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龍途教育,慶陽龍途教育好不好
本報記者 李曉光
貧困戶脫貧多虧好政策
在甘肅老家過年,內心別有一番滋味。
“一溜寒風起,漫天塵土飛,十有九年荒,吃飯靠天難”,這就是老家的真實寫照。好幾年沒回家過年了,只因母親到北京弟弟那里定居后,唯一的小院便時不時地長滿蒿草,頗顯幾分荒涼。
“聽說你們要回家過年,我把家里一只羊宰了咱們過年吃。”1月26日,聽到我到家的消息后,剛剛在羊舍給羊添完草的二叔從里屋迎了出來,衣服還是幾年前那件褪了色但很厚實的粗布衫。在我們那個有幾百人的小村子里,二叔是貧困戶,低保、危房重建、扶貧慰問等國策幾乎陽光一樣惠澤過他家。小弟李越出門打工已好幾個年頭沒回家了,使二叔年年在期盼中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節,除夕夜頗顯冷清。
“今年我被村上定為脫貧對象后,領了三千元扶貧金。”二叔高興地把好吃的都端上炕頭,核桃、瓜子、花生這些在城里隨處可見的食品在二叔家卻顯得彌足珍貴。“這三間房我花了近十萬元才修成的,其中危房補貼給了我8000元。”二叔說,在村上像他這樣的貧困戶總共25戶,政府通過土地流轉、產業扶貧等方式,讓貧困戶如今都過上了好日子,農民幸福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新思維催生兄弟創業夢
自家兄弟在一起不單單是為了吃飯、喝酒,還把各自在外就業、創業經驗分享一下。 農歷正月初二,我和自家兄弟同席而坐,把酒言歡、談笑風生。畢業于武漢某大學的小弟李亞龍開始談起了自己的創業經,前年,他參加全國公務員考試落榜后,從中看到了就業培訓的商機,立即在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出資15萬元辦起了龍途教育培訓中心,第一年虧了好幾萬,了解政府相關政策后,第二年,他結合政府扶持政策,從陜西師范大學邀請著名教授、專家授課,讓龍途教育遠近聞名,生源月月見增,自己在慶陽、西安都買了房,連車也換成幾十萬元的高檔車。另外,他還在甘肅蘭州、天水、平涼三地連續開了三個分校,以期2017年賺個缽滿盆滿。
“二哥,楊凌是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區,你在楊凌看有什么好的樹苗能栽嗎?”已在音響行業打拼好幾年如今當上老板的弟弟李剛說,母親年齡大了,自家的十幾畝地收益也不行,想栽植一些經濟苗木,但不知前景如何?“我給你找楊凌的專家問問吧”記者這樣說道。“建議咱們兄弟設立30到40萬元的創業基金,扶持那些想發展產業而手頭缺資金的兄弟?”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李剛又大膽提出這一設想,立刻得到幾位剛剛走上創業之路兄弟們的一片稱贊。
門外忽聞爆竹聲,偌大的鑼鼓敲起來。2017,兄弟相聚孕育創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