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汽車電子、海康威視汽車電子業務中心
作為全球安防龍頭地位,主業增長潛力備受爭議的海康威視,近年來持續推進“1+N”分拆上市計劃,將創新業務分拆上市。
根據海康威視發布的2022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超過830億元,同比增速大幅下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28億元,同比減少約40億元,幅度超過20%。
2023年一季報顯示,海康威視主營收入162.01億元,同比下降1.94%;歸母凈利潤18.11億元,同比下降20.69%;扣非凈利潤15.54億元,同比下降29.67%。
不過,近年來,創新業務收入占海康威視收入的占比持續提升。包括螢石網絡、海康機器人、海康汽車電子等多家子公司已經或正在陸續拆分沖刺IPO上市。
按照海康威視的構想,創新業務成熟之時,將其分拆獨立上市,有利于其做大做強。而海康汽車電子將是下一個IPO「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海康汽車聚焦汽車電子及安全駕駛系統的研發、生產制造與銷售,業務聚焦于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領域,以視頻傳感器為核心,結合雷達、AI、視頻分析與處理等技術。
目前,該公司已經全面服務國內外乘用車、商用車OEM以及各級消費者和行業用戶。產品涵蓋各類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智能座艙系統和智能駕駛系統。
具體產品線,涉及汽車前后裝業務,包括車載攝像機、行車記錄儀、車載多媒體娛樂系統、360度全景環視系統、流媒體后視鏡、多媒體智能后視鏡、ADAS、TBOX以及車聯網平臺等解決方案。
根據海康威視2022年財報資料顯示,汽車電子業務合計實現營收19.0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3.06%,增速排名集團多條業務線前列。
在視覺傳感器方面,海康汽車電子在2022年繼續擴大市場占有率領先優勢,在新項目定點和新客戶開拓方面取得有效突破, 500萬和800萬高端智能駕駛攝像頭在多家國內頭部車企平臺化車型中取得量產;
在智能駕駛方面,公司聚焦UV融合感知技術和座艙視覺感知技術,擴大泊車產品和VIMS(Video Intelligent Monitor System)產品投入,實現多家國內頭部車企的10余個項目量產落地;
在行泊一體高階智能駕駛產品方面,公司融合視覺、超聲波和毫米波雷達等感知能力,為客戶提供覆蓋各層級需求的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產品, 2022年取得量產定點突破,打開進一步成長空間。
2023年,海康汽車電子計劃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L2+智能駕駛場景,打造覆蓋各層級需求的智能駕駛域控系統。
此前,2022年4月,海康汽車宣布與自動駕駛公司AutoBrain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智能駕駛領域“行泊一體系統”量產產品的研發與商業化。
而在汽車后市場,海康汽車電子提供從200萬到4K的全系列行車記錄儀產品,360°全景影像系統、電子后視鏡產品等多產品線的銷售額和出貨量同比均實現增長。
在商用車市場,得益于法規要求,海康汽車電子繼續深入優化北斗與慣導組合定位算法以大幅提升定位精準度;繼續適配更多商用車型(兩客一危一貨產品線)以提升 ADAS/DMS等智能算法的適用性。
此外,海康汽車電子完成了公交車、校車、工程車的解決方案升級,并且推出了適用于國際市場的全新車載監控產品矩陣,覆蓋各類監控場景。
就在今年2月,海康威視發布公告,子公司石家莊森思泰克擬新增注冊資本23.98億元,目的是加速汽車電子業務板塊的發展,優化汽車電子在技術、市場、資源等方面的資源配置。
其中,海康威視擬以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杭州海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60%股權、控股子公司蕪湖森思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44.4%股權,共計作價13.45億元,對石家莊森思泰克增資。
而最終確定二名意向投資者(含聯合體)分別為杭州阡陌青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及蕪湖森思英沃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和森思泰克創始人秦屹組成的聯合體。
從整體營收規模來看,年營收20億元在國內本土智能汽車零部件行業處于中上水平。從此次股權變更來看,不排除海康威視計劃啟動汽車電子業務獨立IPO上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