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是國企嗎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近日,北汽藍谷(SH:600733)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北汽集團擬將其直接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托管給其控制的企業北京汽車。
公告顯示,截至該公告披露日,北汽集團作為北汽藍谷的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后者12.7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 22.90%,北京汽車作為北汽藍谷的持股 5%以上的股東,直接持有6.12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0.99%,通過北汽(廣州)汽車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北汽藍谷 2.68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 4.81%。
此次股份托管完成后,北京汽車將成為北汽藍谷控股股東,持有38.70%的表決權。不過,北汽藍谷的實際控制人仍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北汽集團表示,此次股權托管將推動北汽旗下兩家自主乘用車上市公司進一步實現優勢互補及資源協同。
一方面,將加速提升北汽股份在新能源汽車業務領域的競爭優勢,推動北汽股份新能源戰略加速落地。另一方面,將為北汽新能源帶來更豐富、更直接、更強有力的資源支持,包括全球化研產供銷產業鏈資源、重要合作伙伴的產業協同等,推動北汽新能源更好更快發展。
同時,托管舉措將有利于提高北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經營水平及管理效率,以整體合力實現結構優化,打造行業競爭優勢,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此外,就在該公告發布的前三天,北汽藍谷和華為的合作也有了新消息。在工信部最新一期企業申報車型目錄信息中,出現華為與北汽藍谷聯合打造的全新智選車品牌,首款車名為享界S9,是純電動轎車,共申報三個型號,產品商標為華彰牌,發動機企業欄標注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車尾部分別貼有“北汽新能源”和“享界S9”,品牌英文標識為“STELATO”。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目前,華為鴻蒙智行已與賽力斯(SH:601127)推出“問界”品牌,與奇瑞推出“智界”品牌,“享界”將成為第三個加入華為“界”家族的品牌。
從資本市場反應來看,該消息傳出當日,北汽藍谷的股價開盤便拉出漲停。到3月15日上午,又大漲超7%,達到7.97元/股。對于北汽藍谷來說,華為的加持或許可為其新能源車的發展添加一份助力。
剖析原因,北汽藍谷上述兩大布局或許和其業績和銷量都表現不盡人意有關。
官網顯示,北汽藍谷創立于2009年,是國內首家獨立運營、首個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其主營業務包括純電動乘用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與銷售服務。
但是,北汽藍谷財報顯示,2020年到2022年,北汽藍谷分別虧損64.82億元、52.44億元、54.65億元。2023年,預計虧損52億元到57億元,如果按上限計算,北汽藍谷四年已累計虧損超過220億元。
銷量上,2022年,北汽藍谷提出的銷量目標是10萬輛,其中極狐的年銷目標是4萬輛,BEIJING品牌6萬輛,而現實是僅完成了整體目標約50%。即便被看好的極狐汽車全年僅批發1.26萬輛,遠沒有達成4萬輛的目標。2023年,售車也僅為9.22萬輛。2024年前2個月,銷量為2733輛,同比下降43.2%。
2024年,隨著比亞迪(SZ:002594)率先降價以及小米的入局,新能源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北汽藍谷的托管舉措以及與華為的合作,能夠助其實現翻盤,還需要時間驗證。
截至3月18日收盤,北汽藍谷報8.4元/股,漲4.09%,總市值468.17億元。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微信號: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