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大學繼續教育學院_延邊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是什么學歷
最近,國家的“雙一流”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延邊大學,宣布清退了136名研究生,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討論。這136名研究生包括14名博士和122名碩士,都已經超過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卻未能畢業。有些人最早于2005年入學,至今已有近15年,還有2006年入學的學生,今年已經年逾50。據了解,其中一名53歲的學生現在是延邊大學的在職老師,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完成學業,對于學校的決定,他表示:“沒有其他選擇了。”有人戲稱,這些學生已經等到教師都退休了,還未畢業!校方表示,這些學生中,許多人離開學校時未辦理正式退學手續,或者途中放棄學業,如今無法聯系或不愿來校辦理相關手續。
今年10月,全國的研究生報名工作已經順利結束,共有290萬人報名,較去年增長了21.8%,創下了近10年來最大的增幅。下個月,這些考生將迎來考試,希望能進入他們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與此同時,去年九月剛剛入學的一年級研究生已經度過了三個月。在這個關鍵時刻,這則新聞為他們敲響了警鐘。一名正在備考的學生感慨道:“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有些人費盡心思考上研究生,而另一些人卻輕易放棄,實在是令人遺憾。
實際上,許多學生選擇考研究生,只是為了增加未來的就業機會,只要能考上,就不至于失業。人各有志,這可以理解,但既然已經入學,就應該遵守學校的規定,認真完成學業。為什么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我們有必要深入思考。
為什么要考研究生?這是每個考研學生都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考研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二是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三是換專業,四是為了提高學歷追求更高薪酬。然而,大多數人考研究生的原因可能并不清晰,只知道要考研,卻不知道要選擇哪所學校、哪個專業,攻讀碩士還是博士。這反映了當今社會的現實,學歷被用來區分人的等級,而才華和能力常常被忽略。隨著社會的發展,學歷成了門檻,沒有學歷就無法獲得機會。
考上了研究生后,實際的學習生活與想象中的可能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本科時差不多,雖然有更多的課余時間,但學生可能感到迷茫。盡管有導師指導,但面見導師的機會很有限,甚至有學生被安排去企業打工,報酬微薄。畢業時,他們可能會質疑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東西,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經常不在學校,無法說出接受了什么教育。此外,與同齡人相比,他們還未工作,家境拮據,需要依賴家庭經濟支持。他們希望能找到高薪工作,提高家庭地位,但卻發現研究生的薪資并不如他們期望的高。這使他們失去了繼續學業的動力。
與此同時,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十萬名新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從2017年的578,045人增加到2018年的604,368人。然而,這些研究生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具備能力的,有多少是湊數的呢?有人認為,隨著研究生數量的增加,研究生學位逐漸貶值,甚至認為考研毫無必要,找到好工作才是正道。那么,已經考上研究生的人,是否只能眼睜睜地浪費幾年光陰呢?
這些學校清退研究生,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這種清退是有意義的。只有通過頻繁的清退,才能規范學風,提高研究生的錄取標準,提高研究生學位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