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杰教育;華杰教育集團簡介
辦社會需要的學校,做適合學生的教育
——江蘇華杰教育集團辦學實踐
華杰教育集團理事長、總校長柏萍女士
2003年,江蘇華杰教育集團誕生于江蘇教育強縣贛榆縣。集團以“辦社會需要、辦家長滿意、辦健康發展的學校”為總體目標,實施國際化定位、特色化辦學、個性化育人、智慧化管理的運作模式,辦學條件日益改善,教育質量連年攀升,辦學規模逐步擴大。
贛榆華杰雙語學校鳥瞰圖
從贛榆縣出發,拓展到連云港城區,登陸徐州市,華杰教育在淮海大地迅猛發展。集團現已擁有一園三校——贛榆東方幼兒園、贛榆華杰雙語學校、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和徐州市華杰實驗學校。集團所屬學校資源整合,聯動互惠,優勢互補,謀求共贏,呈現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凝聚跨越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鳥瞰圖
華杰創造未來,教育成就夢想。華杰教育以人為本,堅持自主創新發展;以先進教育理念為統領,積極深化課程改革;以智慧管理為保障,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在高起點上,提升立德樹人水平;在新機遇中,做優華杰教育品牌。
徐州華杰實驗學校
一、管理為首,制度先行
集團以智慧管理激發管理主體的創造性,強化主客體關系的和諧性,形成高效、共贏的管理模式,為華杰教育跨越發展夯實基礎。
1. 共贏式發展戰略。集團探索并實施共贏式創新管理十大戰略,被《中國教師報》評為“全國民辦學校十大管理創新樣本”。具體內容為:(1)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實施贏在中層戰略;(2)打造優秀團隊,實施贏在教師發展戰略;(3)推行賞識教育,實施贏在激勵學生戰略;(4)拓寬德育渠道,實施贏在有效德育戰略;(5)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施贏在課堂戰略;(6)開發校本課程,實施贏在特色發展戰略;(7)優化辦學模式,實施贏在智慧管理戰略;(8)完善考評機制,實施贏在有效分配戰略;(9)提煉華杰文化,實施贏在文化引領戰略;(10)提升辦學層次,實施贏在內涵發展戰略。
2. 級部制年級管理。以初中為例,每個年級一分為二,變三個年級為六個級部,設立六位級部主任,引入競爭機制,強化執行力,落實到位度。細化過程監控,量化考核目標,突出安全管理、常規管理、教育活動、教學質量四個方面。
3. 主任制學科管理。學科管理實施學科主任負責制,成立八個學科教研處,教研組長升格為中層領導,放大責、權、利三位一體效應。制定《學科主任考核方案》,實行基礎+浮動的津貼發放模式,充分激發學科管理人員的創造潛能。 4. 自治式學生管理。按照“教育即生長”的理念,實施學生自治,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評價、自我矯正完善、自我激勵成長。學生自治會有《實施方案》、有管理網絡、有檢查評估、有表彰獎勵。
5. 三維度課改管理。學校組建“三維一體”課改管理機構,即從年級組、學科組、督查組三個維度直接監控課改動態進程,推動課改良性發展。
二、立德樹人,全面發展
華杰教育秉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把有效德育放在首位,把立德樹人目標落到實處。
1. 以美好的人格塑造人。引領教師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把每個學生教好,而不是教“好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影響人,寬容感化、深情感召問題學生。
2. 以課堂主渠道影響人。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在教學中挖掘德育內涵、滲透德育教育,把教書育人的職責落到實處,杜絕只抓智育忽略其余的做法。
3. 以系列教育感化人。根據學段特點,設計每學年的德育系列活動,每月一項主題,每次活動有通知、有方案、有實施過程、有量化評估、有結果簡報。
4. 以多彩活動鍛煉人。學校以教師節、國慶節、重陽節、國慶節、國家公祭日、國家憲法日、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和紀念日等為載體,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相機對學生進行感恩勵志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等。
5. 以身邊榜樣引領人。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在傳統評優項目的基礎上,新增“多星學生”評選活動,包括文明禮儀之星、自治管理之星、進步之星、勞動之星、體育之星、藝術之星等,反映學生個性化表現與發展。對受表彰者給予獎勵并拍照上墻,使其作為同學的表率和楷模,傳播進取向上的正能量。
