙;具足養份、靈氣而生長萬物。似如圓具純凈的善德資源,可潤澤于眾,慈憫饒益于人;令一切眾生樂于親近供養,得到自然的歡喜、滿愿。

    綠:是春天的顏色,代表萬物生生不息的滋長之氣,蘊含一片新生的契機。在密乘傳承儀軌中,以綠色表喻不失無缺;完整圓足的微妙功德。

    度:是度化,自度而度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助人工作的本質。

    母:是德行。是以母性的厚德之道與本源的根性,來表現大千世界的涵容心。

    三十三天的名字來源于佛經,是梵文的音譯,梵文的意思是忉利天(Trayastrimsa)。忉利天是佛教用語,忉利天位于須彌山頂,中央為主國帝釋天所居住,帝釋天的梵文名字為“釋迦提桓因陀羅”,意為“能天帝”,他是三十三天之主。忉利天的東、南、西、北各有八天,加起來就正好是三十三天。

    關于三十三天的由來,佛經中還有一典故:在迦葉佛時代,有一位非常貧窮的女子,她的信仰佛教,在迦葉佛即將滅度時,這個女子便生出善心,發愿要造塔供養迦葉佛。但是她實在是太窮了,憑自己的經濟能力根本完成不了心愿。于是她到處找人幫助,剛好遇到了另外三十二位與她同有這個愿望的女子,于是她們共同發心,終于完成了建造佛塔供奉的心愿。

    此項善業是不可思議之功德,在這位女子死后,她就升到了天上,做了忉利天王,而其余助她完成愿望的三十二位女子,便環繞在她的四周,各自成了三十二天的天王,共為帝釋天所統管。

    據史料記載,馬蹄寺石窟最早的創建者是郭瑀,郭瑀是十六國前涼、前秦時期的著名學者,撰寫了《春秋墨說》、《孝經綜緯》等經學著作。他年輕時喜好游歷,自敦煌一路向東游學至張掖,在張掖的東山拜入著名學者郭荷門下,而后潛心攻讀,精通史集。

    在師傅郭荷去世之后,郭瑀便繼承師業,到臨松薤谷(今天的馬蹄寺)開鑿石窟,設館講學。據說前來拜入郭瑀門下的弟子多達千余人,連前涼王張天錫和前秦帝苻堅都曾因仰慕郭瑀想請他入世為官,但品行高潔的郭瑀均遵師遺志,婉言謝絕,一心出世向學。

    《晉書·郭瑀傳》記載:“郭瑀,字元瑜,敦煌人也。少有超俗之操,東游張掖,師事郭荷,盡傳其業。精通經義,雅辯談論,多才藝,善屬文。荷卒,隱于臨松薤谷,鑿石窟而居。”

    北涼建立后,沮渠蒙遜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大力開鑿石窟,加以佛像,建立了馬蹄寺,自此開啟了這座廟宇1600多年的興衰更迭歷史。馬蹄寺名字的由來乃是因傳說中天馬曾在此飲水并落下了一個蹄印,而這個傳說中的蹄印現存于普光寺的馬蹄殿內,也成為了鎮寺之寶。

    當地老人流傳說馬蹄寺中天馬蹄印就是來自于格薩爾騎的赤兔馬,因赤兔馬的蹄印比一般馬蹄印都要略大一些,因此老人們都猜測這定是格薩爾王的坐騎無疑。

    格薩爾王,名字叫覺如。在藏族的傳說里他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戎馬生涯,揚善抑惡,宏揚佛法,傳播文化,他的正義和仁善使他成為藏族人民心中引以為豪的曠世英雄。

    與馬蹄寺相鄰的就是站佛殿,站佛殿是馬蹄寺內規模最為宏大的石窟,同時也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石窟,由前堂、拜殿和甬道組成。

    石窟內供奉著一尊八米多高的站佛,因原有的站佛腹內藏有一尊白度母像,所以此窟又稱為藏佛殿。

    北涼王為何要開鑿出這座“三十三天”的石窟,史書上并未留有明確的記載,但根據佛經典籍的推測,這應該是一個意象寓意。

    仿照著佛教里的三十三重天,在優美靜謐的祁連山腳下,憑借人類的智慧和力量開鑿出一個人間的“三十三重天”,將天上與人間在溝壑縱橫處融合成為一體,承載了古人對往生的寄托。

    藏傳佛教中認為,登上三十三天石窟,寓意著你在走一條通向解脫的道路。象征著你已走完了人生的征途,經受住了所有的考驗,到了第三十三天,即達到了解脫凡俗的美好意境。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何三十三天石窟之中每一層的銜接通道都是暗黑不見陽光的。

