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旅游景點有哪些、萬榮旅游景點有哪些兒童玩的
山西運城旅游必去十大景點:舜帝陵、運城鹽湖、鸛雀樓、永樂宮、五老峰、李家大院、解州關帝廟、普救寺、萬榮西灘景區、大禹渡黃河風景區等。
運城市,簡稱“運”,古稱河東,別稱鳳凰城,山西省轄地級市,位于山西西南部,北依呂梁山與臨汾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毗鄰,西、南分別與陜西渭南、河南三門峽隔黃河相望,總面積14182平方千米。山西運城旅游資源豐富,旅游山西運城,推薦必去的十大景點參考如下:
首先,舜帝陵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遺址,是運城旅游的必去景點之一。
舜帝陵,位于山西省運城市的鳴條崗西端,為中華民族“五帝”之一的舜帝的陵廟。它由舜帝大道、舜帝廣場、舜帝公園和舜帝陵廟四大部分組成,其中陵冢始于禹時,陵廟始建于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舜帝陵景區占地1778畝,分為景區和陵區。景區由舜帝廣場、神道、百花園、植物園、歷山、條谷蒼野、雷澤湖、媯汭河以及游樂場、猴山等組成。景區內松柏蒼翠,百花爭艷,波光瀲滟,道路交錯。景觀水系貫穿南北,皋、夔、稷、契四座拱橋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彰顯著北方園林建造者的智慧。
其次,運城鹽湖是因鹽湖而得名,是旅游者感受美麗自然景觀的絕佳選擇。
運城鹽湖,這個神奇的地方,位于運城市鹽湖區城南,總面積132平方千米,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由于其神奇的鹽含量,人在水中可以輕松漂浮不沉,就如同在中東的“死海”一般,因此被譽為“中國死海”。運城鹽湖,這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咸水湖,地質研究表明,它是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的產物,擁有約0.5億年的歷史。鹽湖內,阡陌縱橫,銀島萬千,猶如一個奇妙的仙境。這些銀島常年展現滿眼的硝堆,像守護者一樣守望著這片神奇的鹽湖。環繞鹽湖的數十平方千米濕地,則是眾多候鳥的家園。每年都有數十種候鳥在這里棲息繁衍。黑泥是運城鹽湖的另一大特色。這些黑泥以硫酸鹽為主,富含有益于人體的礦物質元素。
鸛雀樓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是運城旅游的標志性景點之一。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坐落于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總建筑面積達33206平方米,總重量達58000噸。鸛雀樓始建于北周時期,但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毀。1997年12月的重建。新建的鸛雀樓是一種高臺式十字歇山頂樓閣,外觀上呈現出3層4檐的建筑風格。內部空間則由9層組成,并配備了電梯和樓梯來組織垂直交通。整座樓閣分為臺基和樓身兩部分,總高度達到了驚人的73.9米,成為了四大名樓中的最高一座,也是中國仿造樓中的翹楚。鸛雀樓的油漆彩畫是國內失傳的唐代彩畫藝術。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多方考察搶救,重新創作設計,使得鸛雀樓成為了國內唯一采用唐代彩畫藝術恢復的唐代建筑。這一藝術風格的運用為鸛雀樓增添了幾分古樸典雅的氣息,使游客能夠深刻感受到唐代文化的獨特魅力。
永樂宮是一處珍貴的宗教歷史文化遺產,古老的藝術瑰寶。
永樂宮,位于芮城縣城北3公里的龍泉村東側(原址芮城縣永樂鎮彩霞村)。其原名大純陽萬壽宮,為世世代代紀念八仙之一呂洞賓的豐功偉績而建造。因其位于永樂鎮,人們親切地將其稱呼為永樂宮。這座宮殿始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間,如今已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宮觀。它與北京的白云觀、陜西鄠邑區的重陽宮并肩齊名,被譽為中國全真道教的三大祖庭。其中,永樂宮的壁畫壁畫總面積達960平方米,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范例,也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古代壁畫藝術寶庫之一,其中三清殿《朝元圖》是世界繪畫史上群像構圖發展的頂峰,是世界罕見的巨制,堪稱國寶。
五老峰是一個以險、奇、秀、幽而著稱的自然風景區。這里峰巒疊嶂、山勢峻奇的美景值得探索。
