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是教育家嗎、魯迅是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英語怎么說
近日網上有聲音稱
語文教材刪減魯迅作品
對此
人民教育出版社6月29日表示
新中國成立以來
中小學語文教材
雖然經歷了多次調整
但魯迅一直是教材選入作品最多的作家
魯迅先生的作品
從未大規?!俺冯x教材”
說起魯迅,我們真的不陌生!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棄醫從文的熱血青年、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文壇斗士,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是共和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但無論哪種印象,他似乎都像是教科書里的蓄著胡須、永遠嚴肅的“魯迅”,讓人難以親近,甚至敬而遠之。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大概會說:嚴肅、不茍言笑……事實上,這卻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不一樣”的魯迅???
“設計師魯迅”
魯迅的不僅是文學上的泰斗,還是一名設計鬼才。“北京大學”的?;?,就是魯迅設計的。
也許因為魯迅喜愛古物,所以這個?;盏撵`感來源于古代的“瓦當”,在上面用篆書寫了“北大”二字,整體簡潔大方,又透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被修改后沿用至今。
在這次嘗試后,魯迅在設計的才華被激發了。他著手于書籍封面和裝幀設計,一共有60多個作品,每一個都很好看。
在沒有PS和各種PNG素材的時代,魯迅僅靠紙筆,就把設計玩得出神入化。
花式字體現在也不過時
中國傳統圖案應用自如
簡潔主義信手拈來
不僅以上這些類型,魯迅還有非?!懊取钡脑O計。下面這只貓頭鷹是不是非??蓯?,可仔細看,貓頭鷹眼睛的部分,分別為一名男性和女性的頭像,這創意真的是100分!
魯迅的設計天賦源于他的內在審美能力。這種能力在文字中我們就能感受到,比如,他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到: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就像他的設計給人的感覺一樣,質樸,獨特,清爽,令人過目不忘。
“學霸魯迅”
在文科上,魯迅是當仁不讓的“學生夢魘”,但在其他方面,也是讓我們矚目的超級“學霸”。
物理
魯迅很早就關注了鐳元素,1903年,居里夫人因為發現并提取了鐳元素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魯迅就發表文章來介紹這個科技成果。
地理
魯迅曾以“索子”為筆名在《浙江潮》雜志發表《中國地質略論》,主要講了中國的地質分布、地下礦藏。
醫學
魯迅在日本學醫的期間,他系統學習了西醫方面的專業知識。之后又對傳統的中醫知識進行了學習。不過他對中醫一開始是不喜歡的,直到在后來的了解中,才慢慢改變了對中醫的看法。他在《南腔北調集·經驗》中寫道:古人所傳授下來的經驗,有些實在是極可寶貴的,因為它曾經費去許多犧牲,而留給后人很大的益處。
“愛吃甜食、有趣的魯迅”
魯迅酷愛甜食,如果在現在,他一定是奶茶十級選手。
可要命的是他齲齒很嚴重,一吃甜食就痛,有次他在王府井看完牙醫,就去稻香村買了很多餅干……
他最喜歡吃沙琪瑪,據說兒子周海嬰向他要,魯迅竟然對兒子說:“就剩一塊了,你吃了爸爸就沒了,你還是不要吃了?!?/span>
魯迅人稱“周懟懟”,懟起人來嘴皮子利索的人都招架不住。
說人家不行的:“我所佩服諸公的只有一點,是這種東西也居然會有發表的勇氣?!?span>(來源文章:估《學衡》)
說“熊孩子”的:“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來源文章:《隨感錄二十五》)
說給悲觀的人聽的:“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來源文章:《故鄉》)
……
參加辯論賽應該無人能敵吧…
“人間清醒魯迅”
在學生時代讀魯迅,也許只記得霸道又懦弱的阿Q、吃“人血饅頭”的華小栓、被認為有“被迫害妄想癥”的狂人……其中的深刻道理,卻半懂不懂。
但長大后,經歷了人情世故,再讀魯迅的文字,才懂了他的深邃、超前。
今天仍然纏繞我們的問題,魯迅早已在100年前給出了答案:
講對錯:“從來如此,便對么?”——《狂人日記》
講青年:“青年應當天真爛漫”——《墳》
講憤怒:“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薄度A蓋集·雜感》
講友誼:“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魯迅雜文選》
……
嶺南大學教授許子東就曾感嘆:“一百年了,魯迅的話就像昨天說的一樣,我驚呆了,從沒有看到一個作家可以寫出一句話等于在評論今天的報紙。”
“兒童教育家魯迅”
詩人柳亞子曾經說過:“近代對于兒童教育最偉大的人物,我第一個推崇魯迅先生。”
給予孩子尊重
魯迅先生曾說:“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倍舱嬲龅搅?strong>把孩子當一個獨立的、有意識的個體去尊重。
家里宴客,孩子周海嬰吃魚丸,說不新鮮。大家吃著沒問題,便不當回事,大概覺得是孩子任性不吃飯的借口。魯迅夾走了孩子吃剩的那半顆,果然壞的。他當席便說:“不加以查看便抹殺是不對的。”
孩子對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是有感知和心理反饋的。被尊重和學會尊重,父母的言傳身教便是第一課。
讓孩子自由成長
據說,郁達夫去魯迅家做客,看到年幼的周海嬰把父親的書扔得滿地都是,而魯迅毫不在意,因此覺得他太溺愛孩子。
魯迅后來為此專門寫了一首詩給郁達夫:
無情未必真豪杰,
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
回眸時看小於菟。
意思是:冷酷無情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漢,疼愛孩子的為什么不是大丈夫!你可知道山中的猛虎興風狂嘯,尚且頻頻回顧它心愛的小老虎。
魯迅一直在盡量創造機會讓海嬰自由地成長,希望海嬰成為一個“敢說、敢笑、敢罵、敢打”的人。而事實證明,魯迅真的不愧是當時最先進的“育兒博主”。
魯迅去世后,家境曾一度困難,周海嬰卻不希望頂著“魯迅之子”的頭銜混日子,他用自己儲蓄多年的壓歲錢交納了學費,報考南洋無線電夜校。1952年周海嬰考進了北大物理系,成為了國內無線電方面的專家。
全心全意愛孩子
兒子周海嬰出生時,這位年近半百的文學家,開心得像個孩子。只要有朋友來,魯迅必把孩子抱出來給人看,對于沒法親臨現場的朋友,他還要寫信“在線秀娃”:
“海嬰很好,臉已曬黑,身體也較去年強健,而且近來似乎較為聽話,不甚無理取鬧。但因年齡漸大之故,唯每晚必須聽故事,講狗熊如何生活,蘿卜如何長大,等等。頗為廢去不少功夫耳?!?/p>
很難想象這位白天還在報紙頭條上吶喊“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的“硬核”文學家,在家里,也會給孩子講狗熊、講蘿卜的睡前故事,并且甘之如飴。
除了故事,魯迅還會給兒子編一些“無腦”打油詩:
小紅,小象,小紅象。
小象,小紅,小象紅。
小象,小紅,小紅象。
小紅,小象,小紅紅。
因為出生時渾身通紅,魯迅就將兒子戲稱為“小紅象”,海嬰小的時候,就枕著父親的這首童謠入睡。
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正是一位父親對幼子最真切的愛,而這種愛也成為了能夠支撐孩子一生的力量源泉。
你還知道魯迅先生
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又或者
你還記得他的哪句“名言”
歡迎[寫留言]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