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如何教育(一年級孩子怎樣教育)
有教育專家表示,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全心全力在孩子教育上花費一個月,抵得上三年級以后一學期的時間,比六年級以后一學年的都好,那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一年級教育
一、準時接送
很多家長覺得,一年級的孩子,上學早幾分鐘晚幾分中,沒有什么要緊的,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試想一下,孩子玩到幾分鐘,會在老師和其他的孩子的注視下進入教室,還得解釋遲到的原因,背負什么責任等,這會讓孩子感覺非常的不自在,而且會感覺到很被動,時間長了,對自信心的養成,會存在影響。
至于接孩子回家,更是如此,孩子放學后,來到校門口,第一眼看到自己的父母,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歡喜的,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二、安排好課后生活
一年級的孩子,家庭作業很少,甚至沒有書面作業,那孩子課后該做什么呢?我們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引導孩子回顧一天的學習知識,運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至于電視、娛樂活動等,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只要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受益終生,而且一年級養成習慣,要遠比初中、高中的更可貴。
三、規律的作息
很多孩子因為自己喜歡的電視劇,經常會以“晚一小會”、“反正也睡不著”等接口晚睡,要知道孩子只有足夠的休息,才能保證第二天充沛的經歷,理論上說,一年級的孩子每天需要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如果七點起床,就需要晚上九點入睡,因此,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讓孩子九點準時入睡。
四、家長的陪伴
事實上,我們提倡孩子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但我們又不能不參與孩子的學習,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比如孩子考試失敗,我們需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導孩子改正;比如孩子制定學習計劃,以他們的能力,一般來說,是茫然不知所措的,雖然提倡孩子自己制定計劃,但家長必要的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去思考,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
五、給予孩子尊重
孩子上小學后,我們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這樣有助于孩子提升自信心,更加積極努力的去學習,比如從一年級開始,我們稱呼孩子的大名;比如給孩子一個入學儀式,拍照什么的都可以,讓孩子感覺自己的成長以及莊嚴。
六、讓孩子參與準備學習工具
孩子學習時候,肯定需要一些學習工具,或者一場活動,需要準備衣服、鞋子等,這里建議,在孩子準備這些的時候,讓孩子參與進來,決定自己需要那些,怎么獲得等,而不是家長包辦一切,這樣能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