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教育—金智教育南京怎么樣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從科創板轉戰創業板,已經歷三次問詢的江蘇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智教育”)距離登陸資本市場還有一步之遙。根據安排,公司將于明日首發上會。
鈦媒體APP注意到,此次轉板后,金智教育的創業板定位遭監管層問詢。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停滯不前,成長性屢遭質疑。此外,公司旗下產品“今日校園”APP曾因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多次遭官方點名通報,業務面臨合規壓力。
招股書顯示,金智教育是一家高校信息化服務提供商,以自主研發的基于私有云和公有云架構的智慧校園運營支撐平臺產品、應用系統產品為基礎,為高等院校和中職學校提供軟件開發、SaaS服務、運維服務、系統集成等信息化服務。
金智教育一波三折的IPO之路,還要從三年前說起。2020年9月,金智教育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歷經兩輪問詢后公司于2021年2月過會,同年3月提交注冊。然而,公司因科創屬性相關事宜尚需進一步論證落實,苦等近10個月,最終金智教育以撤回材料收場,最終沒能圓夢科創板。
金智教育因科創屬性不足折戟科創板,改道創業板后是否符合板塊定位?鈦媒體APP注意到,相關問題在首輪問詢及二輪問詢中均被提及。
在首輪問詢中,深交所要求金智教育具體闡述公司在“三創四新”方面具體體現,并結合公司客戶粘性、競爭優劣勢等說明經營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
對此,金智教育回復稱,公司在國內較早推出智慧校園平臺化產品,另外公司也是行業內較早投入SaaS產品研發和運營的企業,公司符合創業板“三創四新”定位。成長性方面,金智教育表示,公司原有客戶粘性強、產品技術先進,高校信息化領域市場空間廣闊,公司處于行業第一競爭梯隊,因此,公司具備業績可持續增長性。
雖然金智教育分條縷析得進行了回復,但從結果來看并未打消監管層疑慮,創業板定位問題在二輪問詢中再被提及。
在二輪問詢中,深交所要求金智教育結合公司所屬行業市場容量、市場占有率的未來趨勢,充分論證未來經營業績的可持續性。對此,金智教育從五個方面回復,其表示,公司業務符合國家科教興國與人才強國戰略,市場容量持續加大;在高校信息化領域,其產品和技術具有先進性并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具有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的基礎;同時,公司產品具有較強的行業需求特征,具有較強的競爭壁壘;公司研發費用持續維持在高位,技術與產品競爭力較強。當前,具有較強的客戶粘性,當前在手訂單穩定。
雖然金智教育在回復中數次表示,公司的經營業績具有可持續性。但是從公司的財務數據看,難消外界對公司成長性的質疑。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金智教育營業收入分別為4.75億元、4.92億元、4.5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為7158.35萬元、8032.17萬元、7826.22萬元。由此可見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
對比前次申報財務數據,2017年-2019年,金智教育營業收入分別為3.02億元、4.07億元、4.8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41.38萬元、6794.58萬元、8535.41萬元。由此可見,公司于2019年創下歸母凈利潤高峰后,就逐漸陷入了增長瓶頸。
從具體的營收構成來看,金智教育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軟件開發、SaaS服務、運維服務、系統集成及其他服務。其中軟件開發是金智教育的核心業務。2020年-2022年,其軟件開發收入分別為40039.84萬元、40352.46萬元、37000.23萬元,占比分別達84.24%、82.08%和81.33%。
進一步拆分,金智教育的軟件開發業務包括智能校園運營支撐平臺和智慧校園應用系統兩部分。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智慧校園運營支撐平臺業務的營業收入為1.80億元,較2020年下滑近3000萬元。因此,該細分業務的下滑也影響到了金智教育整體的業績表現。
作為核心業務,智慧校園運營支撐平臺業務下滑,也受到深交所的關注。在第二輪問詢中,監管要求金智教育結合在手訂單以及公司產品先進性等情況,說明公司智慧校園運營支撐平臺是否存在持續下降的風險。
或因軟件開發業務日趨承壓,金智教育開始將重心逐步轉為SaaS業務。招股書顯示,金智教育的SaaS業務近些年來取得了迅速增長。2020年-2022年,SaaS業務的營收分別為1294.54萬元、2763萬元和3181.34萬元,占比分別從2.72%上升至6.99%。
招股書顯示,金智教育提供的主要SaaS產品及服務主要包括今日校園APP、“輔導貓”輔導員辦公協同服務、“校園百事通”智能問答服務、“學生云”學生事務服務、“象牙寶”云采購平臺、虛擬教研協作平臺等。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金智教育曾因“今日校園”APP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分別收到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治理工作組和江蘇省通信管理局通報。
由此,金智教育業務的合法合規性深受監管關注。對此,金智教育回復稱,公司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違反了《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但情節較為輕微,已經整改完畢,同時,公司澄清稱,“今日校園”APP的盈利模式與所獲取的用戶信息無關。
不過,金智教育亦表示,隨著“今日校園”APP支持功能和用戶量的提升,若公司未來在個人信息收集與使用方面未能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出現被通報、責令整改或其他監管措施的情形,可能會影響“今日校園”APP在高校師生中的正常使用,進而導致公司接入今日校園的SaaS業務開展出現階段性經營風險。(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夏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