6. 以和諧競爭激勵人。學校年級之間、級部之間、班級之間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開展安全、衛生、學習、食宿等常規管理比賽。
7. 以趕超目標感召人。學生自己定下努力目標,選準看齊榜樣,不斷激勵自己超越。提倡學生多讀名人傳記,從中汲取人生經驗,積累成長智慧。 8. 以校園文化熏陶人。學校把握“民族精神、華杰情懷、國際視野”的育人方向,充分利用英杰壁雕、景觀長廊、勵志標語等校園文化載體,深入挖掘中華英杰精神內涵,弘揚英杰精神,為報效祖國鑄魂奠基。
9. 以基地建設教育人。發揮華杰文明禮儀教育展廳、區域內烈士陵園等基地的育人功能,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爭創文明班級、爭做自強學生”教育活動。 10. 以禮儀養成提升人。認真貫徹落實《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范》,扎實開展“八禮四儀”養成教育,開好《文明禮儀》課程,提升學生文明素養。
華杰教育重在循序漸進的細節養成教育,重在把握學生成長時機,引領學生不斷邁向人生的新境界。
三、課改新局,提高質量
華杰教育從2008年開始,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2011年創立“三環?五模?六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2012年學校被連云港市教育局評為“課改領航學校”稱號,2014年課改模式獲市教育局“教學成果特等獎”。
“三環?五模?六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是:“三環”即整合學習三環節——課前自學,課堂展示,課后反饋;“五模”即課堂的五個模塊——自學質疑(獨學),合作探究(對學),展示提升(群學),互動評價(點學),達標測評(練學);“六度”即評價課堂的六條標準——自學質疑有力度,交流展示有效度,精講點撥有高度,互動探究有深度,鞏固拓展有適度,達標測評有梯度。
2011年之后,華杰課改每年圍繞一個主題,向縱深推進,落實“尊重、還權、挖潛、激發、創新”五大課改理念,形成“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課改文化,提煉具有華杰特色的課堂教學范式:以導學案為載體,整合課前、課中、課后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為特征,打造“有學習動力、有思維張力、有智慧合力、有文化魅力”的生本高效課堂。
學校先后承辦由陜西師范大學發起的“全國初中特色課堂展示交流研討會”、江蘇省學校體育有效課堂教學研討及連云港市基礎教育“建構式生態課堂”現場展示等大型觀摩活動20余次。教師精講點撥,學生們積極踴躍,課堂展示精彩紛呈,受到課改專家和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華杰教育以課改為抓手,推進質量建設高位運行。一到八年級教學質量位居全區第一;中考成績一路走高,連年攀升,連續八年穩居全市第一;學校連續十年榮獲連云港市教育局“教學質量獎”或“教學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四、教師發展,拓展途徑
我校教師隊伍建設路徑明確,持續發展保障有力。實施教師專業成長“十大工程”,培養“學習型、研究型、智慧型”管理人才和教學骨干。
1. 校本培訓工程。主要培訓四個方面:(1)問題式教育研究;(2)“三微型”課題研究;(3)案例式校本教研;(4)課題式質量分析。
2. 青藍結對工程。師徒共同成長,師傅享受徒弟取得的一切教學成果獎勵。
3. 讀書提升工程。每學期定期開展教師全員讀書工程,進行專項表彰獎勵。 4. 課堂建模工程。剛入職的教師學習運用華杰課改模式,半個學期就能接近或達到骨干教師的授課水平。 5. 教學大賽工程。“華杰杯”課堂教學大賽每年一屆,讓教學新秀脫穎而出。 6. 以考代訓工程。教師參加課標考試,期中、期末與學生同考一張卷。 7. 活動搭臺工程。學校積極承辦各級各類教學研討活動,搭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平臺。
8. 內引外聯工程。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每年教師參加區外教研活動600多人次,聘請省內外名特優教師、課改專家來校做專題培訓講座50余場。 9. 名師培養工程。引領激勵教師專業成長,校級名師每月發放固定津貼。 10. 分類推進工程。普通教師走進“四課”(研討課、示范課、考評課、競賽課);名師開展“三研究”,提煉教學主張:(1)教學主張的教材化研究,使其具有基礎依據;(2)教學主張的教學化研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3)教學主張的人格化研究,使其具有個人風格。
近年來,先后有22位教師被評為市“課改領航教師”,先后有60多名教師獲國家、省、市、區級優秀課堂教學評比一、二等獎,近100名教師獲市、區級教學基本功比賽一、二等獎。教師在省級以上主流期刊發表課改論文69篇;教師論文集《生本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已出版;校刊《課改專刊(中學)》《做智慧教師(小學)》每月交替出版一期,薈萃一線教師的課改成果和心得感悟。