五老峰矗立在山西省永濟市市區的東南方,位于黃河金三角的晉、秦、豫三省交匯之地。原名五老山,這座山因為古代五位老者曾在此為帝王傳授《河圖》《洛書》而得名。在《周易》成書之前,五老峰是河洛文化的早期傳播地,也是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在《云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中,五老峰被譽為“道家天下第六十二福地”。民間有“晉北拜佛五臺山,晉南問道五老峰”“北有五臺觀廟宇,南在五老看風光”以及“東華山”的說法,足以見得五老峰在道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李家大院作為晉南民居和晉商大院,是晉南漢族民俗文化和晉商精神的物化,為研究、展示和教育提供了場所。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閆景村。這座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李家大院的原有院落20組,房屋280間,如詩如畫,猶如一個龐大的迷宮,讓人流連忘返。現存院落11組,房屋146間,但依舊能感受到那份宏偉的氣勢。這座大院的設計精妙絕倫,整體建筑為豎井式聚財型山西四合院,同時巧妙地融入了徽式建筑風格,猶如一幅生動的畫卷。因李子用曾留學英國,部分院落亦采用了“哥特式”建筑,南北融匯、中西合璧、三晉無匹,晉商大院散發著漢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有著極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解州關帝廟是一座古老的廟宇,供奉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關羽,為研究關公文化的重要建筑。
解州關帝廟,屹立于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解州村,擁有著長達1400多年的歷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代,經過火災的洗禮,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得以重建,呈現出清代建筑的主體結構,展現了其歷久彌新的風貌。這座關帝廟是歷史上最早的關帝廟,其規模宏大,建制卓越,且保存完好,無愧于“天下第一關帝廟”的美譽。解州關帝廟占地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由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組成,南部則為結義園。解州關帝廟的獅子們昂首挺胸,威武雄健,仿佛在守護著這座神圣的廟宇。而那些鐵人,則是明代鑄造的精品,高鼻深目,形象生動,仿佛是古代的胡人。這些不僅對研究明代的鑄造技術具有很高的價值,而且為研究古代衣飾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普救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廟,因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使它成為蜚聲著譽的游覽勝地。
普救寺,這座位于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蒲州古城東部的峨嵋塬頭上,就像是藏在一片隆起的土地上的瑰寶。高聳的塬頭,其高度在29米到31米之間,向南、北、西三面延伸出深深的溝壑,只有東北方向依著塬面向前方展開。普救寺的原址,東西寬200米,南北長350米,總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仿佛是一座從古代走來的智者,以其高峻的地勢、寬闊的視野和獨特的建筑風格,訴說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精湛技藝。普救寺始建于唐朝武則天時期,初名西永清院,是佛教中一座著名的十方禪院。這個地方,元代王實甫在其著作《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描述了“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這一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這里不僅承載了厚重的歷史,更蘊含著永恒的美麗。
萬榮西灘景區,黃河神韻、濕地風光,時尚旅游新景點。
萬榮西灘景區,位于運城市萬榮縣的黃河濕地,擁有壯麗的自然景觀。其中包括人工湖面廣闊,沙灘、荷塘、蘆葦蕩和生態林等元素,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同時,景區內的優質溫泉資源也給游客帶來了舒適和愉悅的體驗。景區內擁有多種船只,包括畫舫、快艇、帆船等各類船只130艘,游人可以乘坐這些船只,感受湖面波光粼粼的風光。同時,景區還建了一座長廊,為游客提供了休息和享受美食的機會。萬榮西灘景區的自然環境優美,花香四溢,魚躍鳥鳴,仿佛置身于中國的“威尼斯”,北方的“沙家浜”,山西的“白洋淀”,河東的“小江南”,以及萬榮的“瘦西湖”。
大禹渡黃河風景區,不僅是一座宏偉的灌溉工程,更是一座承載著歷史與文化、自然與人文的旅游勝地。
大禹渡黃河風景區,坐落在山西運城芮城縣東南24華里的神柏峪內。它緊依著壯麗的黃河南岸,擁有著如詩如畫的優美環境,同時,它也是一座規模宏大、結構新穎的灌溉與旅游勝地。在這片美景之中,還有許多令人心醉的景點。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二級揚水站管道頂端高達14.6米的“神柏”,它雄姿偉岸,英姿颯爽,是大禹渡的標志。傳說中,古時大禹在此治水曾拴馬、憩息,因此被人們尊稱為“神柏”。而在望岳亭東側的平臺之上,矗立著高12.23米的大禹像,它由中條山青石175方拼雕而成,令人肅然起敬。望岳亭位于沉沙池東南方,是一座仿古建筑,六角玲瓏,花板上龍鳳相戲。當您舉目西眺,可以看到華岳的美景盡收眼底,因此取名為“望岳亭”。在這里,您仿佛可以感受到大禹治水的決心和勇氣,以及那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