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動教育的論文_關于勞動教育的論文題目
以做促寫,寫中升華
——對勞動教育的一點嘗試(教育敘事)
岳西縣教育局站在時代的高度,引領各校圍繞“一讀一寫一跳一做”來開展教育活動。柳畈小學在田頭中心校的指導下,在各位老師的精心設計下,決定在“做”字上開展系列活動??吹健白觥弊?,大家很自然地聯想到“勞動”,所以我們近年來就在“勞動教育”上開拓出一片新天地。我們按照孩子的認知層次,從低級到高級,采用步步為營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
一、培養學生表層的勞動習慣和技能
為了讓兒童參與各種勞動和實踐活動,培養他們的勞動技能、動手能力和責任感,老師一開始采用激趣法提問學生:“同學們,面對菜園里的瓜果蔬菜,你們喜歡吃什么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想吃草莓,有的想吃甘蔗,有的喜歡吃馬鈴薯等等。老師趁熱打鐵提出問題:“你們喜歡吃什么就種植什么,好不好呀?”學生一聽興趣上來了,馬上問:“到哪里種呢?”老師說,大家一起開辟一塊菜園吧!沒想到下課后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去開辟荒地。這個階段,學生主要得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
1. 提高實踐能力:通過參與勞動活動,兒童學習到實際應用知識和鍛煉技能的機會,提高了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培養責任感:在勞動中,兒童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和任務,這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意識。勞動教育可以讓兒童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珍惜資源,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3. 增強自信心:通過勞動教育,兒童可以不斷嘗試和實踐,取得一些小的成就,從而增強自信心。他們會發現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勞獲得成果,這對于他們的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
4. 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勞動教育可以讓兒童認識到勞動的辛苦和價值,培養他們的節儉意識、勤勞精神和珍惜勞動成果的價值觀。他們將會形成珍惜勞動、尊重他人勞動的良好習慣和價值觀。
二、培養學生深層次的觀察思考能力
勞動教育與觀察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通過觀察和感知,寫下自己的感受和認識,進而提高自己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一開始老師讓同學們觀察到土壤的不同特性,同時還提出問題:“什么樣的土壤最肥沃?”后來又有人觀察到豆子發芽,并記錄下豆子發芽的全過程。再后來他們還觀察到我們大人都不知道的新發現:“玉米葉子”與“甘蔗葉子”到底有哪些差別?同學們本來都害怕寫作文,但是通過記錄觀察日記,覺得寫作文并不是十分難的事情??偨Y起來,同學們大致有以下兩點收獲:
首先,在勞動教育中,兒童需要通過觀察和感知周圍環境和事物,了解任務和目標,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觀察的過程中,兒童需要準確地描述所觀察到的事物,同時也需要總結和概括觀察結果。通過這樣的鍛煉,兒童可以逐漸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觀察和寫作能力。
其次,在觀察寫作中,兒童需要通過觀察周圍的事物和場景,寫下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學生們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認知和思維能力。而參與勞動教育,例如農作業、戶外采風等活動時,因為有具體的環境和場景,學生們可以更好地鍛煉觀察和感知的能力,并且可以通過記錄自己的工作情況、自己見到的風景等,進行觀察寫作的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發現周圍的事物,提高自己對生活、工作的認知,也可以加深自己與環境的感性聯系。
因此,勞動教育與觀察寫作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能夠互相促進,提高兒童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讓學生悟出了更高層次的自我價值觀
通過分組種植,每個小組都開始了他們獨特的勞動體驗。甘蔗組的同學們每天都要去地里觀察甘蔗的生長情況,他們發現甘蔗從種子到發芽需要很長時間,而且一開始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吹絼e的小組所種植的東西長得旺盛,他們雖然有些沮喪,但是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用心地照顧甘蔗。
與此同時,草莓組的同學們也開始了他們的勞動。草莓的生長速度非???,很快整個田地都掛滿了豐滿的果實。鮮艷的紅色草莓在綠葉間格外顯眼,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草莓組的同學們感到非常自豪,他們每天都在園里忙碌著,希望草莓能夠長得更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發生了變化。馬鈴薯組的同學們發現他們的馬鈴薯開始瘋長,茂盛的葉子很快覆蓋了整個園地。他們感到非常驚喜,因為他們沒有想到馬鈴薯的生長潛力會這么大。相比之下,甘蔗組的同學們開始有些失落,因為他們還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看到甘蔗發芽。
然而,兩三個月后,局勢很快就出現了逆轉:甘蔗的長勢變得非常喜人。甘蔗挺拔的身姿、翠綠的葉子和不斷增高的甘蔗節都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甘蔗組的同學們感到非常開心,他們知道自己沒有白等,甘蔗正在茁壯成長。
這個勞動過程讓學生們經歷了許多思想上的掙扎和反復。他們在作文中寫道:“我們每個人就像一顆幼苗,只要我們努力地生長,都能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魅力。我是一顆辣椒秧,不需要羨慕別人長出了茄子?!边@種自我認知和自我肯定,讓學生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成長道路,也讓他們學會了欣賞和尊重每一種生命的獨特性。
此外,學生們也意識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長特點,每種植物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他們不再只是羨慕草莓和馬鈴薯的生長速度和豐收,而是學會了欣賞和尊重每一種植物的生長過程和特點。這就像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雖然別人與自己大不相同,但是我們要學會接納別人。
