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縣旅游景點、象州縣旅游景點有哪些
人潮涌動的夢幻夜街區,萬人空巷的甘王巡游,游人如織的溫泉景區……進入五月以來,象州縣迎來了旅游“黃金期”,游客源源不斷涌入象州,感受這座千年古郡的獨特魅力和勃勃生機。
五一期間夢幻夜街區人潮如織。夢幻夜街區提供圖片
近年來,象州縣緊緊把握文旅產業發展趨勢和特點,充分開發和利用象州縣豐富的旅游資源,聚力打造“兩泉奇美 怡養象州”城市品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旅游精品線路,推進農文旅體康產業融合發展,旅游業呈“井噴式”發展趨勢。
“星夢人間?壯歡國潮民謠電音會”現場。龔堅 攝
高位推進樹品牌
聚焦“全區知名休閑度假怡養目的地、縣域旅居養老目的地、自治區全域旅游示范縣”目標,象州縣推出“兩泉奇美 怡養象州”品牌IP,按照品牌化、特色化、“全域怡養”原則,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游和周邊游、大健康輕工制造業、智慧醫療和健康療養、夜游、體育賽事和節慶活動、旅居養老等六大業態。
水晶鄉三月三水上狂歡。象州縣水晶鄉人民政府資料圖
今年以來,該縣加快編制《象州溫泉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圍繞生態觀光、休閑康養等主題,推出屯里·山澗營地等20多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打造妙皇鄉思高村、羅秀鎮納祿村、馬坪鎮古德村等8個星級鄉村旅游區,通過高品位舉辦“象郡壯歡·吉象之州”象州壯歡文化系列活動,象州夢幻夜、象州溫泉等品牌持續打響,吸引了大量游客關注象州,走進象州。今年“五一”期間,全縣旅游接待人數約40.02萬人次,同比增長303%,旅游消費額約2.32億元,實現了文化和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的顯著提升。
融合發展添動力
象州縣按照“加快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產業體系綠色轉型,發展壯大林業產業、文旅產業、養老產業、大健康產業,讓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工作要求,吃透做足農文旅體康融合發展文章,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強引擎。
該縣按照“打造一個品牌IP、堅持三項發展原則、發展六大重點業態”的“1+3+6”工作思路,推動全縣農文旅體康融合發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結構持續優化、效益持續提升。
味道象州·象州溫泉宴(長壽宴)。夢幻夜街區提供圖片
在今年舉辦的“象郡壯歡·吉象之州”象州壯歡文化系列活動中,暢游象江、酷騎象州、中醫養生局、星夢人間·夢幻星河夜經濟活動、潮聚象州·非遺壯歡市集、味道象州·象州溫泉宴(長壽宴)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與,這是該縣挖掘本地生態、文化、資源、怡養優勢進行的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
以文塑旅厚底蘊
旅為文之舟,文為旅之魂。象州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品牌化、特色化,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該縣深度挖掘縣內的六祖巖、納祿古村落、小谷故居等景點歷史故事,展示千年古郡的深厚文化底蘊。通過擦亮“一心兩軸六基地”紅色革命根據地品牌,打造紅色旅游產業鏈,用紅色文化助力紅色產業、集體經濟發展。
,時長00:11
人們載歌載舞慶祝甘王巡游。龔堅 攝
該縣還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年輕人群參與。今年以來,已成功舉辦視頻直播家鄉年、舞獅表演、戲曲展演、“非遺”線上答題、“壯歡”市集、甘王巡游等線上線下“非遺”宣傳展示活動20多場,吸引了3萬多名游客觀看或參與體驗,彰顯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蓬勃生命力。在今年5月2日晚舉行的“潮戲象州·‘甘王巡游’”民俗活動,在傳統甘王巡游方隊基礎上融入“壯族師公舞”“板凳龍舞”等“非遺”展演方隊,還創新加入了中國傳統魚燈、火把、國潮動漫、輪滑、民族舞蹈等元素,突出現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碰撞,流行與國風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文旅消費樹品牌
每當夜幕降臨,象州縣江濱公園絢麗多彩的星空燈就會緩緩點亮,五彩斑斕的星夢營地,溫馨浪漫的熒光跑道,加上音樂風格迥異的江濱音樂會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構成了“星夢人間 文創夜市”的獨特風景。人們在這里可以品嘗手打檸檬茶、運江芋頭糕、小谷米餅等特色美食,或喝著啤酒唱著歌,盡情享受輕松愜意的慢節奏生活。
旅游業帶火夜經濟。肖廣榮 攝
在象州縣,像江濱公園這樣的消費場景還有朝陽夜市、幸福夜市、夢幻夜街區等多處。該縣通過音樂與文旅地標結合,實施“點亮象州”工程,持續挖掘夜經濟潛力,豐富夜經濟主題,深化文旅產業融合,使大街小巷處處彌漫著充滿活力的“人間煙火”。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縣共接待游客約156.12萬人,同比增長37%,實現旅游消費約13.72億元,同比增長1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億元,同比增長6.5%;餐飲業營業額5836萬元,同比增長47.7%。
記者 龔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