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門頭;教育門頭不帶教育
學校大門是我們進入學校的第一道景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一所學校的第一印象。作為校園文化風景的第一步,它是校園整體風格的點睛之筆,也是學校文化歷史的門面,展現了學校送往迎來的獨特氣質;更是師生心中的文化地標與成長印跡,每當步入此景就能切換生活與學習的不同氛圍。
那么如何設計出一個造型別致,功能完善,通行安全的學校大門呢?通常我們需要遵從幾個原則:
1
彰顯特色的文化展現
△北京大學大門
校門是一所學校文化的門面,在校門的設計上應體現明確的目的性與導向性。積極展現學校表達的文化風貌和歷史傳承,具備獨具特色的文化識別符號。
2
以人為本的功能滿足
△清華大學大門
設計的最基本要素是滿足人的使用需求,尊重人的使用體驗。校門需要承擔安全、通行、分流、管理等基本功能,通常情況下校門還配備保衛室、家長等候區、學校文化公示區等內容,良好的功能細節設計讓校門設計不光聚焦美學的意義,更是讓使用者體驗安全便捷和人文關懷的重要場景。
3
因地制宜的美學設計
△四川大學校門
每所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其周邊的街景也會對校門的設計產生不同的限制或影響。理想狀態下都希望學校大門盡可能地寬大,人車做好分流,造型獨特成為街景中最亮麗的一抹。但實際情況中需要多方考量,在表達學校個性的同時做好與周邊人文環境的融合。
赤水市中幼兒園
該幼兒園的大門風格更加突顯活潑可愛的兒童天性,選用鮮艷的色彩與城堡造型,打造了一所兒童快樂成長的小堡壘,在鐵藝大門上還細心的點綴了輔助圖案,更添氛圍。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幼兒園
閃耀之星代表著孩子們的夢想,這個大而個性的星星是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幼兒園的大門標志,展現了每個孩子都閃耀的文化氣質。同時從安全上合理設置關卡,點綴綠色軍旅元素,讓這所幼兒園具有更加深厚的人文關懷(前稱大坪幼兒園)。
徐悲鴻小學
徐悲鴻小學大門將校徽和廖靜文先生的題名置于橫梁位置,增強醒目性;橫梁的下方設計了方格燈箱和馬圖案,既美觀也可在夜間大放光彩;右側為徐悲鴻的《奔馬圖》,校門整體現代與傳統交融。
荔波三小
荔波三小的不少學生來自少數民族聚居地,學校將其民族文化遺產中的剪紙藝術點綴在校門的設計上,展現出生動有趣的文化靈魂。同時考慮車行與人行安全,校門整體后移,空出一塊區域以緩解通行壓力。
盤石中學
盤石中學校門設計大氣典雅,展現“磐石文化”的五種氣度,以勇毅、通透、豁達、聰慧、堅韌的品質激勵學生在求學之路上持之以恒。
六盤水幼專
六盤水幼專校址開闊大氣,校門也同樣采用通透式設計,右方點綴教育意義的浮雕,后方是視野開闊的主題廣場,中立象征“托舉明天”的藝術主雕;大門前規劃通行,車行兩側,人行中央。整個大門區域功能完善,雅致大氣。
本文為美之源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
編輯:小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