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信旅游股票,眾信旅游股票為什么從200元跌幾元
盡管獲阿里入股,眾信旅游(002707.SZ)的股票卻意外大跌。
9月29日晚間,眾信旅游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馮濱以每股8.46元的價格向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眾信旅游約4547.03萬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約占眾信旅游總股本的5%。同時,該公司還與阿里旅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阿里旅行在科技、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品牌、系統管理方面的優勢,結合眾信旅游在產品、運營、采購、分銷等方面的經驗,相互提供合作資源支持以開展全面合作。
兩份公告的背后意味著,眾信旅游不僅獲得阿里“輸血”,同時也將與阿里旗下的旅游板塊業務開展深度合作。
但二級市場反映卻出人意料。9月30日,眾信旅游股價跌停。
阿里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疫情對國內旅游行業造成的沖擊不言而喻,特別是海外疫情的蔓延更是讓眾信旅游苦不堪言。
作為主打出境游的旅企,過往出境游業務占據了眾信旅游近九成的主營收入。而自今年1月27日起,國內出境團隊游業務暫停,且至今未恢復,這對于眾信旅游的經營沖擊十分巨大。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1億元,同比下滑78.40%;虧損1.76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眾信旅游財報發現,雖然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較差,但現金流維持正向——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1.70億元,整體現金凈增加額1.61億元。此外,該公司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期末現金余額為11.29億元。
不過,眾信旅游需要面臨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短期借款為10.42億元,已接近同期期末現金余額。
也因此,眾信旅游此前曾公告稱擬向實控人馮濱借款不超過5億元,借款期限不超過24個月。
此次阿里入股對眾信旅游有一定的“輸血”意義。約3.85億元的股權轉讓金額,使得阿里成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
實際上,在外界看來,阿里入股眾信旅游的更大意義在于,未來雙方在業務方面的合作。
出境游的停滯,給眾信旅游帶來“致命一擊”,這需要該公司開辟新的盈利點。
在獲得阿里戰略投資之時,雙方還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探索“旅游新零售”模式,并成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由眾信旅游和阿里旅行分別出資6750萬元和8250萬元,持股比例分別為45%、55%,主要從事旅游產品分銷解決方案系統能力輸出以及旅游產品分銷平臺業務。
阿里旅行所擁有的飛豬平臺,在日前宣布百億補貼計劃之時,重申自身OTP定位,即讓商家和消費者直接對接,突出公開透明的交易性質,以區別于OTA企業。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何偉分析認為,目前中國旅游產品線上化率低,旅游產品供應方、銷售網點呈現規模小、IT 能力有限的特點,雙方設立合資公司希望通過IT、支付等賦領域能,建立聯系上下游小B 端的分銷平臺。
眾信旅游突圍不易
成立于1992年的眾信旅游,是國內老牌旅企。2018年,該公司與竹園國旅原有的兩家大型出境游批發商進行合并,成為國內最大的出境游運營商之一。
數據顯示,眾信旅游目前在國內主要一、二線城市設有門店,并同樣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代理客戶超過2000家、合作網點破萬,是國內線上線下各大零售旅企的主要供應商。
與阿里的合作,使得眾信旅游獲得了強力的線上分銷渠道,簡言之,眾信旅游獲得了阿里強大的流量背書。
早期,面對線上模式的威脅,線下旅企通過自建線上渠道或選擇與OTA合作,通過后者搭建的平臺銷售旗下旅游產品。但隨著業態的延伸,部分OTA企業拓展線下渠道,侵蝕線下市場份額。而線下旅企由于自身產品單一、業務模式數字化程度低等缺點,受到壓制。
以眾信旅游、凱撒旅業為代表的線下龍頭旅企主動開辟線上渠道,以應對沖擊。以眾信旅游為例,2014年,該公司對悠哉旅游網進行戰略投資,加強出境游產品線下資源與包括移動端在內的線上渠道。
但實踐效果來看,傳統旅行社由于缺少數字化基因和專業人才,他們擁抱線上的舉動并不深入,這使得其所搭建的線上渠道吸引的流量效果不佳。因此,而此次與阿里的合作對眾信旅游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
然而,眾信旅游所要面對的現狀,恐非阿里入股即能解決。
出境游的停滯,短期內需要該公司出現“斷腕”之舉。在今年的半年報中,該公司表示,考慮到國內游市場需求已由價格導向的低質低價產品逐步向高品質的個性化、定制化產品變化,眾信旅游組建了國內產品部門,對接境內各類資源,還將大力拓展國內批發和零售業務,充分發揮線上線下銷售體系協同作用。
眾信旅游被迫將業務重心轉移到國內市場。這要求,該公司必須加大針對國內市場的旅游產品研發以及資源渠道的拓展。但針對公司過往出境游業務收入占比近九成的營收結構狀況,眾信旅游短期內實現業務收入結構的快速轉換恐非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眾信旅游也在嘗試其他業務拓展,即與中免集團合作,在境內外國家開展“旅游+購物”模式。而這一新業務的延伸效果,同樣也需時間檢驗。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