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縣旅游景點-丹棱縣旅游景點視頻播放
丹棱縣旅游景點有丹棱古城墻、丹馬鹽鐵古道、丹棱萬畝銀杏林、三合橋、丹棱縣大雅堂博物館、龍鵠山、齊樂公園、九龍山森林公園、丹棱烈士陵園、端淑公園等。
丹棱縣,古稱齊樂郡,隸屬于四川省眉山市,地處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邊緣,隋開皇13年(593年)建縣,因城北紅色有棱、狀若飛旗的赤巖山而得名。全縣幅員面積450平方公里。丹棱是大雅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丹棱人楊素建“大雅堂”,“難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丹棱縣旅游資源豐富,境內主要旅游景點有:
1、丹棱古城墻
丹棱古城墻,位于丹棱縣城西原城關糧站大門旁,經牛鼻沱至老丹齒公司大門,至今還保留下來約500米長的古城墻,這在眉山“四縣二區”中是極少見的。丹棱古城墻建于明代,明成化年間(146-1487)知縣始招民工修筑土城墻,于后任知縣陳鏡、湯克諧任內相繼完成。土墻厚11米,高5米,周長1780米。明清時期進行過多次增修、培修和擴建。同治五年(1866)知縣毛隆輔募工采石重修,于同治7年(1868)竣工,周圍計1480余米,高6米,厚4米,并建炮臺3座及4城樓。丹棱古城墻是丹棱縣城歷史悠久的象征。就拿丹棱保留下來的這幾百米古城墻來說,在眉山市甚至是在整個四川省來看都是非常罕見的。時至今日,丹棱古城墻可以說是丹棱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重要標志。
2、丹馬鹽鐵古道
丹馬鹽鐵古道,是川西茶馬古道中重要的一段,地跨眉山、雅安兩市。山間開道,首先是穿鑿。或鑿石梯,或通巨石。這些工程在工具極端簡陋的古代,艱難可知。可先民們居然在龍鵠山間的勝巖上打鑿出了一條長達千米的陡石梯(保存至今的尚有380級石梯)。這是丹棱乃至眉山境內最長、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好的一段古道。在龍鵠山南麓丹馬鹽鐵古道旁一個叫“勝巖”的地方,因有一形似龍洞,一股清泉從洞內流出,常年流淌,四季不斷,好似龍涎,故名龍涎洞。丹馬鹽鐵古道還以桃樹眾多,被譽為“桃源古道”。一到春暖花開時節,萬畝桃花擁滿古道,姹紫嫣紅,嬌艷動人。許多文苑名宦途經古道時,都見景生情,吟詩作賦,刻石題碑,為這條繁榮的古道添彩增輝。
3、丹棱萬畝銀杏林
丹棱萬畝銀杏林,位于丹棱縣順龍鄉。丹棱縣順龍鄉在環山公路上栽植了上萬畝銀杏樹,如今銀杏長大成林,每當秋冬季節的來臨,近萬畝銀杏林滿目金黃,形成了5公里的銀杏走廊觀光帶,引來大批游客賞景。徜徉在金色的林海,游客可以躺在厚厚的落葉上,也可以穿越在林間,與親朋好友嬉戲觀景,無比愉悅。
4、三合橋
三合橋,位于丹棱縣合村,三合村是因地處三合橋而得名。三合橋的來歷頗有傳奇色彩。相傳,很早以前,這一帶沒有橋,兇猛的三溪水將世代居住于此的鄉民阻隔,人們出門趕集或走親訪友,僅靠竹筏。明代初年,四川出現罕見的洪澇災害,山區的梯田被沖垮,房屋倒塌,家破人亡,可縣衙不問不管。后山民們捐出木料,大家再無償投工投勞,修建了一座木橋。從此過往行人不再受過溪水之苦。因木橋架設在郭山溝、三合溝、玉柱溪交匯處,取名三合橋。后改建為石橋。走近三合橋,三溪兩岸松柏參天,喬木成林,以及石拱橋影、石梯古道,給人一種清悠的感覺。此橋不僅標志著三合村石匠們的建橋技藝和石雕藝術水平,而且是三合村祖輩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
5、丹棱縣大雅堂博物館
丹棱縣大雅堂博物館,位于丹棱縣素翁路一號。大雅堂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距今916年,系北宋丹棱名士楊素為實現黃庭堅弘揚詩圣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風而建。堂內珍藏黃庭堅手書杜甫兩川夔峽詩詩碑300余方,歷時3年建成。黃庭堅欣然題名“大雅堂”,并作《刻杜子美巴蜀詩序》和《大雅堂記》敘其事。為此,大雅堂被后人稱為“詩書合璧”的人文遺韻名噪華夏,成語“不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大雅堂,雅集黃書墨寶,薈萃杜詩碑林,后毀于明末戰火,碑碣無存,然而世代相傳,遐邇聞名。2014年大雅堂重建開放,內設一主殿和八大展廳。館內采用傳統現代多種展陳藝術手法展現杜甫的“詩”、黃庭堅的“書”、楊素的“義”,再現千年大雅堂詩書文化。