    從三十三天石窟參觀出來,已是正午時間,在返回停車場的路上會路過一條仿古文化街,我們就在這條街上的一家小鋪前買了兩個燒餅,外加一杯當地特產的杏皮水,愉快的解決了一頓午餐。

    吃過午餐,緊接著趕赴下一個景區——千佛洞。

    千佛洞是馬蹄寺內的一座漢傳佛教學院。

    在元代以前千佛洞一直都是藏傳佛教學院,直到元代后才改為了漢傳佛教學院,這也是馬蹄寺、乃至整個河西走廊上歷史遺跡的一大特點。

    在這條古絲綢之路上,你不僅可以領略異域文化的氣息,更可以看到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之間包羅萬象的互生景象。

    異域的佛教傳播在這里生根發芽,本地的佛教文化也在這里扎根生長,兩者互不相擾又互相融合,形成了一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共同體。

    千佛洞分為北段、南段和中段三個部分,下面照片中的是千佛洞的北段,北段多是浮雕和石塔林,在峭壁的紅砂巖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幾十座石塔,這里是苦行僧辟谷修煉和存放高僧舍利子的地方。

    大部分石塔的開鑿和雕刻都來自元、明時期,也有極少的一些是從西夏時期保存至今,沒有被嚴重破壞侵蝕。

    千佛洞的南段和中段兩處主要以佛窟為主,在石窟內開龕造像,塑有大雄寶殿中的代表極樂世界教主的阿彌陀佛,代表娑婆世界教主的釋迦牟尼佛和代表東方琉璃世界教主的藥師佛,三尊佛像平和端坐于一殿之中,兩側還各自站立著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難與迦葉。

    沿著小路繼續前行,一路來到藏經閣,進入藏經閣后便可看到被封閉保存在玻璃柜內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居于正中的釋迦牟尼佛祖像。

    在釋迦牟尼佛祖像前還擺有一尊小小的釋迦牟尼佛金身像,造型正是釋迦牟尼佛祖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珍貴造像。

    古人憑借智慧將中原地區的寺廟布局擺設融合到了異域文化的石窟內,在祁連山腳下馬蹄寺的千佛洞之中,完美地呈現了以窟為寺的巧妙構局。

    為了體現漢傳佛教學院的建筑特色,佛殿崖體外部還專門建造了帶有中原地區廟宇特色的飛檐翅角窟檐,使得整個石窟從遠處向上望去,恢弘大氣,雄偉壯觀,仿若漂浮于大山之中的一座瓊樓玉宇,無形中也為這座已擁有千年歷史的古寺增添了縹緲的仙氣。

    馬蹄寺內除佛像與塑像之外,壁畫的數量也非常之壯觀,更難得的是,石窟內除了大量珍貴的壁畫以外,還有一些極為意象的巖畫也依然保留至今。

    巖畫是壁畫的前身,是古人用來記錄生產方式以及生活內容的石刻記載。

    最早出現于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們用他們自己制作的尖銳工具在石頭上進行刻畫,用以記錄他們的生活狀態。

    近年來很多省份都先后發現了巖畫的存在,比如在內蒙古陰山發現的一條長達300公里的巖畫畫廊就被史學家考證為:是來自舊石器時代,人類最早創作的一副堪稱恢弘的巖畫巨制。

    壁畫是巖畫的衍生,也是文化上的進步。

    在商周時期,君王會把對自己以及臣子的褒賞功德用圖描繪在壁畫之上作為傳達的形式。

    到了佛教鼎盛的魏晉、隋唐時期,廟宇林立,壁畫就同宗教結合為了一體,成為了宗教藝術傳播的一種方式。

    馬蹄寺石窟內的壁畫是集合了上千年文化的積淀,從最開始的北涼,到后來的元、明、清,經歷了數十個朝代的修復,匯聚了數不盡的能工巧匠之心血,才成就了這一片石窟群舉世無雙的藝術價值。

    據說唐朝著名畫家慰遲乙僧,自于闐一路東行到達長安的路途中,就曾沿途留下了無數的宗教藝術畫作。

    不知道這位西域畫家是否也曾在馬蹄寺里留下過他的印記,但相信在這條古絲綢之路上,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才成就了河西走廊上每一處歷史遺跡的輝煌藝術史。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国产开嫩苞实拍在线播放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极品少妇×XXXBBB| 免费a级毛片无码鲁大师| 美女色又黄一级毛片|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jizz性欧美12|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chinese国产xxxx中国| 性无码专区无码|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美女片视频|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羞羞社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激情黄+色+成+人|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五月天婷婷|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女仆被扒内裤打屁股动态图| 两个丫头稚嫩紧窄小说| 新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 日韩精品欧美视频|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波多野结衣痴汉|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