五、開拓課程,培植素養
華杰教育既關注學生的現實需要,更放眼學生的未來發展,找準特色建設、課程育人的著力點,學校開發實施能讓學生“動”起來的校本課程,使校本課程成為體驗課程,在體驗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1. 項目式藝體教學。改進藝體教學,實施項目式藝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做出一品或多品特色,像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舞蹈這六個項目的教學,實施模塊式教學與特長式教學兼容模式。
2. 拓展性社團活動。從學科拓展型課程入手,根據學生特長組建了中學生社團80多個,小學生社團50多個,包括書法、繪畫、合唱、舞蹈、樂器、球類、舞獅、鼓號、航模、象棋、文學社、主持人等,釋放學生各方面潛能,廣受歡迎。學生在各類比賽、競賽中獲得縣區級以上獎勵多達3000人次。
3. 個性化課程開發。結合特色創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重點抓住校本課程開發的六個要素:教材、教師、課時、場地、教案、評價,重點開發文明禮儀、經典誦讀、書法繪畫、文學藝術、體育健身、信息技術等特色課程。
4. 校本化教材建設。在柏萍校長主編的《文明禮儀》獲江蘇省優秀校本教材一等獎的基礎上,又編撰了乒乓球、拉丁舞、書法等校本教材,建設與學科拓展性課程相融合的課程體系,使之適合學生個性發展和培育核心素養的需求。
六、構建文化,提升實力
華杰教育集眾思,廣眾益,從凝聚團隊感情、規范行為方式、激勵競爭進取、實現跨越發展等方面構建集團組織文化。
1. 人文關懷,凝心聚力。集團實施“三看望”和“兩道喜”制度,把關心教職工的工作和生活落到實處。外省籍青年教師較多,集團在中秋、新年等節日,開展聯誼活動,使教職工心更暖,勁倍增。
2. 關注健康,提供條件。集團購買體育健身器材,全天候開放活動室,為教職工提供體育鍛煉場所,讓他們保持強健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
3. 系列考評,規范有序。集團制定一系列管理考評、有效分配制度,特別實行《課堂教學改革津貼月浮動制度》,形成激勵機制,激發教師積極投身課改。
4. 聚焦質量,明確責任。圍繞質量建設,集團要求各學部做到:強化制度完善與實施,有效落實教學常規;優化過程管理與監控,確保教學中心地位;量化結果評估與獎勵,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5. 傳遞能量,落實到位。各學部要求全體教師做到:抓住學科本質,提高興趣效應;尊重學科規律,增強傳授效益;滲透學法指導,提升學習效率;適時精準點撥,發揮主導效能;夯實當堂訓練,鞏固教學效果;聚焦能力培養,拓展知識效用。
七、開闊視野,做實品牌
2017年4月,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成為北二外在江蘇省民辦學校第一個高中國際教育項目基地。華杰教育集英語教育專家、外籍教師于一體,彰顯外語特色,采取廣泛聯姻的策略,與美、英、澳、加等國家的多家教學機構和高等院校合作,構成國際教育的暢通網絡,為華杰學子的特色培養、個性發展,鋪就成長平臺,提供通向世界的廣闊空間。
華杰人一直追求優質的教育,實現“興華育杰”教育的理想。華杰教育在課改大潮中奮進崛起,教學改革成果豐碩,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校先后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特色教育示范單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現代化示范初中”“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省中小學書法特色學校”“省中小學體育特色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市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市管理規范化示范學校”“市中小學書香校園”等;還獲得了“全國優秀民辦中小學”“全國民辦教育好學校”“全國民辦學校十大管理創新樣本”“全國優秀外語實驗學校”“全國書法教育實驗學校”等殊榮。各類媒體競相采訪報道華杰課改成效,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
心系未來筑夢想,面向世界育棟梁。華杰教育秉承“為每一個學生奠定和諧發展的基礎,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的信念與追求,堅持走“質量立校、課改興校、特色強校”的內涵發展之路,向著淮海基礎教育的示范學校、江蘇民辦教育的標桿學校、全國課程改革的領航學校的目標邁進,為打造“興華育杰”的優質教育品牌而自強不息,為振興蘇北教育、實現科教興國夢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