6、龍鵠山
龍鵠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城西北約7.5公里的唐河鄉龍鵠村,唐代名“龍鶴山”,自南宋孝宗皇帝手書“龍鵠山”三字賜史學家李燾后更名。據《丹棱縣志》載:“縣北十五里,龍鵠山三大字,宋孝宗書也”。據說原來龍鵠山還有宋孝宗手書的“龍鵠山”御印碑,可惜在文革中被毀。龍鵠山呈等腰三角形突兀于總崗山脈邊緣,唐代即為川西南道教勝地。原來山上有三觀(上曰天慶、下曰龍鵠、中曰崇真),以中觀著名,所以又稱“中觀山”,面積913畝,主峰天柱峰海拔817米,呈駝峰形狀,山上盛長馬尾松,故有“鵠嶺松濤”之說。龍鵠山山勢奇特,恰似一個巍巍巨人,端坐于環繞的群山之中,有人說它像蓮臺打坐的佛祖,左手拈決,右手撫膝,神態肅穆。
7、齊樂公園
齊樂公園,位于丹棱縣城外西街以東,占地面積約300畝。公園分為三個區塊,按風(C區)、雅(A區)、頌(B區)命名,寓意大家風范、唐宋遺韻、文脈傳承。A區是緊鄰外西街,呈帶狀延伸,景觀以景石、文化景觀大道、雕塑、水景、廣場、林蔭、草坪和步道等為主,選擇樹形優美的樹種和色彩豐富的植被,形成有花可賞、有景可觀的生態景觀效果,使市民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替和萬物生長的變化。B區緊挨西門橋,主要以假山景觀、活動場地、景觀亭、步道和兒童樂園等部分組成。C區是公園鄰水外圍,以濱河棧道、休息區、親水平臺、櫻花景觀步道等景觀組成,向市民展現了別具一格的小橋流水景觀,讓游客能夠體驗親水樂趣,讓每一位游客流連忘返。
8、九龍山森林公園
九龍山森林公園,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楊場鎮境內東南端,與夾江、洪雅、東坡區接壤。幅員面積5 .2平方公里。“九龍山”因金牛湖兩岸有九座山峰延綿起伏,遠看猶如臥龍汲水,近觀青山映綠水、碧波蕩群山而得名。景區海拔450-692米,區域內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植被良好,空氣清新。九龍山、寨子崖(紫云洞)、古佛巖、"一線天"、漏空山溶洞、"竹林煙月"、金牛湖、珍珠湖、蟠龍滴水等景觀使人留戀忘返。游覽竹林寺、丞相灣、聽濤軒等人文景觀,感受九龍山的深厚歷史文化沉淀。游覽金牛湖、珍珠湖、蟠龍滴水九龍山、寨子崖(紫云洞)、古佛巖、漏空山溶洞等景觀,可以感受九龍山的幽。瀏覽通天坡,龍脊山、"一線天"等景觀,可以感受九龍山的險。
9、丹棱烈士陵園
丹棱烈士陵園,位于眉山市丹棱縣齊樂鎮青龍村。園內兩側松柏挺立、綠意盈盈,蔥郁的松柏之下,長眠著32位烈士,墓前是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文正面刻有8個大字: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兩邊的烈士英名墻,分別銘刻著丹棱籍烈士和為解放丹棱犧牲的烈士名字。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5畝,園中有仿古休閑亭2個,以及值班室、接待室、陳列室等,是為安葬、紀念烈士而建。該陵園是丹棱縣境內唯一一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史教育基地。陵園內的每一座涼亭、每一塊石碑、每一處字跡,仿佛都在講述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10、端淑公園
端淑公園,位于丹棱縣城墻路,是思蒙河丹棱城區段綜合治理項目之一。公園面積約150畝,生態駁岸500米,建設內容包括錦江書院、晚照亭、地下停車場、公園景觀、古城墻維護等。公園內綠樹成蔭、鳥鳴聲聲,千年的風流雅韻掩映在蔥蘢茂密里,讓身居城市的人們零距離享受美好的綠色生活。還有干凈整潔的休閑步道,隨處可見的休憩長椅,配置齊全的健身器材。端淑公園的建成,不僅為丹棱小伙伴們提供了休閑娛樂、散步觀光的好去處,也是弘揚為學精神的國學文化教育基地。
此外,丹棱縣旅游景點還有大雅花澗休養度假旅游區、幸福古村、老峨山、眉山白塔公園、大梅灣湖景區、柑橘博覽園、濱水長廊、鄭山千佛寺、丹棱竹林寺、丹棱縣萬年寺、盆中緣植物大觀園、黃金峽、寨子城、雅韻宋街、丹棱·桃花源、獅子生態農業景區等。
另,丹棱縣美食有丹棱凍粑、丹棱土雞蛋、生態跑跑雞肉、廖燒雞、丹棱碗碗羊肉、大雅劉記白宰雞、曹八嬢米豆腐、曹八嬢米豆腐、涼粉、石磨豆花魚、板栗紅燒肉、茶樹菇、生態果林雞及各色野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