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健康教育;控煙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5月31日是第28個世界無煙日,控煙,近期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關鍵詞。
6月1日,控煙領域的三位專家——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楊功煥、中日醫院病學及中心負責人肖丹、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健康促進處梅紅光,做客國家衛生計生委在線訪談節目。
大家關注的控煙十大問題,聽聽專家怎么說:
Q1.目前我國的控煙工作有很多新舉措,控煙立法方面有什么進展?
A1:中國從2006年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控制框架公約》以后,控煙工作就處在一個積極的推進過程中,特別是最近幾年,控煙的宣傳教育形成了非常強勢的控煙氛圍,最近一兩年,控煙立法步入了一個非常快速的軌道。我們都知道今年4月份通過了《廣告法》(修訂草案),基本上全面禁止廣告,5月份加稅。到今天,北京市全面禁止室內公共場所吸煙的條例正式實施。可以說,在一年之內,我們在最關鍵的策略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Q2.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后,哪部分人群受益最大?
A2:《條例》的立法目的是為了保護公眾的健康權益,可以說對全民都是有益的。哪部分人得到的利益最大呢?其實就是使不吸煙的公民免受二手煙侵害,他們的受益是最大的。另外一方面,對于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都是非常有好處的,不僅僅是對人有好處,對這個城市也是有好處的。
Q3.《條例》被概括為“凡是有屋頂的地方就不能抽煙”,是不是室外就允許抽煙了?
A3:目前北京的控煙條例之所以說是嚴,一個是體現在室內要全面禁止吸煙,對于室外的部分區域也是禁止吸煙的,比如婦產醫院、兒童醫院,這些地方的室外區域也是全面禁止吸煙的。還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的地區,比如幼兒園、少年文化宮,也是禁止吸煙的。第三,像一些文物保護單位,比如故宮、頤和園、天壇,有文物保護功能的公園是禁止吸煙的,當然有些公園不具備文物保護功能,室外是不禁止吸煙的。第四是在一些體育比賽場館里的坐席區、比賽區,也是禁止吸煙的。這是《條例》上明確說的四塊室外禁止吸煙的區域。還有,在一些排隊等候的場所,比如公交車站、地鐵站。地鐵站是室內,肯定不允許吸煙,對于公交車站的排隊等候區域,因為人群的密集程度,也是不允許吸煙的。
Q4.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A4:這對不同的人是不一樣的,比如他知道吸煙不好而戒不了煙,這時候他可能是患了一種疾病,即依賴,這種情況下比較好的辦法是到醫院去找醫生,做一些行為方面的矯治,必要的時候給予藥物治療,這樣他的就容易得多。
還有一些人,他本身可能從來沒有太想過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問題,這些人如果能夠真的知道吸煙對他的健康有什么樣的危害,繼續吸煙的話將來可能會面臨什么樣的后果,比如平均兩個吸煙的人中將會有一個人死于,如果他繼續吸的話,將來可能就會是死于的人。他有了的意愿,找到自己為什么的理由,比如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如果以后,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就會減慢;冠心病患者以后的效果比他每天吃的阿司匹林、降壓藥的效果還要好。
所以我們說煙民分兩類,一類是不成癮,靠宣傳、教育就戒好了,還有一類是成癮的患者,也就是明知有害而為之,這種情況下他可能有困難,那就需要到醫院的門診尋求幫助。還有一個全國幫助熱線4008085531,也可以提供給大家幫助。
Q5.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依賴?
A5:煙民可以自己對照《中國臨床指南(2015年版)》查找,這里已經列了非常明確的標準,一共有6條,如果在過去一年之內體現了6條之內的3條就形成依賴了。
第一條就是對煙的渴望,第二個就是他吸多少煙、什么時候吸以及什么時候不吸,自己難以控制。第三是他覺得吸煙不好,想減少吸煙量,但是一減少吸煙量就會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比如嚴重的會出現口腔潰瘍、手抖等等,這種情況我們叫戒斷癥狀,這也是臨床表現之一。第四是有耐受的表現,比如他原來每天只吸10支,慢慢的量增多了,可能要每天吸20支才能達到每天吸10支的效果。第五是因為吸煙逐漸減少了愛好,有很多煙民朋友到門診的時候就跟我們說,我就這點愛好了,如果戒了煙,生活還有什么趣味呢?其實就是他因為吸煙減少了其他的生活愛好。第六是明知吸煙有害還戒不了,比如他的冠心病已經進行了大型手術,過了一段時間又重吸。
如果這6條符合3條,這個人就成癮了,這個時候就別靠自己的毅力對抗煙癮了,最好到醫院去找醫生,有一些行為矯治的辦法、一些藥物治療的辦法,這樣煙民在的過程中可能會少走彎路,戒起來更容易一些。
Q6.如何更有效地預防控制未成年人吸煙?
