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管理信息系統(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管理信息系統關聯賬號)
各市教育局,楊凌示范區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學校,省屬各中等職業學校,各有關普通高中:
為貫徹落實《陜西省委、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精神,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更好發揮教育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作用,省教育廳啟動了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精準資助管理系統)建設工作,為保障精準資助管理系統的應用工作順利推進,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精準資助管理系統建設應用的重要性
建設應用精準資助管理系統是落實好陜西省教育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實施學生精準資助管理的重要信息化平臺。系統建設有助于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盡快落實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的各項精準資助政策,進一步規范各級各類學校學生資助業務管理工作、提高各級教育部門對學生精準資助信息的統計分析與監管水平,強化學生資助工作的精準化與科學化,更好的解決當前學生資助管理中的痛點與難點,對于提升學生精準資助政策研究與決策水平有重要作用。
二、精準資助管理系統的建設情況及主要任務
該系統涵蓋所有學段學生精準資助信息管理,按照“統一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分階段予以推進實施:第一階段建設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信息管理子系統,計劃2017年5月15日全省上線試運行;第二階段建設各學段學生精準資助管理子系統,計劃2017年6月中旬上線試運行。
該系統的管理功能是:
(一)信息分發與報送。管理部門可通過系統分發需要核查的學生信息,學校用戶可查看學籍在自己學校的學生信息;而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學籍或戶籍兩個維度查看在本管轄區的所有學生信息。各級管理部門和學校可在系統內完成對相關信息核查情況的填報工作,增補遺漏信息,如目前正在進行的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信息核查工作。
(二)落實各項資助政策。學校級用戶在系統內填報學生受助信息,記錄學生資助落實情況。
(三)數據統計與分析。系統將根據用戶需要生成各類報表。
現階段子系統應用主要任務。逐級開展系統培訓,根據系統建設進度,各地應分級分期組織開展系統應用培訓,在5月17日前要完成對轄區內所有市、縣級和學校級用戶培訓,使操作人員能夠熟練準確使用精準資助管理系統;5月18日0:00,省教育廳將清理精準資助管理系統中培訓數據,系統進入到正式填報階段,5月28日前,各學校應在系統內完成對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信息核查的填報工作;在2017年6月23日前,各學校應在系統內完成學生受助情況的錄入工作。無法按時完成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信息核查、學生受助情況錄入等有關工作的市(區)、普通高等學校、省屬中等職業學校、有關普通高中應書面說明情況,報送省教育廳。
三、切實做好精準資助管理系統各項應用工作
(一)建立健全職責明晰的工作機制。各地要建立由教育扶貧管理部門、學生資助、教育信息化、學生學籍、財務等相關部門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地區系統培訓、應用、用戶管理等各項工作,確保系統內有關信息真實、準確。教育扶貧管理部門作為牽頭單位,負責總體協調與推進,與同級扶貧管理部門做好信息對接,為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精準識別做好保障;學生資助管理部門負責系統應用與學生資助政策落實;教育信息化部門負責技術支持保障工作,解決系統在應用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各學段學生學籍管理部門應按照學籍管理規定,及時完成學生學籍注冊、轉學、升留級、畢業、問題學籍處理等操作;財務部門負責落實必要的經費。
(二)加強學生資助機構與隊伍建設。各地要進一步加強市(區)、縣(市、區)及學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部門)建設,切實保障各級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和學校,特別是條件落后地區的學校(幼兒園)網絡暢通、計算機等辦公設備配備到位;要加強資助工作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市(區)、縣(市、區)和學校學生資助信息管理隊伍,確保各單位有專人負責系統操作與管理;要加強各類學校主要負責人或分管校領導的責任意識,學校領導要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要求組織審核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信息、受助學生信息,確保上報信息完整、真實、準確。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陜西省教育數據管理辦法》做好扶貧數據的安全保護工作。
(三)逐級做好應用服務保障。各地要依托教育信息技術部門和學生資助管理部門逐步建立市(區)、縣(市、區)和學校的系統技術支持隊伍,加強培訓,提高有關人員的技術和服務能力,做好系統運行監控與系統應用問題處理。各地應建立系統應用技術保障工作小組,設立系統應用保障工作QQ群或郵箱,及時處理轄區內各級用戶反映的系統應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做到逐級進行問題解答、記錄和跟蹤處理,技術問題由信息管理部門負責解答,業務問題由學生資助管理部門負責解答。市級不能解決的問題應及時提交給省教育廳有關部門。為系統更好應用提供服務保障,省教育廳建立了省級技術保障與應用支持工作群(群號:385336082),同時還制作了應用問答手冊。
(四)建立定期通報制度。精準資助管理系統正式運行后,各項數據的采集數量和質量,將和各地、各學校精準扶貧落實情況直接關聯。各地應盡快制定本地區的系統應用方案、技術保障方案、系統培訓方案等,使系統應用盡快得到落實。精準資助管理系統將實時為各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提供信息報送完成情況分析報表,對轄區內各學校信息填報進度進行排名,便于各地隨時掌握轄區內各學校有關工作進度,做好系統應用督查督辦工作。省教育廳也將以適當的方式對工作進展緩慢或問題較多的市(區)、學校進行全省通報。
(五)處理好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與精準資助管理系統之間的關系。為確保在校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信息、學生精準資助信息完整及時、學生資助業務不受影響,各地、各學校應統一使用精準資助管理系統。同時,各地還應繼續做好各學段的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工作,確保國家系統與省建系統同步運行,確保兩個系統受助學生信息一致。省教育廳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精準資助管理系統與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對接工作,精準資助管理系統也將最大限度兼容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數據模板,減少各級用戶同時操作兩個系統的工作量。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雒開彬 電話:029—88668881
電子郵箱:luokaibin@foxmail.com(資助中心)
黃建偉 電話:029—88668695
電子郵箱:xinxing@163.com(信保處)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