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鷹教育-藍鷹機構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謝履冰
“如果沒有藍鷹工程,我現在可能還在沐川本地,不知道能做什么工作……”從四川樂山沐川縣中等職業學校畢業3年,回想起往昔,今年20歲的廖德偉感慨良多。
出生在沐川縣沐溪鎮的廖德偉,父母早逝,他和奶奶相依為命。2019年,他進入沐川職中,就讀于機械加工專業。兩年后,浙江對口援助的“藍鷹工程”走進這所學校。“藍鷹”意為“藍領鷹才”,兩地通過專業共建、產教融合等方式,接力培養技能人才,助力高質量就業。兩地學校、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這里的職業教育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國家非物質遺產-沐川草龍 謝履冰/攝
“數控加工的機器變多了,我們還有機會去浙江對口公司實習半年。”當時正上高二的廖德偉發現,以往七八個人圍著一臺機器,等著輪流上手的時光一去不返。“藍鷹工程”不僅為他們添置更多先進的機器,還能為他們報銷實習所需的全部費用。
得知這個消息后,廖德偉“既激動又忐忑”。他沒想到,第一次出遠門,就是奔赴千里之外的浙江諸暨。提起當時的場景,廖德偉記憶猶新。實習單位的大門比沐川職中的大很多倍,企業一旁的“世界500強”標識也讓他感覺震撼:“能到中國500強企業實習,我就很滿足了,沒想到世界那么大,這個企業排名能進世界500強,感覺特厲害。”
學生用繡花機制作的作品 謝履冰/攝
據悉,作為“藍鷹工程”試點學校,沐川職中與比亞迪汽車、匯川技術、浙江海亮股份等多家上市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先后組建“藍鷹之星”冠名班18個,累計培養學生1091名。
這兩年來,沐川職中先后選送422名“藍鷹之星”冠名班學生赴浙企實習。結束實習后,這些學生還可以自行選擇留在當地工作,或是帶著技術回鄉。為了離奶奶更近一些,廖德偉最終選擇從浙江回到四川成都,在一家集信息化、智能化、生態化于一體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工廠,找到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主要客戶為特斯拉、菲亞特、沃爾沃、標致、長城等。
未來,廖德偉計劃繼續留在廠里工作,努力提升技術,“我現在月薪到手9000元,希望以后能成長為技術骨干,給奶奶買套有電梯的房子。”他說。
如今,“藍鷹工程”已被納入《浙江省·四川省深化東西部協作“十四五”規劃》,其經驗在兩省全面推廣實施。正如“藍鷹工程”的圖標——一只藍色的鷹,飛越在山海之間。乘著這只“藍鷹”的東風,無數只“小鷹”將紛紛長出技術的翅膀,飛出大山……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