A6:預防青少年吸煙,一直是控煙工作中的中心環節,其實煙民也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吸煙。關于青少年的預防措施之前只是局限在學校里的健康教育,要求孩子們不要吸煙。但是后來大家都發現,單純的指望學校里的健康教育預防孩子不吸煙是做不到的,它要和很多政策結合起來,第一,煙很便宜,在學校周圍100米左右有很多小煙攤,甚至單支售煙,所以孩子們很容易能買到。第二是廣告,什么“天才出于勤奮、助你成才”,這種廣告甚至放到了學校里,孩子在這樣的環境內,怎么可能不抽煙呢?
所以預防青少年吸煙,一方面是要幫助他,進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我們控煙的所有措施中都應該想到,包括不準賣單支煙、提高煙價,禁止所有的廣告,在影視鏡頭中不要有過多的吸煙鏡頭,這些措施綜合起來,都對預防青少年吸煙有好處。
Q7.此前北京市的醫院、餐館已經明確禁煙,但仍然有人明目張膽地吸煙卻無人監管,監管主體包括哪些機構?
A7:首先大家要確立一個比較正確的理念,并不是說我們6月1號《條例》實施以后室內的違法吸煙行為就一夜之間消失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總的來講,違法的吸煙行為是在下降的,這是一個趨勢。說是有人明目張膽地吸煙卻無人監管,我想在6月1號以后這種情況會減少。
我們目前設計的《條例》里是有監督執法的體系,是一個社會共治的很完整的體系,叫“政府領導、單位負責、個人守法、公眾參與”的模式,就是把吸煙的相關各方都納入到控煙工作當中來。我們更強調的是主體的監管職責,不僅僅是我們的監督執法隊伍。當然,對于違法吸煙行為的監督主體是衛生計生監督機構,即衛生監督所,它不僅僅針對個人,更是對場所執行《條例》是否到位進行查處,在《條例》里賦予衛生監督機構調取場所經營的錄像,采用高科技手段進行煙霧監測的權利。如果通過這種監測發現有吸煙的,場所是理所當然的要負責任的。所以要以場所的主體責任作為抓手,把控煙工作做好。
此外,還涉及到幾個部門,像公安,我們在處罰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拒不配合或擾亂社會秩序的,公安機關要介入。如果我們在室外區域設置的吸煙區違反消防規定的,消防部門要介入。如果有利用自助機、利用網絡非法銷售或者有廣告行為的,工商部門要介入。還有在煙店里沒有寫上“吸煙有害健康”和“不得像未成年人售煙”的牌子的,以及向未成年人售煙的,這兩個行為由專賣部門處罰。還涉及到城管,根據市政市容管理條例,亂扔煙頭的由城管部門進行處罰。
綜上,整個監督體系是以衛生計生監督部門為主的六家部門聯合在一塊兒的一個系統性的監督執法體系。
Q8.低等于低危害?
A8:這是錯誤的,2012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已經發布了中國吸煙危害報告,里面有大量證據來論證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其中明確指出低不等于低危害,因為只是中有害物質的一種,剛剛已經提到,中的有害物質有幾百種,致癌物質高達69種,含量低不等于其他物質的含量低。在吸煙的過程中,隨著的吸入,這些有害物質都會吸入到人體,引起人體各個相關系統的疾病,所以大家如果看到煙盒上這個寫著0.8毫克、那個寫著0.2毫克,千萬不要被誤導,不是物質低了危害就低了,只要是吸煙,就會對身體有危害。
Q9.會引起疾病?
A9:其實這個真是誤區,好多人說身體適應了有存在的平衡了,一旦把煙戒了,這個平衡被打亂,所以會引起疾病,因此不能。而事實上由于了以后,體內的下降了,很多人會出現“戒斷癥”的反應,有人煩燥不安,有人總發脾氣,有人總想吃東西,有人抑郁,反應不一樣,而且每個人在戒斷的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反應不一樣,這些癥狀隨著時間的延長可以逐漸減輕甚至消失,這是中非常正常的階段。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使用一些藥物的話,這個戒斷癥狀可能就沒有,者可能就什么不舒服的感覺都沒有。
所以,從接受的角度來講,堅持兩三個月,受益一輩子。這兩三個月可能有一些難受,但是戒斷癥狀是有時限性的。我們經常舉的例子就是女人懷孕還要十個月不舒服呢,生了孩子以后才慢慢恢復,而的過程才兩三個月,可以讓自己一輩子受益,而且可以使用一些方法,不讓自己出現不舒服的情況。
Q10.吸煙只對肺不好?
A10.吸煙可以明確引起肺部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另外對心臟,可以引起心臟動脈硬化癥,冠心病、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癥、外周血管病;對腦部,可以引起腦中風,另外還可以引起一大類疾病就是腫瘤,就是以肺癌為首的全身多個器官的腫瘤。2014年美國有報告提出了一個非常權威的結論,就是吸煙幾乎可以損傷人體所有的器官。而且吸煙還可以影響人類的遺傳物質DNA,這個人如果吸煙的話,他的遺傳物質被改變了,將來他再生孩子的話,這個被改變了的DNA可能就會傳給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就有可能患上與吸煙有關的疾病,所以說吸煙可以說是貽害子孫萬代的事情。
實際上這些有害物質是順著血流到全身,它只要走到哪兒都會引起疾病,所以這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