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銅梁職業教育中心地址
項目名稱: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
策劃設計:美之源文化
項目內容:視覺文化識別系統(VI)
項目內容:環境文化識別系統(EI)
項目內容:空間文化識別系統(SI)
一、項目背景
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位于少云故里,龍舞之鄉——重慶銅梁。
于1988年建校,
是重慶市級重點中職學校、
重慶市第二批中等職業學校改革發展示范校、
重慶市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項目培育學校。
學校建成了全市一流的汽車運用與維修、
數控技術應用校內實訓基地和電商人才孵化基地,
獲得了教育部級重點建設項目人才培養計劃,
為社會發展輸出了大量實干型人才。
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
學校開設龍文化特色課程,
將國家非遺文化技藝——龍舞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
目前組建的龍舞藝術團隊員已達 73 人,
藝術團先后代表重慶乃至中國參加專業賽事及跨國表演,
獨具特色的龍舞表演展現了重慶職教學生的風采,
更傳承、弘揚了民族文化中奮進、積極的精神能量。
二、策劃思路
本次項目美之源緊抓“龍、軍、職”三大特色,
以“尚軍尚匠”為校園主題文化,
通過龍舞視覺化、軍匠景觀化、職校課程小品化等方式,
使得這三大特色可觀、可看、可賞。
在充分尊重銅梁職業教育中心的文化背景,歷史傳承,辦學特色,審美傾向的基礎上,
將紅色軍魂、紅色龍魂、職業匠魂三大特色充分展現,
激活了銅梁職業教育中心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名片與風采。
三、部分項目一覽
視覺應用
大門及廣場區域主題——軍心鑄魂 匠心筑夢
校門景觀重塑,使之更厚重、大方,凸顯軍匠和職校文化風情。
職校風華歷程柱
功能上,去除原有對稱式櫥窗,并在原位置上各設計三根歷程文化柱,鐫刻職校發展大事記。
文化上,通過歷程柱突出職校的歷史厚重感,讓參觀者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主題水景——飲水思源
該景點旨在凸顯善緣善舉與軍匠情懷。
主廣場右側設置主題水景,讓視覺集中停留在該區域,形成獨特的文化記憶與氛圍,彰顯學校渾厚的人文底蘊與開放包容的教育姿態。
文化尋根展示區——“龍舞文化園”
以龍舞文化為根基,展現銅梁龍舞中豐富的龍舞形式,如龍燈舞中的大儒龍、火龍、筍殼龍等,將其以剪紙的元素展現出來,讓全體師生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主題大道——“尚軍尚匠.人皆大成”
設計“軍匠英才”創新小品為載體,展示歷屆優秀師生風采,讓軍匠精神更加得以凸顯,展現了學校獨特的文化內涵與辦學成功。
匠心育果景觀小品
以石頭文化的形式,展示軍人紀律名言、匠人精神名言,勉勵學生學習軍匠精神。
辦公樓大廳
內容上,右側墻面以辦學理念為主題,正面墻面以校名、校徽為主題。
設計上,以典雅大氣的白色為基底,點綴米黃色與科技藍,將學校職業特色展現出來。
大師工作室
為銅梁龍舞大師工作室重新規劃了布局,一樓以主題墻面的形式展現龍舞的歷史底蘊與辦學特色,營造大方典雅的氣質。
接待室以中式古韻風格為基調,設置高雅木藝家具,雅致大方。
模具大廳
模具大廳以銀灰色與白色為基底,點綴藍色科技邊框和齒輪元素,營造出濃厚的學科氛圍。
數控大廳
數控大廳以流暢的線條為元素,點綴齒輪與電路板元素,營造出一個大氣、現代的專業大廳。
材質上以白色為基底,點綴科技藍燈帶,頂部以不規則頂燈比喻電路板元素。
本文為美之源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
編輯:小信封