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頓財經投訴—高頓考研投訴
隨著各大高校開啟暑假模式,不少大學生準備利用這個時間,報名培訓班以考取職業技能證書,幫助自己找工作的時候提升競爭力。一方面是市場火爆,另一方面培訓機構的投訴也逐漸增多。在上游新聞爆料平臺和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不退款、被網貸、誘導消費、上課協議與實際課程不符等問題層出不窮。
繳費時被網貸,要求退款被拒絕
“事情起因是在高頓購買了一個網課,簽完合同后,收到了度小滿貸款的短信。”某高校學生劉明告訴上游新聞記者,自己在高頓教育旗下的高頓財經報名CMA學習,聽說學費一萬多塊錢,就有些猶豫。“售前工作人員就跟我說,學費可以分期付。辦理下來我才發現這是一筆網貸,貸款金額12800元,利息高達2110元,我就要求終止貸款。”
就在劉明提出質疑,將相關情況向學校反映的時候,卻被拉黑踢出了學習群,劉明所在的培訓班老師也不再回復消息。
“繳費的時候,他們就一直催促我,沒有告知我不能退款,也沒有告知分期付款存在的風險,只是強調早買有優惠。”劉明表示,到現在為止,沒有收到高頓教育的任何回復,自己要求退款,并終止網貸。
上游新聞記者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看到,針對高頓財經的投訴有225條,目前已經回復153條,完成119條,涉及最多的就是退課退款問題。
有網友投訴稱,自己準備報名CMA課程,銷售人員表示零基礎也可以學習,但上課后才發現什么都聽不懂,導致課程無法繼續下去。
“我承認自己學不會,違反了與高頓的合同協議。合同協議上面標明,網絡課程一旦售出概不退款,但如有單方面違約,違約方需承擔全部金額14800元的20%違約金。在我愿意接受違約條件,甚至愿意接受30%的違約金情況下,高頓仍不同意退款,并告知,退款需要扣除20%違約金之外,還要扣除開課費用9000元,退回手里僅有2000元,這種做法我不能接受。”
隨后,記者通過高頓網校與客服人員取得聯系,該客服人員表示,為了提高投訴效率,黑貓投訴平臺不再作為投訴渠道,可以通過快捷反饋通道投訴https://jinshuju.net/f/pGiP4F或者撥打400-600-8011轉3。目前接到的投訴,會有工作人員直接與學員聯系以解決問題。
不按協議金額退款,擅自刪除電子協議
除了高頓財經,其他培訓教育機構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呢?上游新聞記者在重慶主城區走訪調查發現,退款問題、服務質量問題、單方面刪除協議等情況時有發生。
“我在今年上半年簽了省考題海智勝協議班,協議中寫明退款15800元。省考結束后對方打電話來說協議金額當時寫錯了,只能退9800元,后來又說只能退9000元。”浙江的王同學今年參加中公教育培訓,遭遇到不按協議金額退款,對方擅自刪除電子協議的情況。“我去查電子協議時,已經被該校老師直接在后臺刪除了。”
和王同學一樣,孫莎莎2019年2月到中公教育咨詢公務員考試培訓情況,營銷人員推薦其參加協議班次,承諾考試不過關可以退費。“為了有個保障,萬一沒考上可以退錢,于是我花了26800元購買了班次,承諾省考不過退費10000元。”
孫莎莎和中公教育簽完協議后,中公教育并未給其紙質協議第二聯,也未就重點事項進行講解。直到孫莎莎完考試后去退錢,工作人員才以棄考不退費為由,拒絕退款。
“真實的情況是我參加了上午第一科考試,因為涂卡錯誤,我不可能得到有效分數。直接影響了下午考試的心情,所以我下午缺考。”孫莎莎認為,當初簽協議時,他們承諾不過關就退費,從未說過棄考不退費。中公教育理應退費賠償。
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中公教育的投訴為59條,回復10條,解決7條。其中,大部分投訴涉及退款,且退款時間存在拖延。
有知情人表示,培訓機構也有苦衷
據新京報報道,今年1月1日至6月11日,消費者在各類教育培訓機構蒙受的損失總計高達2863.92萬元。
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教育培訓類投訴有3216件,投訴對象從老牌的教育培訓巨頭到新興的在線教育平臺,橫跨了整個教育品牌。
黑貓投訴數據顯示,退款難、虛假宣傳、誤導學員等問題居高不下。在基礎教育培訓、語言培訓、職業培訓投訴中,遇到霸王條款的投訴量較高。
為何退費難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有知情人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培訓機構也有自己的苦衷。
“首先,沖動消費后反悔,讓我們也很苦惱。很多學生報名的時候信心滿滿,后來不想學了,就說自己學得不好,或者以其他借口要求退課。然后,也不參加考試,沒有分數可以量化學習效果,這錢我怎么退?”該知情人還表示,多數培訓機構沒有足夠的資金,學生付費后,這筆錢已經用于支付教師工資和場地租金,如果無條件退費,機構生存就會很困難。“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培訓機構負責人在利益驅動下,夸大宣傳或虛假宣傳。”
交錢容易退費難,律師教你如何維權
不予退還余額的條款是否涉嫌“霸王條款”?
重慶的張庭源律師表示,退費條款是教育機構和消費者平等自愿達成的合議,并非經營者逃避法定義務的霸王條款。
張庭源律師指出,對于這種消費格式合同,消費者應該弄清楚的是費用相關的約定,在簽訂合同時應該特別注意。
對不利于自己的格式條款,消費者可提出質疑,及時與對方磋商,以達到權利和義務的對等。如果該條款一旦簽署,很難補救,必須以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等理由撤銷合同,同時要有充分證據證明。
“其實,遇到此類情況,協商、投訴、起訴三步維權的方法即可。”張庭源律師表示,協商就是與培訓機構協商,還可以向消協部門或相關職能部門投訴,如果仍無法達成一致,可向法院起訴以維權。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曲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