通過這次勞動體驗,學生們不僅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自我認知和自我肯定,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成長道路。兒童在勞動過程中所獲得的三個層次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發展。他們明白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只要努力生長,都能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魅力。這種自我認知和自我肯定將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四、勞動教育兩條黃金原則
第一個要注意的是勞動教育離不開教師的引領。一開始大家都興致勃勃地拿著鋤頭、鏟子,準備大干一場。可沒過多久,同學們就開始抱怨腰酸背痛,連鋤頭都拿不動了。正當學生準備放棄的時候,老師要耐心開導。身教重于言教,老師不如拿起鋤頭,親自示范怎么挖土、怎么松土??粗蠋熀沽鳑驯车臉幼?,學生突然明白,原來勞動不僅是體力活,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教師在勞動教育中的引領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他們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價值觀的引導者。在勞動中,教師不僅要教會我們技能,更要教會我們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堅持不懈。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的,哪受得了這種苦?”可我覺得,正是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才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寶貴的財富。想想看,當我們步入社會,面對各種挑戰和困難時,是不是更需要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呢?而且,勞動教育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鍛煉,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讓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分享、學會感恩。這些品質,將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勞動教育離不開教師的引領。老師就像那盞指引學生前進的明燈,讓學生在勞動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讓學生在勞動中找到成長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勞動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第二個黃金原則是勞動教育要確保安全環境。勞動教育在確保安全環境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勞動教育不僅僅是教授技能和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勤勞、創新和責任感的重要途徑。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安全、穩定的教育環境。
安全環境是勞動教育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沒有安全,就沒有教育。因此,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的原則,從制度上、技術上和管理上全面加強勞動教育的安全保障工作。這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嚴格的安全操作規程、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加強現場安全管理等。
同時,勞動教育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安全教育課程、實踐活動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學會識別和防范潛在的安全風險。這樣,學生在參與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學到實用的技能和知識,更能夠形成正確的安全觀念,為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外,勞動教育還需要與家庭、社會等各方共同協作,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教育環境。家庭要支持學校的勞動教育工作,配合學校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社會也要積極參與到勞動教育中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安全保障。
總之,勞動教育在確保安全環境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只有通過全面加強安全保障工作、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加強各方協作,才能為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五、總結與反思
通過各種形式的體力勞動和手工制作活動,我們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動手習慣以及實踐技能。很多學生在勞動實踐中,不僅具備理論知識,還能夠通過實際操作,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并從中獲得了一些經驗和技能。我們安排的各種實踐活動,如手工制作、園藝、農耕等,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記錄勞動過程,體驗勞動帶來的喜悅心情。
我們在課程中增加實踐性的內容,如實驗課、操作課、實地考察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組織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解決問題、與同學們合作和溝通,并培養了責任感和社會意識。
我們在勞動過程中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和制作自己的作品,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老師自己提供示范和引導,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工具和材料,以及如何進行實踐操作,確保他們的安全和效率。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和案例分享,激發學生對動手的興趣和熱情,讓他們樂于參與到動手中來。實踐證明,這樣做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使其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動手能力,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和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